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7月10日至11日舉行的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特別代表國務委員楊潔篪與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的特別代表國務卿克里共同主持了戰略對話,兩國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雙方就重大雙邊、地區和全球性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再次確認通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的作用,深化戰略互信,拓展務實合作,以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戰略對話在氣候變化、節能減排及清潔能源領域就以下具體成果和拓展合作領域達成一致。
氣候變化工作組:2013年4月,根據《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建立了中美氣候變化工作組,以提出并實施兩國在氣候變化領域開展雙邊合作的重要建議。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和美國氣候變化特使托德·斯特恩共同擔任工作組組長。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氣候變化特別聯席會議上,工作組提交了《中美氣候變化工作組向戰略與經濟對話的報告》,并受權落實所提出的合作倡議。雙方決定,通過在載重汽車及其他汽車,智能電網,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溫室氣體數據的收集和管理,建筑和工業能效等領域開展新的務實合作,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工作組還將探討開展雙邊氣候變化合作的其他可能領域,并將繼續就多邊談判進程及國內氣候政策加強我們的政策對話。工作組將落實習近平主席和奧巴馬總統就氫氟碳化物達成的共識。
生態城項目:宣布6個生態城試點項目。美國能源部與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2011年所簽附件的基礎上,共同發起了該項目,旨在研究制定可比較的生態城指導規則及標準,確定技術和項目開展需求,并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效果及最佳做法進行評估。
能源安全:重申中美能源安全合作聯合聲明所作承諾,即兩國作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在確保能源安全、直面共同挑戰方面擁有共同利益和責任。雙方決定加強在該領域的對話與規劃。雙方討論了實現供應來源多元化和進一步開發國內能源的途徑,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雙方認識到對加強全球能源安全具有共同目標。承諾繼續討論中國在能源安全與能源需求方面的關切。中美雙方承諾在穩定國際能源市場、應急反應、確保能源供應多樣化、合理有效利用能源等諸多領域加強合作、對話和信息共享。
能源透明度:歡迎中方在二十國集團承諾基礎上,繼續改善能源數據的及時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中方將開展石油和天然氣地質儲量數據的研究工作并公布有關數據。中美雙方承諾加強溝通、交流,并擴大在石油儲備政策、管理及技術方面的合作。
非常規油氣領域的法律和監管框架:歡迎中方有意加快建立非常規石油和天然氣領域的法律和監管框架。該框架應包含:(1)加強相關部門之間的協調;(2)為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如處理設施和管線)提供監管激勵;(3)采取措施推動天然氣定價市場化,以促進國內生產;(4)并針對天然氣生產和輸送過程中的逸散性甲烷排放和生產過程中的水資源使用加強監管;(5)歡迎外國企業根據商業原則參與中國非常規油氣行業。為加快中國燃料清潔化進程和減少電力生產過程中的排放,中美雙方承諾通過在華舉行一系列頁巖氣開發技術研討會等,積極推進在頁巖氣等非傳統能源資源領域的技術和環保合作。
能源政策對話:正式簽署諒解備忘錄,將中美能源政策對話升格為部長級,作為審議和指導能源合作的更高協調機制,由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與美國能源部部長分別擔任雙方主席。新一屆中美能源政策對話將于2013年下半年在中國舉行。
能源監管:簽署《美國能源監管委員會與中國國家能源局加強能源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以擴展在電力、石油、天然氣等問題上的合作。
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決定在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框架下,積極為執行既定項目提供必要條件,鼓勵兩國企業建立合理商業活動,以推動研究成果的產業化示范和應用。中美雙方均歡迎成立面向未來的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融資工作組。
智能交通:為支持汽車減排,宣布在廣州市番禺區啟動智能交通系統試點項目,并進行可行性研究。
航空節能減排:宣布實施航空節能減排計劃,以航空減排為重點。美國貿易發展署宣布將通過培訓支持該計劃。
能源合作項目:宣布中國國家能源局和美國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貿易發展署及能源合作項目成員組織考察團,這將為雙方討論監管實踐提供機會,以鼓勵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技術,考察團還將實地考察可應用技術和示范項目。
清潔大氣行動計劃:中美雙方在大氣質量方面開展合作已有十余年歷史,雙方決定下一步繼續合作,加快長期可持續的大氣質量改善工作。此項工作以雙方正在開展的合作為基礎,包括分享有關電廠技術、實踐和激勵性措施方面的戰略和信息,以便能以成本效率較高的方式實現多種污染物協同減排。中國環境保護部與美國環境保護署、美國貿易發展署將繼續開展區域空氣質量管理和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等方面的合作,開展一個合作項目,制定空氣質量模型,分享美國各州市的成功經驗并在中國選擇的一個省使用美國的污染控制經驗和技術。此外,中國環境保護部、美國環境保護署和美國貿易發展署將在空氣質量監測預警預報、空氣質量模型研發、監測技術質量控制與質量保障及空氣質量監測技術等方面開展合作。
環境法律與制度:2011年11月17-18日,中美環境立法第一次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標志著中國環境保護部與美國環境保護署在中美環境合作諒解備忘錄附件6“環境法律與制度”下正式開展合作。2012年5月和12月分別召開了第二次、第三次研討會,并決定在2013年底召開第四次研討會。這些研討會已形成中美之間就一系列問題進行深入、有效溝通的強有力合作機制。中美環境立法交流與經驗分享已經成為中美環境合作的重要內容。
環境審判、法庭和相關機構:加強在環境保護領域的合作與溝通。通過美國國際開發署資助項目,美國佛蒙特法學院的“美中環境法伙伴關系計劃”、美國環境保護署與中國國家法官學院合作培養15名環境審判法官,并開發環境法課程,在中國培訓法官。美環保署于2012年與中國法官合作組織兩期環境法赴美考察團,于2013年與中國海事法庭法官組織一期赴美考察團。
重型汽車領域合作:同意美國貿易發展署邀請由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及其他相關部門官員赴美,就提高重型汽車燃油效率和減少重型汽車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和項目進行交流
能源和環境合作10年工作框架:繼續推進中美能源和環境十年合作框架下清潔水、清潔大氣、清潔高效交通、清潔高效電力、保護區、濕地合作、能效等七個行動計劃下的具體合作取得進展,進一步實施綠色合作伙伴計劃。雙方決定對十年合作進行中期評估,拓展新的優先合作領域,更多地吸引地方政府、企業、研究機構和社會各界參與十年合作。今年將適時舉行十年合作聯合工作組第九次會議。雙方將繼續開展飲用水安全、地下水保護和湖泊水環境管理方面的合作,計劃聯合召開飲用水安全法規標準政策圓桌會議;繼續在大氣污染防治領域開展形式多樣的合作;已聯合召開第八屆中美區域空氣質量管理研討會;繼續實施宜居交通項目第二階段工作;在中美保護區和避難所開展保護管理人員、學生、青年專業人士之間的交流項目,推動于2014年共同出版濕地亞洲專刊;繼續通過多種方式開展能效、電力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環境研究聯合工作組:根據中國科技部與美國環保署簽署的備忘錄,宣布在以下領域開展合作:基礎設施和可持續發展、地表水質量、空氣質量和化學檢測。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