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在一片喧囂中落下帷幕。最終雖未能出臺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減排協議,但正如業(yè)界達成的共識,哥本哈根會議只是起點,并非終點。
就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落幕不到一周,2009年度最后一次歐佩克成員國部長級會議召開。與以往外界焦點集中在歐佩克原油產量目標變化上不同,此次歐佩克關注全球氣候變化的議題,似乎更吸引人們的眼球。而此前,在減排問題上,部分發(fā)達國家將矛頭指向歐佩克,讓他們聽到了應承擔更多義務和責任的聲音。
對于石油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約40%的歐佩克而言,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調整,如果替代資源在國際間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無疑將遏制未來石油消費的增長,從而將對其經濟產生不小的影響。
新能源為未來開啟了一扇窗,傳統(tǒng)能源的門卻并沒有關上。走在發(fā)展低碳經濟的道路上,向綠色石油經濟轉型,以適應氣候變化和環(huán)境保護需要,這必然對石油勘探開發(fā)和煉制技術提出了更高的升級要求。與之對應的是投入和成本的增加,這也是歐佩克在未來一段時間里必須面對的問題。
當然,在全世界對石油的需求形勢較為樂觀的當前,歐佩克最關心國際能源市場的穩(wěn)定,以及如何有效平衡石油供求關系。在全球氣候日漸變暖,人們?yōu)榇藨n心忡忡的大背景下, 歐佩克所要做的不是僅僅局限于如何維持市場穩(wěn)定,而是需要在維護環(huán)境安全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和貢獻,由一個單純的石油供應組織向多元色彩的國際合作組織轉變。
這不僅是負責的國際組織的形象體現,也符合歐佩克的長遠利益。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