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的召開,使“低碳”成為熱門話題,多個國家公布了各自的中期減排目標。中國決定,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全國各地均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節能減排活動。尤其是作為綠色能源主力軍的太陽能領域,更是成為各地關注的目標,各地紛紛出臺多項太陽能推廣政策,助力太陽能普及。不過,雖然愿景良好,太陽能的普及卻始終不如人意。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太陽能的利用普及率比一些歐美國家要低得多,而在太陽能資源豐富,常規能源緊張的廣東地區,目前太陽能熱水器的家庭使用率都還不到2%。人們不禁疑問:利好頻出,太陽能應用的普及為何遲遲不見“提速”?對于這個問題,筆者以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前期投入大 回本周期長
首先,太陽能難進百姓家門,與太陽能設備的特性有關——前期投入大、回本周期長。目前太陽能設備的設計壽命通常在30年,而回本時間則需要15年。過于緩慢的回本時間,使得各方均沒有積極性予以應用。在網上,一位網友給太陽能熱水器算了一筆經濟賬:電熱水器每天一罐水,每年需要約600元左右的電費;太陽能熱水器一年中有一個月時間需要用電,算100元電費。以兩者使用壽命均為10年計算,太陽能熱水器可以省下約5000元。不過計算上購買成本,太陽能熱水器往往比電熱水器高出數千元,使得節省的成本更加微薄。
行業準入門檻較低 雜牌太多攪渾市場
其次,因為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準入門檻不高,而且沒有較為規范的行業標準和相關限制,再加上不菲利潤的驅使,使這個新生行業的淘金者增加不少。某品牌太陽能經銷商說:“現在市場上的太陽能牌子6000多個,而且一些調查中顯示太陽能熱水器牌子從1000個增加到6000個,用了不足5年的時間,這樣的速度就可以看出市場上有多少雜牌子進來了。”這些雜牌太陽能熱水器多由小作坊、夫妻店生產而成,技術上不過關,而擁有先進開發水平的大企業相對較少。
陳舊小區之潛規則 拒安太陽能
再次,不少建成時間較長的社區,并不鼓勵安裝太陽能,原因就在于建筑老化導致管理難、維護難,出了問題處理更難。有小區居民稱:“我家沒有太陽能,這幾年一直是用電熱水器。雖然也有不少住戶裝了太陽能,但后來小區物業不讓安了,設備壞了也不能再重新安裝,所以現在有太陽能的人家并不是特別多。對此,有小區物業人員稱:“我們也很為難,一方面愿意居民節能環保,但是管理起來問題太多,而且一旦發生糾紛特別不好處理。”
小高層之困 安太陽能不現實
另外,由于新建樓盤多是小高層,頂樓空間面積對全部安裝太陽能有限制。例如,一棟2戶居12層建筑,全部安裝太陽能至少需要50平方米左右的面積。理論上來說是夠了,但是建筑頂樓不可能是平板一塊,如果樓頂上再有一些建筑裝飾或原本安裝在屋頂的設備,如冷卻塔、水箱,就更難實現。加上諸如地區水壓、供水量等問題,城鎮高層建筑太陽能的普及還面臨著很多等待破解的難題。同時,建筑物都有限高,安裝太陽能設備至少需要2米的空間,這也就意味著建筑主體在設計時,便要減少半層。因此從技術層面上講,開發商將失去很多利益。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可以看出,太陽能應用普及之路困難重重。而這也正給我們了一個啟示,那就是我們必須認清,一個新事物的發展壯大,除了要有政府的大力扶持之外,最重要的是先贏得消費者的認同和接受,太陽能應用也是如此。相信中國擺脫能源困擾之日,也正是太陽能熱利用普及時。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