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規劃通過在6個省區建設7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使2020年中國風電裝機總容量達到12630萬千瓦,風電上網電量達到2810億千瓦時。貌似繁榮的表象并不能掩蓋風電產業過剩的事實。
日前,中國風能協會副理事長施鵬飛向記者介紹,“根據目前7個風電基地規劃,到2020年,中國風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630萬千瓦,風電上網電量約2810億千瓦時。”
六個新規劃風電場的具體分布為:甘肅酒泉地區規劃建設9個風電場,到2015年裝機容量1270萬千瓦;新疆哈密地區2020年將達到1080萬千瓦;河北省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主要分布在張家口、承德地區及東部沿海,規劃2020 年達到1200萬千瓦;吉林西部地區,主要在松源和白城等市,規劃到2020年達到2300萬千瓦;內蒙古大部分地區風能資源豐富,規劃到2020 年達到5780萬千瓦;江蘇省目前規劃1000萬千瓦。
新增裝機規模空前,但仔細算下來,風電整機裝機產能依舊是過剩的。施鵬飛表示,“2009年,中國風電總裝機容量超過2600萬千瓦,即使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到2020年達到1萬億千瓦,平均每年新增1000萬千瓦,也難以扭轉過剩局面。”
2008年風電整機制造企業累計超過70家,每家最低經濟規模每年50萬千瓦,合計達到3500萬千瓦。目前風電整機制造業的生產能力僅金風科技(002202)、華銳風電、東汽風電3家龍頭企業的年產量就達到600萬千瓦,其他60多家要競爭其余400萬千瓦。
過剩風電整機產能的擴大緩解了近兩年中國風電機組供不應求的局面,也預示風電整機制造業的白熱化競爭即將來臨。
“大家已經把目光轉向海上風電”,施鵬飛透露。2010年,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將組織海上風電場項目的招標工作,目的是通過競爭確定海上風電的上網價格,以及補貼標準。“能源局正在優化選定若干個具備裝機1000兆瓦以上的海上風電場址,提出分期建設方案,開展風能資源和海洋水文的觀測,海底地質勘查和地形圖測量等。”
江蘇省是海上風電場建設的先行者,值得一提的是,其風電規劃近期有了新變化。“原來江蘇省政府設想2020年建設陸上300萬千瓦,在潮間帶和近海建設700萬千瓦。現在將規劃全部改為江蘇海上風電基地,規模為1000萬千瓦。”這是迄今為止最大的海上風電場建設規劃。
據了解,海上風電的范圍包括灘涂風電場、近海風電場和深海風電場。而與陸上風電裝機要求不同,海上風電環境決定了大機組設備將發揮優勢。現在全球范圍內,陸上風電機組主流機型為2-3兆瓦,而海上風電場主流機型則是3-5兆瓦,有些公司已經研發出7.5兆瓦級別的風電機組。但中國風電產業的主流機型還停留在1.5兆瓦,甚至1.25兆瓦的生產設備還需要引進。
奇怪的是,1月初,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卻表示,“要嚴格控制風電設備產能低水平擴張。”“所謂低水平擴張,我們現在已經批量生產1.5MW機組,就不要再做1.5MW了,如果有更高水平的,比如3MW、5MW,應該支持。”消息一出,業界嘩然,懷疑今后1.5兆瓦風電機組項目將難以通過審批。
記者就此向發改委有關部門求證,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周鳳起表示,“發改委并未對1.5兆瓦風電機組項目停止審批,也沒有下達過相關文件。”史立山的講話只是給風電企業敲響警鐘,同時表示,大機組仍然是政府支持的對象。
落后說明了發展空間的存在,以往參與了海上風電建設的企業將在未來風電產業中占據競爭優勢。目前已知參與了以往江蘇海上風電場建設項目的公司包括神華國華投資公司、國電電力(600795)、金風科技、華銳風電、秦川發展(000837)、中航惠騰、保龍、龍源如東等風電行業領軍企業。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