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煉得不到很好的監管和控制,帶來的環境問題更為嚴峻,不僅是生產過程中對當地的環境影響很大,而且他們的生產出來的油品質量很難保證,這些油流入市場之后,進一步造成大氣污染,危害人的身體健康
2013年盛夏的夜晚,在山東東營市北距海灣大約25公里的地方,富海石化的廠區燈火通明,機器發出轟轟的響聲,17輛油罐車在大門口一字排開。
新建村是緊鄰富海石化的一個有900多人的小村子,村里最近的一戶人家距離富海僅150米左右。
與工廠為鄰的日子里,最讓村民們難以忍受的是刺鼻的氣味,他們甚至在做農活時都戴著口罩。村民張建芝、茍玉訓等人告訴本刊記者,2012年,這個村就有5個人死于癌癥。2013年6月19日,年近7旬的村民孟某又在山東省立醫院確診為腺性肺癌。醫生告訴他,已經不能做手術了,所以就只能回家靠藥物維持生命。
“以前村里得癌癥的人可沒有這么多。”其家屬向《瞭望東方周刊》記者說,他們認定這與化工廠有關,但難以拿出確切的因果證據。
越淘汰越多
富海石化正式的名稱是東營華聯石油化工廠有限公司,隸屬于富海集團,所以人們一般都叫它富海石化。
富海集團成立于1998年3月,是當地最大的綜合型民營企業,公司注冊資本金1億元,主要從事貨物運輸、石油化工、房地產開發等業務。
從衛星地圖上測量,富海石化被新建、大學堂、北屋子等村包圍,甚至不能滿足1987年版國家標準的煉油廠最低的衛生防護距離要求。根據2010年某央企調研組對山東地煉的考察報告,富海有兩套常減壓裝置,一套30萬噸,一套120萬噸。
按照2011的新產業政策,200萬噸以下都屬于應該淘汰的產能。然而,在查不到任何環評公示和批文的情況下,富海的網站上如今已顯示,該企業的原油加工能力是500萬噸/年。這就不在應該被淘汰的企業之列。但是,即便是擴能,500萬噸也是限批的落后產能,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
富海只不過是山東小地煉的一個常規案例。
勝利油田一位職工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從90年代開始,國家就說要清理整頓地煉,淘汰落后產能,但現實的情況卻是“越整頓越多”。大家紛紛擴能以避免被淘汰。如今山東數十家小煉油廠的總產能大數已經上億,比五六年前翻了一番。按理說,煉油是國家高度控制的產業,不應該出現這些亂象。而這些小企業大多都與地方政府、國有石油公司之間關系說不清道不明,能夠通過各種渠道拿到原油配額,甚至通過灰色途徑獲得原油。
環保部一位化工專家向《瞭望東方周刊》介紹,地煉得不到很好的監管和控制,帶來的環境問題更為嚴峻,不僅是生產過程中對當地的環境影響很大,而且他們生產出來的油品質量很難保證,這些油流入市場之后,進一步造成大氣污染,危害人的身體健康。
根據某央企調研組2010年的考察報告,這些小煉油企業普遍開工不足,常減壓裝置低負荷開車或者停車,維持80%以上負荷運轉的只有少數幾家有配置資源或者中海油控股、中石油參股的企業。更為嚴重的是,有許多企業由于根本不具備煉汽柴油的資質,卻違規生產,由于開不出汽油發票,于是在銷售過程中就只能開給買家燃料油或者其他類型的發票。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