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經濟運行中,一些重要的指標關系出現了新變化,按照現有的分析評價方法,不少指標之間不相匹配,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國家發改委官員稱,在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經濟增速從兩位數向個位數轉換的過程中,一些經濟變量關系的變化不能完全用老的眼光來看待。
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近日在分析經濟形勢時稱,這一變化雖然有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有主動調控的因素,但也反映了調結構、轉方式出現的新變化,雖然給當前經濟運行帶來一些困難,但對長期發展來說更多的是積極因素和有利條件。
徐紹史在一場報告會上,用三組數據不匹配來加以說明。
首先,上半年工業用電量增速較低,只有4.82%,而工業增加值增長了9.3%。同期鐵路貨運量下降了2.8%,但由于公路運輸大幅增長,全社會的貨運量沒有下降,而是同比增長了9.6%,與工業增速匹配。上半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了3.4%。徐紹史認為,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節能減排和結構調整取得的積極成效。
經濟增速小幅放緩與城鎮新增就業總體平穩是第二組不匹配。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速放緩,但就業相對平穩,登記失業率仍維持在4.1%。徐紹史分析,一方面,經濟總量不斷擴大,吸納就業能力強的服務業發展加快;另一方面,2012年勞動年齡人口比上年減少了345萬人,使勞動力市場供求變化。此外,企業用工方式的轉變和國家促進就業政策力度的加大等,也是維持就業穩定的因素。
他介紹說,今年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進一步提高到45.3%,比去年提高了0.7個百分點,成為結構調整當中一個新的亮點。
財政收入增幅回落大于經濟增幅回落,這是第三組不匹配。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增速同比回落4.7個百分點,而同期經濟增速回落0.2個百分點。徐紹史稱,這與今年以來經濟增速放緩、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走低等因素密切相關,但更要看到,為減輕企業負擔,財政加大了結構性減稅和清費力度,很多收費都清理取消了,特別是去年以來實施的"營改增"的改革試點,單看當期會影響一部分財政收入,但是從中長期看有利于增強企業的活力和經濟增長的后勁。
徐紹史認為,這些情況表明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是好的,重點改革力度加大,市場潛力逐步釋放,企業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結構調整穩中有進,轉型升級穩中提質。他表示,面對錯綜復雜、結構性和周期性因素相互交織的局面,要調適心態,正確認識經濟增長由兩位數向一位數過渡的客觀現實,堅定信心,穩定預期;也要調適政策,增強憂患意識,善于底線思維,充分做好應對各種復雜困難局面的準備,穩中求進,穩中有為。
對下半年的經濟工作,徐紹史表示將進一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重點是:夯實一產,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升級二產,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與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并舉;加快三產,促進服務業特別是新興服務業加快發展。他還特別提到產業結構調整的另一項重要任務: 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表示將從空氣、水、土壤等幾個角度入手,防治污染、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