不久前,中國銀行為浙江省鷹鵬化工有限公司辦理了金額為298萬美元的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碳交易融資業務,并落實不低于298萬美元的掉期協議,滿足了企業的融資需求,同時為企業規避了美元遠期匯率風險。這是國內首筆基于CDM項目的融資配套掉期業務。
與此同時,浙江一家生產水泥的大型企業向盧森堡MGM碳基金公司出售了2008年至2012年間二氧化碳減排指標,收到首筆減排資金500萬元,今年預計還將獲得1800萬元的收入。
不僅在浙江,廣州珠江啤酒的沼氣回收CDM項目,去年12月注冊成功,每年估計減排二氧化碳達35780噸。這意味著,珠江啤酒每年可在碳交易市場至少獲得30萬歐元的回報。
就在中國的CDM業主風風火火的從“賣碳”中獲取收益時,他們突然發現,他們賣出去的碳資產價格只有四五歐元一噸,而國際價格已達到了17歐元左右,差價高達50%至100%,大量的國內的碳指標在國際市場上被國外買家轉手高價賣出。
原因何在?
“中國的實體經濟企業為碳市場創造了眾多減排額,但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是中國處在整個碳交易產業鏈的最底端。于是,中國創造的核證減排量被發達國家以低廉的價格購買后,通過它們的金融機構的包裝、開發成為價格更高的金融產品、衍生產品及擔保產品進行交易。”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中國節能減排融資項目經理代存峰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代存峰分析,國外的碳排放指標在國際市場上被自由轉讓,被轉化成炙手可熱的金融產品后,有效的彌補了傳統融資方式的不足。但是,中國的碳交易卻還停留在“農貿市場”的階段,大量的碳交易在無法監測的環境下進行,只少量地加入了CMD(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對于占比超過80%的配額交易市場,中國沒有涉足。自由價格的缺失下,國內的碳指標在國際市場上已經成為廉價產品。
除此之外,我國碳交易項目中80%分散在西部中小民營企業手中,這些企業正是最缺乏融資渠道的群體,碳指標的融資功能缺失,對這些企業而言無疑是重大的資源浪費。
盡管中國也在探索構建自己的碳市場,2008年,三家環境權益交易機構——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成立,為最早的碳交易平臺。2009年,山西呂梁節能減排項目交易中心以及武漢、杭州、昆明等交易所相繼成立。
浙江省紅獅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室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對于企業而言,這些平臺是遠遠不夠的,沒有政府明確的法律法規政策,平臺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甚至還被歐美國家詬病為中國碳交易不夠透明的因素之一。”更為關鍵的是,發達國家還正在全力吸引中國的金融機構參與到他們所建立的碳金融市場中,進而賺取中國資本的利潤。據記者了解,去年6月,中國賣給歐洲買家的核證減排量的現貨價格為11歐元/噸左右,而同樣代表一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歐洲市場交易的歐盟配額的2014年12月到期的期貨價格高達19歐元/噸。
“我們很需要國內的碳交易市場出臺。”在廣東,一位發電廠的負責人期盼了多年,感慨萬千的對本報記者說。
全國政協委員方方就建立中國國家碳交易平臺遞交了提案。在該提案中他表示,中國政府相關部門應盡快研究有關建立中國國家碳交易平臺的設計方案,將其作為我國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基本國策的重要組成部門。
有機構預測,在未來30年里,碳排放交易的市場會大于石油市場。分析機構普遍認為,需盡早建立國內統一的碳交易市場,不僅有利于減少買賣雙方尋找項目的搜尋成本和交易成本,還將增強中國在國際碳交易定價方面的話語權。為全面參與到全球市場做好準備,避免重蹈我國由于沒有石油期貨市場從而喪失國際石油定價權的覆轍。
就在建立中國的碳交易平臺呼聲越發高漲的時候,記者從國家發改委消息人士獲悉,呼喚了多年的中國碳交易市場或將在今年推出。此外,國家發改委正在研究制訂一個發展低碳經濟的指導意見,并考慮在一些特定的行業和地區開展小范圍的碳交易試點,其中電力、石油、化工等行業入選的可能較大。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