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向市場化透明化前進了一大步,成品油價格進一步跟進國際原油價格漲落。
國家發改委3月26日宣布,3月27日調整成品油價格,汽油每噸下調310元,柴油每噸下調300元。與此同時,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2.0版也“落地”:調價周期由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取消4%的調價幅度限制,并調整掛靠油種。我國成品油價格更加脈動國際原油價格,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又向前邁出一大步。
新機制呈現三大亮點
此次成品油定價機制調整呈現出三大亮點:縮短調價周期,取消4%的調價幅度限制,調整掛靠油種。具體來說:一是將成品油調價周期由現行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同時將計價辦法由原來的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改為10個工作日的平均價格。二是取消了國際市場油價波動4%才能調價的幅度限制。三是根據國內原油進口結構變化,適當調整了掛靠油種。新機制完善了價格調控程序。當國內價格總水平出現顯著上漲或發生重大突發事件,以及國際市場油價短時內出現劇烈波動等特殊情形需對成品油價格進行調控時,依法采取臨時調控措施,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報請國務院批準后,可以暫停、延遲調價,或縮小調價幅度。當特殊情形消除后,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報請國務院批準,價格機制正常運行。
亮點一:縮短調價周期。機制完善后,成品油調價頻率加快,調價時間節點透明度增強,國內油價能夠更加靈敏地反映國際市場油價變化。由于調價周期縮短、時間窗口縮短,將對國內在成品油市場的囤積炒作者構成直接打擊,有利于進一步規范成品油市場秩序,向市場化方向又邁出了重要一步。由于此次價格機制的完善總體上屬于在現行體制機制框架內的適當調整,國內油價水平的影響仍主要取決于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走勢。
亮點二:取消了國際市場油價波動4%才能調價的幅度限制。按照行話說,就是到點兒就調。之前在國際油價波動接近4%的時候,市場在國家發改委未作出成品油價格調整之際就提前出現了反應,賣貨的開始惜售,買家開始囤貨,對市場的供需平衡非常不利。去年一年,多次油價調整,幾乎每次都被市場分析機構“猜中”。既然如此,就一定有人利用信息,囤積炒作獲取利益。因此小幅快調能在一定程度抑制炒作。
亮點三:根據國內原油進口結構變化,適當調整掛靠油種。此前,我國掛靠的油種為辛塔、布倫特和迪拜三地原油。這次究竟調整為哪幾個掛靠油種,國家發改委并沒有透露,主要是出于能源安全的考慮。因為一旦公布掛靠了某些油種或者是某個油種之后,一些國際投機基金可能導致掛靠油種的暴漲暴跌,從而直接沖擊到我們國內油品市場的穩定性。
仍需進一步完善
盡管新機制改掉了舊機制的許多弊端,但無法擺脫被賦予更多社會責任的額外條件。對企業來說,調價頻率的加快,可能會對既有的原油進口、生產加工,特別是成品油貿易環節等生產經營模式帶來沖擊,會帶來各環節利益的再分配。對消費者來說,心態的調整更為重要。價格調整時間縮短,既能帶來價格及時跟跌,也能使得價格隨時跟漲。無論對誰,成品油市場化陣痛都難以避免。因此,在消費者和企業都對新機制寄予厚望的情況下,新機制將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
“我們最期望看到的東西,一樣沒有出來,新機制仍然非常不透明。”一些專業資訊機構研究人士稱。長期以來,市場各方都在猜油價,尤其是當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挫時:比如時間窗口和漲跌幅度均已滿足,但國家發改委就是不調整。又比如,當國際原油價格完全觸及上漲4%和國內運行22個工作日的窗口后,又往往因為春節、全國兩會等特殊時間,不能實現及時調整。
顯然,新的定價機制下,上述詬病仍然未能消除。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等業界專家認為,短期看,現行方案仍不是最終方案,或者說僅是市場化進程中的一個階段性方案,有待繼續深入完善。
此外,我國油價并非由定價機制這一單一因素所決定,為使國內油價更加合理,還應進一步改革稅收和成品油銷售體制。
首先,應進一步降低成品油各個環節的稅費,為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導致國內油價格順應上調留出更多空間。目前我國國民收入遠不及美國,但油價卻與美國基本相當,其重要原因是我國生產流通環節稅收占到成品油終端價格的27%~30%。鑒于此,應適當減少稅收在油價中的占比,將消費稅從價內稅改為價外稅并適當減少稅額,避免油價內的重復征稅。
其次,進一步放開成品油零售市場,通過競爭降低成品油零售價格。國內成品油價格“易漲難落、漲多跌少”的根本原因,是近幾年國際油價總體上揚。但國內輿論卻將焦點指向不完善的定價機制。殊不知,成品油零售行業的競爭不充分,也是造成高油價的原因之一。
再次,隨著新機制的出臺,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接軌將更加明顯,要警惕國外財團或投機機構通過控制國際油價來干預國內油價,因此應通過一攬子方式加強中國在國際原油市場的定價權,這對后期國家能源安全將非常必要。
最后,可以預見的是,新機制出臺后國內油價調整將更加頻繁,如何出臺配套保障措施,對弱勢群體和需要保護的行業進行補貼,是政策需要進一步考慮的問題。
(作者單位:化工銷售華北分公司)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