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解決開發可燃冰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問題之前,它還不能被大量開采。但隨著常規能源的日益減少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可燃冰作為龐大的能源儲備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天然氣水合物,又被稱作“可燃冰”、“固體瓦斯”、“氣冰”,主要氣體成分為甲烷。
可燃冰是一種具有商業開發前景的重要戰略資源,具有三大優點:一、埋藏淺。天然氣水合物礦藏賦存于海底以下0米~1500米的沉積層中,而且多數賦存于自表層向下數百米(500米~800米)的沉積層中;陸上,天然氣水合物礦藏一般距地表200米~2000米深處。二、能量密度高。在標準狀態下,天然氣水合物分解后氣體體積與水體積之比為164∶1,能量密度是常規天然氣的2~5倍,是煤的10倍。三、潔凈。它所含的雜質比常規天然氣更少,燃燒后幾乎不產生污染物質。
可燃冰廣泛存在于各個區域,在許多天體(如天王星、土星以及哈雷等慧星頭部)及其衛星都存在可燃冰。地球上大約有27%的陸地是可以形成可燃冰的潛在地區,而在世界大洋水域中約有90%的面積也屬這樣的潛在區域。陸地上的可燃冰主要分布于高緯度極地永久凍土帶之下,或者大陸邊緣的斜坡和隆起處。海洋中可燃冰主要賦存于陸坡、島坡和盆地的上表層沉積物或沉積巖中。
目前,世界上一百多個國家已發現了可燃冰存在的實物樣品和存在標志,其中海洋78處,永久凍土帶38處。已發現的可燃冰礦藏主要分布在美國和加拿大沿海地區、危地馬拉海岸、俄羅斯的東部、日本海域、印度洋和中國南海等地區。
由于采用的標準不同,不同機構對全世界可燃冰儲量的估計值差別很大。樂觀估計,1986年A. A.特羅菲姆克認為可燃冰資源量為全球化石燃料資源量的2倍,且絕大多數分布在海洋中。目前,最新的估算要比A. A.特羅菲姆克的估算減少很多,不過其資源量仍然相當于目前全世界油氣總資源量,相當巨大。即使其經濟可采儲量只有總資源量的1%~2%,也將成為一種巨大的能源來源。
我國可燃冰也很豐富。中國的東海海域、南海海域和青藏高原也具有可燃冰分布的廣闊前景。據測算,我國南??扇急馁Y源量為700億噸油當量,約相當我國目前陸上石油、天然氣資源量總數的二分之一。據國土資源部專家估計,我國陸域可燃冰遠景資源量至少有350億噸油當量,可供中國使用近90年,而青海省的儲量約占其中的1/4。
可燃冰在資源方面顯得非常重要,但它的開發與利用也會給人類帶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
首先,可燃冰與溫室效應有著密切聯系。甲烷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要大21倍。雖然目前大氣中的甲烷的總量僅為二氧化碳總量的5‰,但甲烷對溫室效應的“貢獻”占到15%。在開采可燃冰過程中,如果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甲烷氣體,這必然會進一步加劇全球的溫室效應,極地溫度、海水溫度和地層溫度也將隨之升高。這會引起極地永久凍土帶之下或海底的可燃冰自動分解,大氣的溫室效應會進一步加劇。
其次,近年來研究者不斷發現,因海底可燃冰分解而導致斜坡穩定性降低是海底滑坡產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此外,如果在開采過程中向海洋排放大量甲烷氣體,將會破壞海洋中的生態平衡。甲烷與海水發生化學反應后,海水中O2含量降低,一些喜氧生物群落會萎縮,甚至出現物種滅絕;另一方面會使海水中的CO2含量增加,造成生物礁退化,海洋生態平衡遭到破壞。
在沒有解決開發天然氣水合物對自然界環境的影響問題之前,它還不能像常規一次性礦產資源那樣被大量開采。隨著常規能源的日益減少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天然氣水合作為龐大的能源儲備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必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對于可燃冰的研究,中國是一個后來者,但是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國不僅取得了可燃冰實物樣品,而且在技術裝備方面,通過國家“863”計劃“天然氣水合物探測技術”等課題的研究,在可燃冰地震采集技術、地震識別處理技術、船載地球化學探測系統和保真取芯鉆具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初步形成了適合中國海域特點的天然氣水合物探測技術系列。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