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實施,遼寧省經濟社會進入一個更快的發展階段,但能源制約瓶頸也顯現出來,電力供求矛盾突出。為適應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需要,省委、省政府及時制定我省發展核電的戰略構想,以推動我省核電事業的發展。
當今世界進入低碳經濟時代,選擇發展核電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的要求。核電作為一種綠色、清潔的能源,具有高效性特點。而我省目前能源結構不合理,火電占電力結構的90%,每年為此消耗大量煤炭,這是造成我省環境問題的主要因素之一。有數據表明,建一座100萬千瓦核電廠每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煙灰排放量均為零,如我省紅沿河核電廠,年減少碳排放相當于1200公頃森林的凈化效應。相比之下,一座100萬千瓦燃煤發電廠每年需要消耗300萬噸煤,排放氮氧化物1.4萬噸、二氧化硫2.6萬噸、二氧化碳600萬噸、煙灰3500噸。因此,限制火電,發展新型能源,改善能源結構,是解決遼寧老工業基地能源和環境問題的重大措施。同時,還可緩解大量煤碳運輸所造成的交通運力緊張的矛盾。
發展核電,也會進一步帶動經濟發展。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核電將進入較快的發展階段,對核電設備將產生巨大需求。因此,我省可發揮裝備制造業和設備配套的優勢,積極發展核電裝備,從而以新的產業拉動經濟發展。
此外,核電具有較強的安全性。從核電廠設計看,采用了多重防護屏障體系,反應堆三道安全屏障能夠大大提高核電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從事故發生率看,世界核電廠50年來輻射泄漏造成的傷亡遠低于其他類型的發電廠。從輻射劑量看,核電對周圍居民的輻射影響,也遠遠低于天然輻射劑量。
基于上述優點,核電發展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便受到發達國家的追捧。當前,世界上已有近500座核反應堆電站并網發電,總裝機容量已達3.5億千瓦以上,約占世界發電總量的17%。核電與水電、煤電一起構成世界電源的三大支柱。法國核電比重高達78%,日本為40%,德國為33%,美國為22%。預計未來一二十年內核電發展將保持平穩態勢,亞洲國家的核電發展也將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期。
黨中央、國務院把核電納入戰略發展規劃,提出積極穩妥發展核電的方針。目前全國各地發展核電勢頭迅猛。我省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啟動了發展核電前期工作,電力體制改革后進一步加速推進了相關工作。紅沿河核電站一期工程已開工建設,這是國家“十一五”核電發展規劃中的第一個核電項目,裝機容量為6臺100萬千瓦機組,其中一期工程同步建設4臺100萬千瓦機組,其技術先進性、安全性開亞洲先河。此外,紅沿河二期和遼寧徐大堡核電站的前期工作也正在進行。
核電雖然安全,但也存在潛在風險,不可掉以輕心。世界上出現的兩大核事故都是因為違反科學操作規程人為造成的。因此溫家寶總理一再強調:“核安全重如泰山,是核電的生命線,必須以對國家、民族和人民負責的精神,高度重視和保障核安全。 ”
加強核電安全,一要建立從項目建議書、科研、設計、建設準備、土建施工、安裝、調試、試運行階段到竣工驗收階段等環節嚴格的審批程序,從建設到裝料、運行都嚴格執行許可證制度。二要加強運行監管。目前我國實行國家和省兩級監管體系,對核電實施全程控制,檢查、驗證核電廠各階段的實際情況是否滿足核安全要求和管理要求及許可證規定條件的履行情況,必要時可采取強制措施,以保障核設施的安全。三要注重核電環境監測,包括流出物監測、環境監測及應急監測三部分,重點監測核電廠排放物對海洋、大氣和陸地環境的影響,并對核電站產生的輻射影響等進行評估,對發現的異常情況進行科學分析。紅沿河核電站建設以來,我省開展了核電站周圍環境本底監測等基礎性工作。下一步按國家要求,建立一套前沿站和八個自動監測站在內的在線監測體系。四要完善核電應急體系建設。按照“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原則,一旦發生事故,通過啟動應急預案,盡量減少事故產生不良后果。目前我國核事故的應急組織是國家、地方政府和核電廠營運單位組成的三級應急管理體系,同時還要建立包括環保、公安、交通、醫療、氣象、通訊等各部門在內的應急協調機制,定期開展核電事故應急演習。五要加強宣傳。普及核電的相關知識,讓公眾在樹立安全意識的同時,認識核電是安全、清潔和有發展前景的能源,消除不必要的恐慌。
積極發展核電,為老工業基地振興服務;確保核電安全,構筑和諧遼寧。
(作者系遼寧省環境保護廳廳長)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