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國家相關部門下發《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并通知11個省份開展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意味著海上風電從示范階段步入規模化商用階段。
這與中國風電裝機容量連年高速增長、陸上風電資源緊俏的背景分不開的。那么,中國海上風電的機會到底有多大,中外企業如何才能進入這一領域,又將面臨哪些挑戰?
中國海上風電迎來政策東風
中國風電裝機容量高速增長,隨著陸上風電資源的緊俏,海上風電成為關注的焦點。近年來,中國風電裝機容量每年都增加100%以上,均為陸上風電。2005年,中國風電總裝機容量為126.88萬千瓦,2006年達266.82萬千瓦,2007年為602.9萬千瓦,2008年為1217.27萬千瓦。
隨著陸上風電資源的緊俏,不占用土地、單機能量產出較大的海上風電受到關注。海上風電年利用小時長,風速高,湍流強度低,機組發電量一般比陸地高出20%。中國沿海地區風能資源豐富,且為傳統電力負荷中心,開發海上風電有戰略性意義。中國可開發利用的陸地風能儲量有2.53億千瓦,近海可開發利用的風能儲量有7.5億千瓦。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能源緊缺,開發海上風電可緩解陸上風電遠距離傳輸問題。
2010年之前,中國僅有幾個海上風電項目,但僅為科研或示范作用,未來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早在2007年11月,中海油就曾在渤海綏中油田安裝過一臺1.5兆瓦直驅式風力發電機組,但沒有并網投入商業運行,科研價值高于商業價值。目前中國僅有上海東海大橋風電與國電龍源江蘇如東潮間帶兩個海上項目并網發電。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項目于2008年動工建設,總投資23.6億元,由國家發改委正式核準并列為示范項目,于2009年3月啟動。龍源江蘇如東海上(潮間帶1)試驗風電項目籌建處成立于2008年5月,首批兩臺1500千瓦風力發電機組于2009年10月啟動,總投資約5億元。
世界海上風電技術日趨成熟,已經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據歐洲風能協會統計,2009年歐洲共安裝199臺海上風力渦輪機,總容量為577MW,而在2008年這一數字為373MW;2009年,歐洲海上風力產業營業額約為15億歐元,預計2010年將增加一倍。目前,歐洲國家有超過100GW的海上風力發電項目正在規劃中。
2010年,政府加速推動海上風電發展。2010年1月,國家能源局在《2010年能源工作總體要求和任務》中稱“海上風電要開展起來”。 2010年1月22日,國家能源局、國家海洋局聯合下發《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規范海上風電建設。規定了海上風電發展規劃編制、海上風電項目授權、海域使用申請審批和海洋環境保護、項目核準、施工竣工驗收和運行信息管理等各個環節的程序和要求。近日,國家能源局向遼寧、上海、江蘇、廣東等11 省份有關部門下發通知,要求各地申報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項目,中國首輪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開始啟動。
中國海上風電發展機會與挑戰并存
此次政策發布前,政府已對海上風電規劃工作有所部署,風電設備公司也有所布局。海上風電是風電技術的發展趨勢,政府和相關企業一直關注并積累相關技術。2009年1月15日,國家能源局稱將新規劃2-3個海上風電示范項目,與上海東海大橋項目一起為國家海上風電政策建設提供實踐依據。2009年4月,國家能源局下發通知,要求各省制定海上風電場工程規劃。金風科技從2007年開始研發海上風機,2009年11月在江蘇大豐舉行了海上風電產業基地的奠基儀式,計劃達到年產800臺至1000臺兆瓦級整機制造能力。2009年8月,湘電買入總部位于荷蘭的海上風機制造商Darwind資產,獲得了5兆瓦直驅風機的技術以及2兆瓦風機生產線。
此次國家出臺管理辦法并啟動特許權招標,海上風電將從示范階段步入規模化商用階段,并有利于推動國內海上風機制造技術進步。海上風電的開發涉及到海洋、國土、漁業、海事等多個部門,審批主體多,此次出臺的管理辦法使海上風電開發各權責主體明確,有政策可依。特許權招標引入市場機制,有利于降低海上風電發電成本,風電規模化建設還將為國內大型風機制造企業提供市場需求,激勵其提升海上風機制造技術。招標方式可通過市場競爭了解到市場能夠接受的價格水平,有利于政府制定合理的補貼程度。陸上風電特許權招標從2003年開始進行,降低了陸上風電的發電成本,并且有效促進了國內風機制造企業的發展,加速風電產業的成熟。
國家明確發出加速推動海上風電發展的信號后,國內各大電力集團和風電設備公司加速布局,爭先搶占風電資源。風電設備商與電力集團聯手展開海上風電的戰略部署。2010年2月,神華國華投建的國華東臺二期工程開工;上海電氣配合神華規劃,投資15億元生產2兆瓦陸上風機和3.6兆瓦海上風機,將于2010年10月竣工。銀河艾萬迪斯依托中廣核海上風電項目,將在江蘇射陽縣建設生產基地,計劃在2011年底達到200臺以上的風機產能。
2010年1月,華銳風電在江蘇鹽城開工建設5兆瓦風電機組項目,用于大型海上及潮間帶風電機組的研制和規模化生產,總投資15億元,將于今年年底竣工。2010年1月20日,東方汽輪機投資超過10億元人民幣,建設海上及陸上風電機組研發、生產基地,全部建成后將實現年產450-750兆瓦風機的產能。另外,海裝風電、聯合動力、華儀電氣等均在研制、生產風機,備戰海上風電。
國際風機制造巨頭也更加重視中國市場,紛紛著手布局海上風電的開發和建設。維斯塔斯成立了中國海上風電業務辦公室,專門負責中國海上風電業務的開展,并將依托天津生產基地,挾2MW和3MW海上風電機組進軍海上風電市場。2010年,西門子在上海投資建設風電葉片生產基地,并以此開拓中國海上風電市場;并考察威海,洽談建立海上機組生產基地事宜。
盡管海上風電開發潛力巨大,但技術要求高、相關經驗不足是挑戰。海上風電的運行環境相比陸上風電更復雜,技術要求更高,施工難度更大。由于鹽霧腐蝕、海浪及潮流沖擊、臺風等因素,海上風電場對機組要求很高。海上風電的基礎選址與吊裝技術更為復雜,機組安裝和運行維護也是難點。海上風電機組國產化剛剛起步,目前國內對于海上風能資源測量與評估、海上風電項目技術規范、建設運營等方面的經驗尚不充足。
如何進入海上風電領域
技術實力雄厚、產品質量過硬、具備發展經驗的開發商和制造商在競爭中更有話語權。《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要求,海上風電工程項目優先采取招標方式選擇開發投資企業,招標條件為上網電價、工程方案、技術能力和經營業績。目前國內僅有少數企業能夠設計制造適合海上發電的大型風機,其中華銳、金風有過海上風機運行經驗。華銳風電擁有國家發改委、能源局批準的國家能源海上風電技術裝備研發中心,并承擔了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項目的建設。金風科技也有海上風機投入運行。國際風機制造巨頭的優勢在于更為先進的海上風機技術和豐富的海上風電建設經驗,可結合中國政府對風電產業的發展規劃,提供設備核心零部件和技術。
外資企業可以參與海上風電開發投資,但需與中資合資。目前已有大型國企和民營企業涉足海上風電開發投資。《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規定,開發投資企業為中資企業或中資控股(50%以上股權)中外合資企業。學者稱對海上風電開發設定最低中資控股的要求有部分政治考慮,因為海域是國家主權的一部分。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