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對于太陽能產業可謂是好事多磨,在經過了一波三折后,一度面臨“流產”的太陽能熱水器下鄉最終撥云見日,引得行業一片沸騰。不久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即將召開,作為促進低碳經濟的太陽能產業更是聚焦了眾多人的目光。但在這萬眾聚焦的背后卻是國家標準的缺失,“生產許可證制度”的一片空白,行業中近8成的企業在制造環節面臨生產效率低下、質量穩定性差的問題,如此發展下去無異于在“裸奔”,產業升級已迫在眉睫。
目前,我國太陽能行業集中度較低。整個太陽能行業有6000余家企業,還不包括一些沒有注冊登記的手工作坊。可以說整個行業品牌眾多,熱鬧非凡,除清華陽光、皇明等專業太陽能熱水器企業外,以萬家樂、華帝為代表的家電軍團,也開始加大力度,搶占太陽能熱水器市場。
是什么原因導致眾多企業涌入太陽能領域?太陽雨集團董事長徐新建曾一語道破:“毫不夸張地說,太陽能光熱是這個經濟寒冬中惟一保持增長的行業。”事實如此,2008年我國太陽能光熱企業整體實現了30%以上的銷售增長。相比于其它家電產品不足10%的平均利潤,利潤率可達50%的太陽能熱水器成為了家電業最后一塊“利潤蛋糕”。太陽能熱水器具有電熱水器和燃氣熱水器不可比擬的節能和環保優勢,更符合未來使用趨勢,加上國家對環保產業的扶持力度加大,因而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現狀混亂 隱患頻現
盡管太陽能熱水器發展態勢良好,但門檻過低卻造成了很多隱患。一位業內人士坦言,太陽能熱水器幾個人能造,幾百人也能做,一些手工作坊就是家庭式的,機器質量與售后服務根本無從談起。很多中小企業用粗制濫造的產品、殘缺不全的服務欺騙消費者,“坑人”現象屢禁不止。
市場反饋的信息和質檢部門抽查檢測的結果都顯示,我國太陽能熱水器的質量隱患令人擔憂。據湖南省商品質量監督檢驗所與燃氣燃具及能源產品質監站專項抽查檢測,太陽能熱水器合格率最低,僅為16.7%。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消費者協會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7%的消費者希望用上質量可靠、冬天照樣能出熱水的太陽能熱水器;有51%的消費者反映太陽能熱水器在冬天出現“冬眠”癥狀;63%的消費者對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的整體評價為“一般”;15%的消費者對該行業評價“較低”,其中反映太陽能熱水器的產品質量較差、售后服務跟不上或產品技術含量較低的消費者分別占49%、41%和28%。
與此同時,遼寧、吉林、黑龍江、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河南、河北、山西、湖南、安徽、甘肅等14省市消費者協會更是聯合發布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要慎購太陽能熱水器。
對此,中國太陽能熱利用委員會主任羅振濤認為,目前行業內“隱患”太陽能占據了市場的70%,行業內人士對整個太陽能行業的前景十分堪憂。
太陽能行業的混亂還體現在另一個方面:監管的混亂。一位業內知名企業家抱怨道:“太陽能熱水器行業‘領導’太多,建設部、科技部、發改委、太陽能協會、太陽能熱利用協會、全國標準化委員會等部門,每個部門都出臺了關于太陽能熱水器的政策法規,都想擁有管理權,但卻都沒有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 一些機構以制定標準為由,給想參與標準制定的企業設置門檻,更有甚者利用展會、論壇等變相收費。然而,目前卻沒有一個行業權威部門來統計太陽能光熱領域的銷售規模、企業數量、產業方向等第一手的精準信息,在隸屬關系上也并不明晰。
誠然,任何一個前景被普遍看好的產業,在發展初期都不可避免要經歷一段混戰狀態。我國太陽能熱水器的“軍閥混戰”階段已經到來,行業無序競爭發展態勢已經形成。
太陽能國家標準亟待出臺
現在我國太陽能熱水器市場處于世界級領先技術和粗糙的組裝技術并存,高品質產品和低檔偽劣產品并存時期。
據了解,我國太陽能熱水器的年生產量是歐洲的2倍,北美的4倍,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國和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市場,并仍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遞增。據不完全統計,在近6000家太陽能熱水器企業中,真正有自主研發和大規模化生產能力的企業數量并不多,多為一些地方小品牌和雜牌企業,甚至是家庭作坊式的小企業,連基本的售后服務都無法保證。因此,盡快出臺太陽能熱水器的行業生產標準成為業內企業的一致呼聲。
此前,皇明集團董事長黃鳴曾炮轟太陽能熱水器產品標準缺乏,下鄉后將貽害消費者和全行業。為此,黃鳴也上書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建議“太陽能熱水下器下鄉”暫緩,但并未獲得認可。
由于準入門檻低,產業基礎薄弱,全國6000多家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廠家,在沒有規則,沒有裁判,沒有獎罰,沒有退出機制的競技場上,展開了一場生死存亡的較量。黃鳴指出,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廠家不顧長遠、不顧信譽、不顧品牌、不顧行業,選用價廉質低的原料,采取作坊式的工藝,粗制濫造,組裝貼牌,以次充好,消費者的保障無從談起。”
面對企業呼聲和行業龍頭的質疑,不禁要拷問現行的國家標準到底是一種什么狀況?
在查閱了相關資料后記者了解到,國家已出臺的相關太陽能熱水器的產品質量國家標準,并未強制要求所有上市銷售的太陽能熱水器單獨檢測后才能上市,只要企業按照國家標準來生產,自主承諾保障產品質量就可以進行銷售。
另一方面,還存在基礎零部件及安裝標準的缺失問題。如國家標準對室外管路和管路配件都沒有做出相關規定,易導致保溫層脫落,冬季管路被凍壞,配件出現腐蝕、生銹,從而影響使用等情況。
太陽能熱水器的“生產許可證制度”仍是一片空白,目前的國家標準僅是一個推薦性標準,不僅不具有強制性,而且標準低、不完善。
不過早前全國太陽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賈鐵鷹向媒體透露:“太陽能熱水器的能效標準計劃于2010年6月制定完成,2011年全面執行。”這一標準將作為國家級的強制性標準在行業實施,屆時將對市場銷售和企業競爭起到積極的引導和規范作用。目前相關部門正在對87家太陽能企業的產品檢測數據進行分析,為接下來制定太陽能熱水器能效標準提供技術支持。
另外,賈鐵鷹表示,這項標準是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的第一個強制性國家標準,一經發布實施,凡是進入家用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的企業都要執行這個標準,因此標準的制定應科學合理,廣泛聽取多方的意見。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源與環境標準化研究所所長李愛仙也指出,能效標準是我國節能工作中重要組成部分,最低等級以下即能效比較低的產品約15%~20%面臨被淘汰,有助于達到規范和凈化市場的作用。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主任朱俊生提出,這項標準必須是經過試驗和研究后制定出的標準,能效限定值的確立也要在先進企業產品和落后企業產品之間取一個均值。
不過,對于這項標準,很多行業人士卻不像專家那么樂觀,認為這只是一個初步的計劃,具體到何時完成還是一個未知數。不成熟的發展基礎,不完善的基礎條件,使得推動產品能效標準困難重重。即使未來按時制定出行業標準,由于中國市場的復雜性,是否按時實施又不得而知,最終 “難產”情況很有可能發生。
家電下鄉加快行業洗牌
今年2月1日起,熱水器(含燃氣、電力類)首次列入我國家電下鄉政策補貼范圍。然而,在隨后發布的有關新增補貼產品的招標公告中,太陽能熱水器因有關技術標準不夠清晰,使企業對于產品技術標準未能達成一致意見而一度出局。但由于太陽能熱水器節能環保,太陽能熱水器又于今年3月重返家電下鄉路。
全國133家太陽能熱水器生產企業經過激烈角逐,有92家企業中標。家電下鄉為太陽能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山東皇明集團的營銷顧問牟德鴻曾告訴記者,目前悶曬式太陽能熱水器的未來市場主要集中在農村,因為高層建筑上可供擺放這種太陽能熱水器的空間有限。榮事達集團太陽能科技公司董事長潘保春也表示,太陽能熱水器70%的市場在農村。
但專家表示,92家企業中標并不意味著太陽能行業已進入質量、服務、價格全面合理的有序競爭時代,太陽能行業的大型企業需借利好政策帶動行業洗牌,讓整個太陽能行業提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太陽能業內人士也紛紛表示:“整個行業正處于企業眾多、管理混亂的狀態,希望借此次太陽能熱水器下鄉,加快標準制定的步伐,加速行業內的洗牌和規范。”
隨著家電下鄉政策的進一步深入,太陽能熱水器領域的洗牌效應已經顯現。據了解,行業領軍企業的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了50%以上的大幅上漲。
面對太陽能熱水器農村市場的無限商機,一些原來與這個行業毫不相關的投機者也紛紛涌入,僅招標公布后,在浙江地區就出現了近400家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工廠。
除了這些市場新進者,行業原有的老牌太陽能企業也加快了對全國市場的跑馬圈地,不斷深耕農村市場。繼北京四季沐歌在河南洛陽建立生產基地后,江蘇太陽雨又在山東兗州建設新基地。同時,浙江現代則在云南昆明建廠、北京天普則計劃在湖北建廠,山東桑樂繼在湖南岳陽、浙江海寧建立基地后,又計劃在陜西西安、江蘇淮安進行布局。龐大的消費市場,吸引眾多廠商角逐和搶灘。
此外,太陽寶、同濟陽光、榮事達等企業則加緊提升自身生產效率,在原產地進行新廠房的建設,或是生產設備的升級更新。
有專家認為,企業對太陽能熱水器市場未來發展前景看好背后,整個行業產能過剩的隱憂頻現,盲目的擴張,工廠越造越多,如何實現產能與銷售的匹配,將是今后幾年太陽能企業面臨的新課題,也會加速市場洗牌。
節能減排 太陽能產業未來路
當全球氣候變暖逐漸威脅著人類生存的時候,世界各國紛紛采取各種措施大力發展低碳經濟,促進節能減排。當風能、生物質能、核能等產業被視為重要的新能源產業,并艱難推廣時,中國的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已經默默地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節能減排事業貢獻了二十年,已成為民間普及率最高的新能源產業之一。
據了解,每平方米太陽能熱水器每年可替代標煤150kgce和417度電,僅2008年的總產量就達到3100萬㎡,產生的熱水相當于替代了465萬噸的標煤,也相當于減排了有害氣體二氧化硫118萬噸、二氧化氮60萬噸、煙塵92萬噸、溫室氣體二氧化碳966萬噸,其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是極其可觀的。
太陽能正在成為中國節能減排的主力軍。在電、燃氣、太陽能所形成的熱水器產業中,太陽能熱水器的市場占有率快速提升:從2001年的占比15.20%、2002年的22.20%、2005年的28.23%、2007年的38.50%到2008年的占比50.8%,穩占半壁江山,隨著2009年家電下鄉的政策拉動,這一占比將還會上升。
一排排太陽能熱水器成了中國屋頂上的一大特色,正是這些附著在建筑物上的機器,為中國的節能減排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隨著國家政策的有利推動,太陽能行業做為新能源產業,前景備受期待。但應看到太陽能由于發展時間短,在產業鏈一體化上出現的一些脫節。從整個太陽能熱水器市場來看,市場渠道的規劃和管理仍滯后。特別是在一級、二級市場,弊端更加顯現,其行業渠道拓展、市場渠道運作等均面臨不少窘境。因此,太陽能產業的未來還將是一個漫長的蛻變之路。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