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沿海的4個依托項目搞完之后,就要向內陸發展了。”在2010年底之前,湖南桃花江、湖北大畈及江西這三個項目將具備正式開工條件
2010年1月26日,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王炳華早早出現在會議室。
西服、襯衫、領帶、皮鞋,不管在哪個場合看見他,幾乎都是這樣的正式行頭。這天王炳華還要求出席的公司人員也著正裝。會議規模很小,但對他來說卻很重要,他要總結匯報公司在過去一年的成敗得失。他精心準備了材料,并且為此專程去了一趟三門核電站。
2009年對王炳華來說,著實不平凡。
當年3月31日,采用美國西屋公司的核電三代技術AP1000的中國三門核電站1號機組核島開始澆注第一罐混凝土,主體工程全面開工,引起全世界關注。
中國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此前,世界上還沒有建設和運營AP1000的先例,輿論紛蕓。
這是一次冒險。一旦成功,中國將成為陷入低潮的世界核電產業的領軍者。
而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的使命是:代表國家引進并售讓三代AP1000技術,并通過消化吸收再創新,最終形成中國核電技術自主知識產權品牌。
國家發改委2009年11月26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08年,中國新核準14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核準在建的核電機組24組,總裝機容量2540萬千瓦,是世界上核電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進入2009年,中國核電建設不斷加速,新項目、新訂單、新協議、新廠址接連出爐。
資料顯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吉林、甘肅、河南、河北、重慶、遼寧等地都有核電項目處于醞釀之中,其中絕大多數都選址在內陸地區,有的省份甚至有五六個之多。
在四萬億刺激計劃的拉動下,核電作為國家力推的大項目,具有徹底改變一個城市經濟形態的能力,也被地方政府作為吸金噱頭。不少地方政府將核電項目作為“書記一號工程”。
而國家有關部門明確表示,要將內陸地區納入AP1000選址范圍。這給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帶來了空前的市場。
為什么吃螃蟹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成立已三年多,一直處于爭論漩渦。
2006年12月16日,原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與美國能源部長博德曼共同宣布,美國西屋公司以第三代核電技術AP1000最終擊敗法國阿海琺集團,贏得了中國第三代百萬千瓦級核電招標。
但國內核電業界仍然爭議重重。焦點不在于是要引進美國的AP1000還是法國的EPR1000,而是到底要引進技術還是采用中國自主設計的CNP1000。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路風就措辭尖銳地說:“國外核電巨頭鯨吞著中國核電建設數百億美元的龐大蛋糕,我們自己擁有的核電技術知識產權卻被日益邊緣化。中國自主創新的道路,為什么在舉國上下齊呼的自主創新口號中越走越窄?”
曾任中核集團科技委常委的退休專家張祿慶則對本刊記者說:“AP1000是美國技術,為什么沒有一家美國公司愿意出頭吃第一只螃蟹?”
2009年3月,浙江三門核電站一期工程AP1000核電項目將全面進入工程建造階段。與此同時,許多省的核電項目計劃紛紛出現。
“國家核電自主化工作領導小組早已明確要求,內陸地區上核電,必須要上AP1000。這主要是考慮到內陸地區人口稠密,對核電站安全性有著更高的要求。”王炳華對本刊記者表示,“根據我國新的核安全標準法規要求,在核電站的放射性廢棄物排放限值方面,內陸核電只允許達到沿海的百分之一,而目前除了AP1000之外,其他堆型核電站很難達到這種要求。”
然而,許多內陸地區盡管早就開始規劃核電站,其項目卻是按照源自法國技術的二代改進型技術M310規劃設計的,比如湖南桃花江核電站,按照原來的規劃,2009年底就具備開工條件。M310在國內已經應用較廣泛,目前沿海地區獲批的CPR1000就是從M310改進。這使內陸各省反應激烈。
“等沿海的4個依托項目搞完之后,就要向內陸發展了。”王炳華說,“在2010年底之前,湖南桃花江、湖北大畈及江西這三個項目完全具備正式開工的條件,我指的是在設計上,我搞了一套標準,這是基礎,結合廠址進行一些適應性設計就行了。”
“挨批1000”
越來越多的項目,使得王斌華的2009年越來越奔忙。他不僅要頻頻視察浙江三門和山東海陽的核電站建設情況,還要走訪國內外各供應商及合作伙伴。
“去年我們去各地和供應商企業開了100多次協調會,平均每月近10次,王總都親自出面。”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副總經理馬璐說。
對于王炳華來說,核電是個嶄新的事業。在此之前,他任中電投總經理。
他每月至少去一趟浙江三門和山東海陽,主要有三件事:一是學習;二是幫助現場在關鍵時刻解決一些問題,承擔一些責任;第三件事就是要掌控,掌握和控制工程建設的進度。
自第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發布開工令以來,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共設置了包括核島負挖、混凝土澆鑄、模塊就位等在內的關鍵里程碑節點目標22個,目前已經按計劃實現或提前實現18個。
王炳華說,AP1000項目已經將中國的裝備業水平整體提高了一個檔次。兩年來,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與哈電、上電、東電、沈鼓、一重、二重、大重、大起、太重、寶鋼、太鋼和鞍鋼等國內裝備制造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高層協商機制和建立三代核電合格供應商機制。
“為AP1000做蒸汽發生器的一重和二重的工人都管它叫‘挨批1000’,因為二代蒸汽發生器的壽命是45年,且中途可以更換,三代蒸汽發生器的壽命是60年,且中間不能更換,這個要求太高。所以工人們做的時候常常覺得手都是抖的,一不小心就會出錯。”王炳華笑道。
他興奮地告訴本刊記者,二代改進型的國產化率只有89%,而三代AP1000的國產化率幾乎接近了100%。
新一輪核電浪潮中國將走在最前面
在消化引進AP1000的過程中,國家核電技術公司還在核電技術上有了許多突破。比如在世界上率先掌握了第三代核電AP1000的核島筏基大體積混凝土一次性整體澆鑄技術、核島鋼制安全殼成套技術、模塊設計和制造技術、主管道制造技術、核島主設備大型鍛件制造技術等五大核心關鍵技術。
以三門核電站為例,其混凝土澆灌采用了一次性澆鑄方式,僅僅用了不到50個小時就完成了,而傳統方式需要四五十天。這種革命性的工藝是美國人提出的要求,但是在美國還沒有采用過。
“我們做的本來就是史無前例的事。擔心是一種慣性思維,必須打破。老布什80歲生日還去跳傘,我們為什么不能學學人家的精神?”王炳華說。
但他也會感到焦慮,因為世界各國在新一代核電技術上都在賽跑。不久前,韓國APR1400核電技術中標阿聯酋的核電項目,這件事給了他很大刺激。“韓國和我們的研發起步于同一時代,現在他們的APR1400都已經走出國門了,而我們的CAP1400(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技術)還在研發中。這個設備的成套轉讓費用是500億美元,你說中國得賣出多少雙鞋子才能賺這么多錢?”
“2017年CAP1400建不出來,不能發電,就拿王炳華試問!”他立了軍令狀。
引進AP1000中最為關鍵的技術轉讓工作也已經完成了34個文件包,其中包括TP1-8這個最核心的技術轉讓部分。當時在討論這個項目的時候,外交部表示過擔心,因為中美合作出現過一些問題,這個幾十億元人民幣的技術轉讓合同出問題怎么辦?
“現在即便是美國人撕毀合同,我們也可以把AP1000和CAP1400搞出來,完全沒有問題,我們采取的方式是前緊后松,你先把最核心的技術給我。”王炳華說。
現在的AP1000應該是AP1000’了。“為啥加撇呢,它已經有自主知識產權了。現在是西屋公司急于與我們合作,他們沒想到,中國在引進的同時會開展自主創新,把他們甩在了后面。”王炳華很興奮。
目前,CAP1400和CAP1700重大示范工程已經確定落戶威海。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與華能組建了合資公司運作這項工程。
而中國在第三代核電技術上的突飛猛進也吸引了一位特殊的合作者---比爾。蓋茨。2009年11月,比爾。蓋茨專程率新公司泰拉能源造訪了國家核電技術公司。
王炳華告訴記者,蓋茨正在研究一個第四代新堆型“行波堆”,即“熱堆+快堆”。簡單來說,這種反應堆可以保持60年不換核燃料。蓋茨此行共有三個目的地,日本、中國和印度。在造訪完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之后,他取消了印度之行。因為在中國,蓋茨與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圍繞第四代核電技術交流簽署了技術交流合作諒解備忘錄。
“這是國家在策略上的成功。”王炳華說。
根據國務院《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年)》,到2010年,在運行核電裝機容量1200萬千瓦;到2020年,在運行核電裝機容量4000萬千瓦,在建核電裝機容量1800萬千瓦。按照規劃,2020年前,中國核電站項目投資高達600億美元。而AP1000將成為未來中國核電站的主力技術。
“在這個新一輪的核電浪潮中,中國將會走在最前面。”王炳華說。■
本土創投狂歡
“深圳去年IPO案例在全球排第一,融資額排第五。照這樣推算,2010年翻番是沒問題的,中國國內估計將會有200家以上企業上市”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張瑜 | 深圳報道
“壓力很大。”一杯普洱,一包黃鶴樓,深圳創新投資集團董事長靳海濤打開了話匣。不久前,靳海濤剛剛獲得“2009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這使許多人對這位光頭的本土創投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創投行業是個低調的行業。當時就有金融圈子的朋友跟我開玩笑說,我們券商還沒得獎呢,倒是讓你先拿了。”靳海濤說。
十年。1999年,以深創投為代表的一批國資背景的“紅色創投”在各地政府支持下紛紛成立,直到創業板推出,他們才迎來真正的豐收季。
十年間,深創投共投資251家企業,其中50家通過全球16個資本市場實現了IPO退出,管理基金總額超過100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本土創投。
資本玩家
“賽格要倒了!快跑!”多年前的一個下午,有人站在深圳市賽格廣場門口大喊。從賽格大廈前面經過的機動車車主扔掉車子,對面居民區的人也紛紛沖下樓,有人正在洗澡,帶著滿身肥皂泡裹條浴巾就沖出門。
深圳人對賽格大廈倒塌的恐懼感來自它355米的高度。實際上,不過是人感官上的一種錯覺。不論當年還是現在,它都是深圳的標志性建筑。
賽格大廈正是1993年靳海濤出任賽格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后主持修建的。當時的賽格集團由于擴張過快引起資金鏈斷裂,問題重重,卻給了靳海濤顯示資本運作能力的機會。
他在任職期間主持了多個公司的重組、購并、轉讓、上市甚至清盤。通過一系列大手筆的資本整合,形成了擁有6家上市公司的“賽格系”。
2004年7月,靳海濤正式邁入自己的創投生涯,出任深創投董事長。當時股票市場還未實現全流通,本土創投退出仍不通暢。所幸,不久之后的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開始,全流通的時代到來。
“這對于本土創投業來說是一個里程碑事件,看到了退出的渠道,我感到創投的春天來了。”靳海濤說,“不能再小打小鬧了。”
從2005年起,深創投加快了投資步伐,年投資項目數猛增:2005年15個,2006年17個,2007年49個,2008年57個,2009年超過40個。
靳海濤也逐漸形成了自己迥異于外資創投的“民族打法”。
在深創投,無論基金來源和合作對象是誰,項目的決策權都在公司總部,實行垂直管理,這與外資創投的合伙人主導制完全不同。
與此同時,深創投開始積極利用外部資金,尤其是鼓吹政府引導基金的建立。在靳海濤看來,雖然深創投由地方政府發起成立,但其視野不應囿于深圳市,而應該投向全國。利用各地政府的引導基金則是擴充基金容量和網絡的捷徑。目前,深創投已跟各地政府合作了30只政府引導基金。
面向海外市場也是靳海濤制定的戰略方向。“國內資本市場環境不好的時候,我們為什么不能謀求海外上市呢?誰說只有外資創投才能做到這點?”靳海濤不信這個邪。
今天,在深創投的投資名單里,上市企業的足跡遍及美國、韓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新加坡以及臺灣和香港地區。其中韓國、德國、臺灣市場,深創投都是拓路者。
不是“寒冬”,是“倒春寒”
“窗外風急樹搖,圣誕歡歌驟少;歐美頻現危機,夷地盡染蕭條。國人聊以自慰,風景這邊稍好;祈禱告退冬寒,信至必涌春潮。”
2008年平安夜,靳海濤寫了這首打油詩,短信群發給深創投的員工和圈內朋友。他的心情并不輕松。
當時全球都陷入了金融危機恐慌,創投業也不能幸免。
“形勢很惡劣。首先是財富縮水。深創投在中國境內資本市場投資的上市項目,還沒變現的損失了60%,而境外的上市項目縮水達90%,幾乎沒了。”靳海濤說。
受金融危機影響,所有IPO都推遲了。深創投在2008年有一批計劃上市的項目不得不擱置。當時不僅國際主要的資本市場都停發股票,國內市場從9月起暫停IPO。“資本市場到底要停多久,當時誰也說不清楚。”不止是靳海濤,大家心里都沒底。
盡管如此,靳海濤卻更愿將那段時間叫做“倒春寒”而非“寒冬”。因為深創投所面臨的狀況要好得多。在金融危機前,深創投所投的項目中已經有一部分上市了,盡管財富縮水,“還不至于賠本”。
當時為數不少的創投都開始收緊錢袋,深創投卻選擇了進攻。
“成本低了大概40%~60%。你也會更冷靜,對企業優勢和價值的考量會更清楚。”在2008年11月深創投的一次股東大會上,靳海濤提出了這一判斷,并要求股東增資。
金融危機期間,深創投開始將投資位置前移向早期的企業,因為成熟期項目是等著上市的,而IPO重啟時間還是未知,反而初創期項目還需要一段時間來培育,比較適合當時的情況。之前深創投的初創期項目所占比例不到20%,但在2009年上半年這個比例接近40%。
“2009年投資額相比2008年雖然下降了,尤其是上半年的數字,但我們在中國創投市場的份額卻從2007年開始逐年上升,以2009年為例,我們投資的數量和投資總額占了10%。”靳海濤度過了寒冬。
破冰
2009年上半年,金融危機的陰影還未消散,而靳海濤已經帶領深創投開始了“破冰之旅”。
2009年3月是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期,深創投將自己投資的中國綠色農業從OTCBB成功推上了紐約泛歐交易所,拿下了金融危機期間美國資本市場第一單。
2009年10月1日,網訊技術在法蘭克福交易所掛牌,這是自雷曼兄弟破產以來第一家在德意志交易所、同時也是第一家在歐洲資本市場主板上市的公司。
“網訊技術7月開始籌備,之前我們覺得上市沒有可能,后來我們判斷全球的經濟形勢正在好轉,中國又是一枝獨秀,重拾了信心。”靳海濤說。
德交所執行董事弗蘭克-格斯滕史萊格表示:“網訊的成功上市,表明了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引領世界經濟走出危機的影響力。”
更讓靳海濤覺得意義重大的,是深創投創造了“陸資入臺第一單”。2009年11月17日,深創投投資的企業天鵬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臺灣證券柜臺買賣中心(OTC)舉辦登陸興柜掛牌典禮。
大陸臺企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有實力的大企業在大陸的分支,另一類則是到大陸創業的“無根臺商”,非常需要大陸資本的幫助。“這類臺企的法律架構不能在大陸上市,而在香港市場這些做OEM的制造業企業不受重視,歐美更不行。當時天鵬盛提出回臺灣上市。”靳海濤說。
2009年3月起,靳海濤開始頻頻造訪臺灣資本市場,臺灣交易所、柜臺買賣中心、創投企業、金控公司、券商和基金,無一遺漏。“好在深創投一直走的是國際化路線,而且臺灣的資本市場對深創投非常熟悉。”靳海濤不無自豪,“天鵬盛在臺灣掛牌后,我已經可以出售我的股份了,這就說明陸資入臺了。”
創業板大贏家
深創投總部投資大廈,位于橫貫深圳市中心的深南大道上,這里是深圳的金融中心。在投資大廈對面有一處正在修建的大樓,那就是深交所的新址。這條創投企業的退出“渠道”對于深創投來說近在咫尺。
“中國的本土創投其實是被創業板忽悠起來的,因為傳說1999年要開創業板,所以深圳才成立了一批創投公司,結果卻一等十年。”靳海濤說。
2009年7月26日是創業板IPO申報開閘的日子,在第一周,深創投投資的企業就有8家報送了材料,占近10%。此外,深創投還有十幾家報送中小板的企業。
“到目前為止,我們報送創業板的項目接近20個。目前已經上市和招股的創業板項目5個,已經在招股的有3個。另外,我們還有一批企業即將上會。”
2009年12月25日,靳海濤將這一天稱為“深創投的盛宴”。那一天,深創投有一家企業在創業板掛牌,3家順利過會(2家創業板,1家中小板),同一天就有4家企業沖上資本市場。
想起一年前平安夜所作的那首寒意凜凜的小詩,靳海濤感慨萬千。“前后不過一年,竟然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
深創投成為創業板的大贏家。但在靳海濤看來,2010年的形勢會比2009年更好。
“就資本市場來看,深滬的資本市場IPO將創紀錄。2009年滬深共99例IPO,而且是集中在半年間,其中上海9家,深圳中小板54家,創業板36家。深圳去年IPO案例在全球排第一,融資額排第五。照這樣推算,2010年翻番是沒問題的,中國國內估計將會有200家以上企業上市。”
對創投業來講,這意味著退出機會多,投資熱情自然高企。
“創業板的開通加快發行刺激了創業企業和資本運作的激情。以前不想不敢上市的企業有了上市沖動,他們看到競爭對手都上市了,無形中有了互相拉動的效應,而且誰動作慢就倒霉。這個時候他們需要創投介入。”
“屬于本土創投的時代來臨了。”靳海濤斷言。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