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測算,到本世紀末我國生物質能年生產總量可達53億噸,折標煤8.6億噸。
“低碳轉型”正考驗著我國傳統能源結構。我國承諾2020年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而2009年這一比例僅為7.44%。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總經理陸啟洲日前向媒體表示,要完成“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的承諾并不容易。
據記者了解,2009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約為31億噸標準煤,其中水電、核電、風電等非化石能源消費量約為2.3億噸標準煤,約占能源消費總量的7%,而作為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世界第四大能源――生物質能的利用卻不足1%。特別是前一階段甚囂塵上的“垃圾變煤炭”技術更讓人困惑,既然生物質能技術已經如此高效,生物質能產業發展究竟阻力何在?又或者生物質能源電價補貼達到0.8元/度就真的解決了所有問題?眾多投身生物質能的企業和專家的回答或許能夠為這一產業的發展提供某些啟示。
垃圾真的能變煤?
“20分鐘,生活垃圾變成煤!”廣東省中山市勁爽科技生物燃油研發中心主任茹兆祥肯定地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說。不用人工分類,把混雜的生活垃圾倒進生產線入口,20余分鐘后,垃圾就變成了可以燒鍋爐、發電的“再生煤”。就這一技術的科學性,清華大學應用化學所所長劉德華教授進行了客觀的分析,“首先要明確熱量的計算標準,比如說是燒同樣重量的煤和同樣重量的生物質呢?還是說這樣一個裝備,燃燒效率能夠達到相似水平。如果說同樣重量的生物質和煤同等條件下燃燒產生的熱量相當這是不可能的,這是違背科學的。煤炭只有碳氫兩種元素而生物質中的氧元素占絕大部分,所以生物質不可能具有與煤炭相當的熱量。”
記者了解到,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的“垃圾變煤”技術最大的采購群體就是垃圾處理公司。作為一種垃圾處理的創新技術,“垃圾變煤”值得推廣,但重點在垃圾處理而不是再生煤炭的噱頭。
劉德華教授同時指出,生物質是物質型能量源,這一點是其他幾種可再生能源所不具備的。然而,表面上看似取之不盡的生物質,其實在現有條件下,能量轉化效率低、中間成本高、外部性顯著,原料“稀缺”的門檻更是難以逾越。“以微藻制油來講,從實驗室到工業化產出還有遙遠的路要走,按照美國能源部的估計,以現有的技術水平,從微藻得到一加侖油脂相當于現在汽油成本的十倍到二十倍。”劉德華教授坦言,“我們在肯定生物質能應用前景的前提下,更不能忽略其本身及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靠補貼能走多遠?
記者了解到,根據國家發改委印發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和費用分攤管理試行辦法》,生物質能發電項目補貼電價標準為0.25元/度。對此,武漢凱迪控股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義龍提出,在現有電價補貼的水平上,生物質發電企業不能實現盈利。應將生物質能發電廠的電價調整到0.8元/度電左右的水平,加大力度支持生物質能發電項目的開發。
針對生物質能發電企業的現狀,供應中國60%以上生物質電能的龍基電力集團的董事長蔣大龍日前揭示了這0.8元/度電的標準從何而來:“首先,生物質能發電廠與當地基準價格存在所謂的‘逆向選擇’。例如,新疆、內蒙和東北三省等地的秸稈資源很豐富,但是當地的基準電價偏低。在新疆,甚至包括補貼在內的每千瓦時的電價也只有五毛多,而廣東、福建、浙江等發達地區的基準電價高達六七毛,但是這些地區卻沒有建設發電廠所需的充足秸稈資源。其次,燃料的收購價格在不斷上漲,秸稈的標準收購價已從2006年的每噸150元上漲到目前的將近每噸300元,但是電價并未相應提高。而前不久,河北省將生物質能電價提高到每千瓦時0.813元。如果國內平均購電價格能達到該水平,我相信我們將很快實現盈利。”
對于生物質發電,石油石化企業以及一些專家持有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煤炭現在以至將來(直至2050年或更晚)在我國能源消費中仍將起到主導作用,預計到2050年煤炭將占能源消費總量的50%―60%,而總量仍會不斷增加。與此同時,國內石油供給缺口巨大,石油進口量逐年上升,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已接近50%,2020年預計將超過60%。在這種情況下,應大力提升生物質能的價值空間。在表示生物質能發電難盈利的同時,陳義龍指出,生物質能源在低碳經濟中是其他任何可再生資源無法替代的資源,未來它可以作為替代石油的主要產品。
替代石油路在何方?
從市場角度出發,劉德華教授認為,液體生物燃料是比較有前景的利用方式。例如生物柴油或燃料酒精的應用不需要改變現有系統運作,可以直接進入市場。特別是在我國汽車保有量節節攀升的今天,替代燃料的應用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根據《2008年中國生物柴油行業投資價值研究報告》,現有的300萬噸生物柴油產能的利用率僅有10%,而在建項目總規模卻有至少300萬噸。生物柴油的原料問題突出,廢棄油脂的收集、運輸等環節缺乏有效的組織,培育高含油量和高生態適應性品種又缺乏統籌安排。而大面積單一樹種的種植增加了蟲害等問題。木本植物種植周期長,投入大,若沒有商業銀行貸款支持,企業很難獨立承擔。同時,由于缺乏標準和系統支持,石油企業(中石油、中石化)擔心低質量產品影響自己的聲譽,對采購生物柴油也持“暫不支持”態度。
在采訪中,廣州能源研究所潘賢齊研究員針對這一現狀指出,現有的生物質能的熱利用也是替代石油的一條捷徑,重要的是市場定位要準確。大量的生物質不要去代替煤而去代替油和氣,生物質提升價值的空間就大了。潘賢齊介紹說,以深圳某項目為例,生物質經壓縮成型、氣化后供應煉鋼企業的生產用能,一年生物質的消耗量大約在5萬噸。如果在鋼鐵行業加以推廣(替代重油),幾十萬噸上百萬噸的規模就相當于數個直燃電廠的水平。“從發展一個產業來講必須有一定的產出才能看到效益。小而雜的投入對整個格局改變不大,而我國減排最終的指標是總的減排量,減排量從何而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高能耗企業大量的能源替代,從而大量的降低排放。” 潘賢齊直言。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