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地源熱泵空調系統雖然擁有“綠色可再生能源”的核心競爭優勢,但相關企業的市場推廣與項目產品應用仍處在初期階段。由于缺乏完善的產品技術規范和施工安裝標準以及有效的監督檢查和激勵機制,一度引發了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企業數量短期內快速井噴、單一企業實力弱小”、“新項目大干快上、優質精品屈指可數”等一系列怪現象層出不窮。
對此,中國建筑學會暖通空調分會名譽理事長吳元煒告訴記者,發展地源熱泵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依靠某一個企業,或者某一個環節的力量很難規范、有序地推動市場的健康發展。當前,政府行政部門、行業主流企業、市場監管體系都要發揮作用,構建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的戰略體系。
建筑節能首推地源熱泵系統
目前,在我國能源消耗的整體構成中,建筑能耗占到25.6%。其中,建筑內的空調能耗就占到建筑總能耗的50%—65%。因此,選擇清潔、高效環保的可再生能源,滿足建筑空調需求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有效途徑。
我國雖然地緣遼闊,區域性的地質條件、氣候條件相差較大,但淺層地溫資源的儲藏卻非常豐富,已經初步形成了南北沿海地區為縱向,長江流域為橫向的T型分布帶。普遍存在于地球表層的淺層地溫能,因其埋藏淺、分布廣、開采容易、可再生、儲量大、清潔環保和可用性強等特點,通過地源熱泵、地埋管地源熱泵對其加以利用,用于城市建筑供暖、供冷,能有效緩解現階段城市用煤、電、油、氣等傳統能源供應壓力,并極大地改善大氣環境。
從2006年開始,原建設部在全國范圍內組織實施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主要涉及太陽能光熱利用、光電利用、地源熱泵和地源熱泵與太陽能復合技術等幾大類。其中,地源熱泵空調系統就是專門面向淺層低溫能的開發利用,與傳統的空氣能空調系統相比,地源熱泵空調可節約能源達50%以上。更關鍵的是,地源熱泵系統屬于一次性投資、長期可循環使用,不存在對環境的二次污染。
目前,北京、上海、重慶、天津、唐山、威海、洛陽等地已經被列入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全國示范城市。而財政部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納入示范的城市,中央財政將予以專項補助。資金補助基準為每個示范城市5000萬元,最高不超過8000萬元。這一政策的實施無疑將為地源熱泵為代表的新能源產品和技術的快速應用與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廣作用。
吳元煒告訴記者,地源熱泵空調系統在中國的發展已有10多年的歷程,特別是在最近5年的積累中,技術的穩定性、產品質量、市場應用的領域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特別是在以華清地熱為代表的一批工程集成商的積極推動下,通過專業的設計、施工以及工程前期的專項調查,做出了一批地源熱泵的示范項目,增加了社會對于地源熱泵產品的認知和了解。
發展地源熱泵亟待系統整合力
不過,任何一項新產品和技術的推廣應用,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地源熱泵等新能源關注力度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相關領域市場的活躍與發展,催生了一批市場上的地源熱泵“游擊隊”企業。
這些企業只為追求短期謀利,缺乏對產品和工程質量的重視,往往先通過一些關系和低報價拿到項目后,就進行層層對外分包,直接引發了許多區域的地源熱泵項目在竣工運行過程中,出現產品質量問題、引發運行費用過高等后遺癥,引發了社會對于地源熱泵的誤解。吳元煒指出,出現這一問題的根源就在于產品和技術規范體系的缺乏,引發行業進入門檻低。同時,市場上由于監督檢查體系的缺位,導致一些項目在出現質量問題后,對于施工方缺乏處罰措施。
目前,華清地熱等企業在地源熱泵項目的推動與發展過程中,很不容易。吳元煒認為,由于政策與企業的市場化運作在這一產品上還存在斷層的情況,發展和推動地源熱泵的項目很難依靠單一企業的力量來完善。近年來,華清地熱每年都出資召開地源熱泵應用技術論壇,這些項目都不直接產生效益,只是致力于產品和技術的前期推廣普及應用,無論是對行業的發展,還是其它企業的市場運作都是件好事。
吳元煒還建議,市場上應該多幾個華清地熱這樣的企業,通過大企業間的抱團合作,組建團隊,建立行業自律準則、建立協同發展機制,共同推動產業的健康發展。不過,眼下許多企業卻面臨著如何解決投入產出比的問題,如何解決單干或者聯合作戰的職能分配問題。
值得期待的是,華清地熱等大企業已經在通過自身的一系列項目和規范的建立完善,推動著我國地源熱泵行業的健康可持續化發展。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