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政府正在大力推動信息技術革命與新能源革命進行深度整合,通過發展智能電網和低碳經濟,推動社會變革以適應新時代的競爭需要,使美國重新奪回道德、技術和經濟的制高點。奧巴馬對全球形成了巨大壓力和挑戰,中國各界對于“智能電網”也是極度重視,政府、央企、地方國企和民營企業,以及各研究機構都開始投入巨大的精力進行研究、制定方案。
但是,目前對于中國應該發展什么樣的智能電網,在認識上出現的巨大的分歧。國家電網提出要根據中國特色,發展“特高壓為骨干的輸電網智能化”為核心任務的“統一堅強智能電網”;而包括南方電網、清華大學等更多機構的專家則認為中國應該與全球同步,發展“配電和用電智能化”,提高用電效率和改善需求側管理,實現各種分布式能源的自由接入的“智能電網”。
技術能否具有國家特色
中國曾經成功建立了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但是,時至今日中國還沒有成功建立任何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技術體系。盡管我們靠自己的力量制造了“兩彈一星”,但是我們并沒有按照中國特色改變原子彈、氫彈和人造地球衛星的技術原理和形態模式。我們也沒有建立一個中國特色的互聯網,盡管工信部嘗試采用“綠壩”技術改造互聯網,但是最終連綠壩公司自己的網站都無法低于黑客們的攻擊,鬧得貽笑大方。
從舊石器到今天的信息時代,人類的技術發展取向基本是相同的,無論非洲、歐洲,還是在中國出土的舊石器時代的石器,盡管相距萬里,但是他們的形態特征和用途區別甚小。后來各地人類制造的陶器,或許外飾花紋和形狀有所區別,但是制造工藝和用途基本沒有差異。再后來,我們沒能見到具有國家特色的蒸汽火車頭和輪船,也沒能見到具有體制特色的汽車和飛機。如果今天我們能創造出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智能電網,并使其成為普世的技術,無疑我們將創造歷史。
國家電網構想事出有因
主管部門對中國能源資源的基本判斷是“富煤、缺油、少氣,發展大規??稍偕茉礂l件好”,未來的能源建設重點是:
1、在西北、東北和華北富煤地區建設以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燃煤火電機組為核心的大型坑口燃煤火電基地;目前中國大規模煤炭資源主要集中在內蒙、山西、山西、甘肅和新疆,中原地區和東南沿海都缺乏煤炭資源;
2、在西南水電資源豐富地區建設大型梯級水電站群。中國技術可開發裝機容量5.4億千瓦,年發電量2.5萬億千瓦時,目前中國水電開發比例僅為31.5%,裝機容量1.71億千瓦,未來潛力巨大,但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
3、在2020年之前在東部地區建設以美國西屋AP1000和法國法瑪通EPR1700第三代反應堆技術為核心的7000~7500萬千瓦的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未來核電規模將達2~3億千瓦的容量;
4、利用西部地區廣袤的荒漠資源建設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先前提出建設3個風電三峽,后來是5個,現在是7個。還提出3個太陽能三峽等。三峽電站裝機32臺70萬千瓦和2臺5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容量2250萬千瓦,2008年發電量881.5億千瓦時。按容量計算這些“三峽”需裝機2.25億千瓦,按電量計算需裝機4.5億千瓦。此外,臺灣海峽還有全球最好的風力資源,預期裝機容量7億千瓦;
中國能源發展的基本戰略思路是追求系統重裝化、規模超級化、經營集約化、管理集中化,確保核心資產國有控制在央企手中。由此,國家電網進一步提出在全國范圍建設100千伏萬特高壓交流同步一張大網的戰略構想,構成了“一特四大”的能源戰略格局。通過特高壓電網將水電和風電、太陽能這些不確定能源進行整合,發展服務于一特四大的智能電網,解決這一系統的安全運行和資源優化配置等難題。
因此,國網認為,我國智能電網建設不應照搬歐美成熟的做法,而要根據國情,講究輕重緩急。中國電網格局不同,決定了我國智能電網的重點發展領域應與歐美不同。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電網格局已基本穩定,負荷增長很小,智能電網的研究及應用重點放在配電和用電領域;我國電網格局還將快速發展,負荷增長很快,輸電網建設也在快速發展,因此,在智能電網的研究和應用方面,應圍繞輸電網的安全運行、可靠經濟、自愈性等要求開展智能化技術研究,在目前階段應將重點放在輸電網智能化領域。
同時還認為,可再生能源分布的不同,也使得系統的接入方式有所不同。歐洲天然氣管網發達,風能資源便利,大力發展了分布式發電,作為智能電網中主要的可再生能源接入方式;我國的風能、太陽能資源集中,主要分布在我國電網的邊遠地區,因此,不能完全采用國外的發展模式,而應發展大容量、遠距離可再生能源輸電,綜合考慮水火、水風、水光結合等輸電方式,同時應加強儲能技術研究和應用。
[page]
國家電網需要回答的問題
要創造歷史,就要面對問題,目前更多專家對于發展“統一堅強智能電網”存在頗多疑慮,國家電網的專家首先要正視這些問題,并有給予科學合理的答案。
1、建成“統一堅強智能電網”后是否能解決大量不確定的風電、太陽能發電的安全接入?數萬億千瓦的風電、太陽能忽而來之,忽而去之,對電網的沖擊非常之大,在加上遠距離特高壓輸電,不確定性更為突出。智能化控制是可以緩解壓力,但是一些物理層面的問題恐怕不是智能技術可以解決的。如此大量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否還有更好的辦法,比如利用這些不穩定電源就地生產適應型的產品,而不是將這些高成本、不穩定電能輸入電網。一但這樣的技術出現了,這一巨大系統的投資將如何回收?
2、建立統一堅強智能電網后,是否一定能夠解決這些不確定電力的使用?人們的生產、生活是按照人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進行的,太陽能或許與人類的需求還一致,但是風電的不確定性是非常頭痛的,往往后半夜是風電的高峰,卻是用電的低谷。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人類生活工作的習慣,不忘半夜三更讓大家起來用電,解決的辦法雖可以讓其他電源進行調節,但核電長期調節會影響安全,火電頻發調節會大幅度增加煤耗,經濟性應該評估。另一個辦法是儲能;
3、我們需要多少資金才能建成這一系統?按照目前的技術,最經濟的蓄電系統投資也要600美元一個千瓦時,如果對“風電三峽”們蓄電5小時,需要7.875億千瓦時的容量,超過3萬億的資金投入。7個風電三峽按每千瓦8000元,投資1.26萬億。目前歐洲太陽能電站的造價是每千瓦4000歐元,折合40000元人民幣/千瓦,未來價格會大幅度降低,但也很難降到20000元/千瓦,3個太陽能需要1.35萬億。再考慮特高壓輸電1萬億,智能電網建設1萬億和配網改造1萬億的粗估,大約8.6萬億。奧巴馬的智能電網和當初克林頓的互聯網一樣,政府給予政策,在關鍵環節引導性投資,吸引全社會的參與來解決投資資金的注入,而統一堅強智能電網恐難向互聯網一樣開放,只能由少數央企參與,電網公司每年的利潤最多2~3百億,5大電力公司長期處于虧損邊緣,這些多的資金如何解決?
4、如此巨大的投資形成的電價,社會能否承受?風電、太陽能本來發電成本就高,加上輸電損耗大,輸電設施平均利用時間約2000小時/年,在加上龐大的投資形成的財務費用,中國的企業和家庭是否能夠承受。中國因為人口眾多,為了解決就業壓力不得不發展外向型制造業,如果電價成為一個天文數字,我們還能夠保持國際競爭優勢嗎?
5、我們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建成一個“統一堅強智能電網”系統?這樣一個服務于最高端的技術,不僅特高壓輸電的技術還要完善,智能電網、儲能、風電、太陽能等一系列技術都有待完善,中國要完成這樣一個浩大的系統建設需要多少時間?
6、國外發展智能電網不僅是一個分布式能源的接入問題,更重要的是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來參與節能減排和發展綠色經濟。
解決能源和環境問題是應該自上而下,還是下而上,按照我們目前的戰略思路能否調動更多的社會主體和廣大民眾參與節能環保工作和新能源的開發利用?
7、統一堅強智能電網會是更安全,還是更不安全?美國當年發展互聯網就是為了解決核攻擊條件下的通訊安全問題,將互聯網的理念應能在電網上也是為了解決安全供電問題。目前,對于互聯網的攻擊,由于系統的扁平化,通常只能癱瘓一個局域網絡,或一部分用戶。用戶服務器有使用WINDOWS NT,有使用UNIX,也有使用LINUX系統,通過多樣性給用戶以安全選擇和防范。如果中國建設的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智能電網,而且又是將智能控制融入特高壓輸電,一但遭到攻擊能夠確保安全嗎?美國、日本等國都已建立戰略層面的網絡站司令部,一個重點就是保護與應對未來智能電網的安全及問題。國家電網將因特高壓和“統一堅強智能電網”帶來什么樣的安全威脅,是否應該進行認真評估?
8、在一個與世界完全不同的智能電網體系下的中國企業如何開發出適應全球市場創新產品?全世界都認為,智能電網將顛覆人類的生活方式,各種各樣的產品都可能因為智能電網而重新設計制造,就如同這些年來我們看到的各種IT產品被不斷花樣翻新一樣,未來的智能電網將會帶來更多的創新產品。但是,中國的企業如若完全不能感受這一新技術革命的氛圍,沒有一個與國際銜接的技術環境,他們如何創造新的產品去行銷全世界?如果這一步跟不上,我們是否會向1840年之后變得步步跟不上?
西方國家大力發展分布式能源是從上世紀80年二次石油危機之后,當時還沒有智能電網的概念,也基本解決了分布式能源的安全接入。就如同互聯網中的個人電腦一樣,正是這些分布式能源的建立為今天發展智能電網奠定了基礎,而智能電網又為進一步利用各種可再生能源和回收各種廢棄能源資源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平臺。多年以來,國網公司一些部門一直千方百計地阻止分布式能源在中國的發展,擔心這一技術將影響他們的既得利益,他們最常問“你們都發電了,我的電賣給誰?”如果連一個企業的利益圍欄都無法逾越,怎么可能去創造一些普世的科技平臺?
當年,義和團也想創造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刀槍不入”的技術來抵御洋鬼子,結果還是大義凜然地被洋鬼子砍了頭。如果當初我們中國人也是將重點放在制造洋槍洋炮,恐怕也不至于此,但愿我們今天能夠以史為鑒。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