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業兼并整合基本完成浙商小煤礦主揮淚退出
國家發改委和山西省政府昨日在“山西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工作新聞通氣會”上聯合通報了山西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情況,稱目前山西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工作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原來“多、小、散、亂”的產業格局已經發生根本性轉變。不過,在新格局初步形成的同時,許多原來山西小煤礦主的巨額投資則打了水漂。
大功告成
煤炭產業格局實現根本轉變
據昨日新聞通氣會上發布的政府報告顯示,山西省重組煤礦正式協議簽訂率達到98%,兼并重組主體到位率達94%,特別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是,采礦許可證變更率已經超過80%。所有這些數據都表明,山西煤礦行業原來“多、小、散、亂”的產業格局已經發生根本性轉變,行業生產規模化、經營集約化、技術現代化、產權多元化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報告還用一連串數字強調突出了山西煤炭行業的變化:礦井數由2600座壓減到1053座,70%的礦井規模達到90萬噸/年以上,30萬噸/年以下的小煤礦全部淘汰,平均單井規模由30萬噸/年提高到100萬噸/年以上,保留礦井全部實現機械化開采;企業主體由2200多家減少到130家,形成4個年生產能力億噸級的特大型煤炭集團、3個年生產能力5000萬噸級以上的大型煤炭集團。
顯然山西煤炭行業的技術水平和產業集中度都得到了明顯提高,而伴隨這一過程,山西去年的煤炭產量也是節節高升:去年一季度月均產煤3667萬噸,二季度月均產煤4966萬噸,三季度月均產煤達到6000萬噸以上。此外,山西煤炭工業經濟的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全行業上繳稅金同比增長6.42%。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煤礦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40%和32%。
山西省煤炭工業廳廳長王守楨預計,今年山西煤炭產量將增加12%,達到7億噸。他同時還預計,今年全國煤炭總量供求平衡,全年除個別時點外,價格增長幅度平穩。
兩年不懈整合目標基本完成
眾所周知,中國的煤炭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可謂數一數二,而山西的煤炭資源總量則在國內稱王。不過在過去的時間里,這個煤炭大省卻一直為污染嚴重和礦難頻發而頭疼不已,“多、小、散、亂”的產業格局則被認為是造成這一困局的根本原因。
痛定思痛,山西省政府最終在2008年5月出臺了《山西省煤炭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該規劃提出,到2011年,山西全省煤炭礦井總數由2598座減少到1000座,到2015年減至800座,原則上企業規模不得低于300萬噸,單井生產規模不低于90萬噸,保留礦井要全部實現以綜采為主的機械化開采。
隨后的2008年9月2日,山西省政府又頒布了《關于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的實施意見》,提出對山西的民營煤礦實行國有控股,以形成2到3個年生產能力達到億噸級的特大型煤炭集團,3到5個年生產能力在5000萬噸以上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國有或國有控股煤礦占據絕對主導地位。
從昨日新聞通氣會的報告來看,《山西省煤炭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里面規定的礦井總數減少目標已經提前完成,平均單井生產規模甚至超過了規定的90萬噸/年,達到了100萬噸/年;而《關于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的實施意見》中提出的大型煤礦企業集團數量也已經基本實現。
浙商叫苦
煤炭整合引發國進民退爭論
不可否認,正如上述報告指出的那樣,煤炭產業在山西升級是產業問題、經濟問題,又是社會問題和民生問題,同時還關系到全國能源供應和能源安全。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角度而言,如此迅速高效的產業整合確實有理可據。
不過,山西煤炭行業整合依然激起了全社會對于2009年“國進民退”浪潮的激烈討論,數千名煤老板的哭訴讓這場煤炭行業大整合被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幾千萬乃至上億元的投資就這樣沒了。”“怎么能夠說變就變呢?當時是敲著鑼鼓迎進來,現在是三令五申趕出去。”很多曾經投資山西煤礦的人,尤其是來自溫州平陽縣的投資者面對山西煤礦的巨變完全是手足無措。
統計顯示,浙商在山西投資煤礦的企業超過450家,投資總額達到500億元,其中大部分投資來自民間資本雄厚的溫州地區。這些投資者中有部分人是早在2001年后就進入山西煤炭行業的,但是仍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在2005年至2007年才開始參與其中的。對于后面這部分人來說,僅僅兩三年的投資還沒有帶來預期的利潤,而對于其中一些2007年之后才進入這一領域的投資者,本次山西煤礦整合基本上就是讓他們血本無歸。
“如果選擇接受賠償,基本上就只能拿回一半甚至更少的投資本金;如果選擇折價入股,我們又不相信能獲得與之匹配的紅利。”一位溫州煤老板曾經對商報記者訴苦,而據他所稱,大部分的投資者最后只能選擇無奈退出。
商報記者還了解到,有些煤老板其實是借了民間貸款來進行投資的,他們當時只想著煤礦一投產就可以很快實現盈利,因此根本無法接受血本無歸的結局。“當地政府如此朝令夕改,以后誰還敢去投資呢?”憤懣之余,他們也紛紛表示在煤礦整合過程中忽略投資方利益并不可取,這將會給當地未來的投資環境帶來不利影響。
巨頭得益
三煤炭上市公司從整合中獲益
在眾多小煤礦主徘徊無助的時候,許多大型煤礦集團卻已笑逐顏開。
國泰君安上月發布的報告指出,山西煤炭行業整合將有利于一批煤業上市公司,其中包括潞安環能(601699,股吧)、安泰集團(600408,股吧)和西山煤電(000983,股吧)。
報告顯示,本次整合完成后,臨汾、呂梁兩大焦煤產區的煤炭產能分別為6441萬噸和7895萬噸,合計占整合后總產能的20.98%。兩市在資源分配上風格各異,臨汾市比較傾向于集中分配給大型煤炭集團,其中運銷集團獲得1275萬噸,地方企業鄉寧集團獲得960萬噸,霍州煤電獲得756萬噸,潞安集團獲得720萬噸;呂梁市則比較分散,一些地方大型民營企業分別獲得一定的資源量,其中汾西礦業、運銷集團、西煤集團分別獲得840萬噸、780萬噸和300萬噸,它們是在呂梁收獲最大的一批國有煤炭集團。
報告指出,運銷集團是本次資源整合的最大贏家,將278家礦井整合為144家,合計產能11865萬噸,將藉此跨入億噸集團行列,并在呂梁、臨汾、太原婁煩縣共獲得2781萬噸焦煤資源,同時躋身最大型焦煤企業之列;山西焦煤集團將97家小礦整合為47家,整合后產能達3366萬噸,但分散在汾西、霍州和西煤等集團;晉煤集團整合89家小礦,整合后為39家礦井,產能為2850萬噸;同煤集團將79個礦井整合為34個,整合后產能為2685萬噸,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獲得產能2450萬噸;潞安集團將45家整合為22家,整合后產能為2100萬噸。
在上述企業中,整合受益較大的運銷集團、晉城煤業尚未上市;擁有上市平臺的同煤集團、進出口集團、中煤集團(金海洋公司)、陽煤集團、美錦集團等公司的整合主要由集團層面進行,未來是否注入上市公司以及注入方式仍需觀察和等待。因此從二級市場投資角度看,投資目標可以鎖定在潞安環能、安泰集團和西山煤電上。
潞安集團與股份公司同時參與整合,其中股份公司整合產能為1170萬噸;西山煤電集團整合呂梁地區300萬噸,股份公司整合臨汾古縣和堯都區共420萬噸產能,安泰集團兩大子公司合計整合1410萬噸產能,公司獲得權益產能349萬噸。
由于整合項目仍需技改,時間周期為1至1.5年,因此預計技改項目將于2011年底陸續釋放,對業績的貢獻則要到2012年。按照謹慎價格預期下,不考慮進一步擴大產能,整合小煤礦對各公司業績的貢獻簡單測算結果如下:潞安環能增厚0.21元,安泰集團增厚0.07元,西山煤電增厚0.04元。
記者手記
浙商擔心風暴沖擊有色礦業投資
山西煤礦的整合可以給全國其他各省投資煤礦或者其他礦產資源的投資者提一個醒,那些不管不顧環境問題、社會問題的短期暴利投資是否是長久之計?
商報記者所認識的一位浙商,也在數年之前在南方某省投資有色金屬礦產,這幾年賺得盆滿缽滿。但最近遇到他,卻難再看到以往的意氣風發。
一開始是2008年下半年后鋅價、銅價的暴跌,讓他只能忍痛讓投資數億元的廠房停工,因為開工生產等于越生產越賠;隨后鋅價、銅價都回升了,他也沒有開心起來,因為當地政府告訴他,他的工廠各項環保標準不達標,必須進行整改。而如果要達到環保要求,勢必要再投入很多資金,而這樣,原來購置的一些設備就要廢棄不用。
在聽到山西煤礦整合中大批投資者血本無歸的消息時,他又開始擔心所在的有色金屬礦業是否也會掀起同樣的風暴。“這是一個看不清未來的行業。”他的眼中充滿迷茫,“但是不干這個,我該干什么呢?”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