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價高漲的時代,燃燒木材取暖似乎更有吸引力。生物能源也可以驅動汽車,燃燒生物柴油或乙醇所釋放的二氧化碳只是作物生長時吸收的二氧化碳。
生物質能是德國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可燃生物質(通常是木材)、燃料(例如生物柴油)、生物沼氣和可燃生物質廢料占德國所有可再生能源的73%,相比之下,風電僅提供14.9%。生物質能最大的優勢是能夠儲存能量,減少對國外能源的依賴。另外,生物質能可在所有的能源市場發揮作用,例如,木材可用于取暖,生物燃料可用于汽車,沼氣可以用來發電。但最近生物能也遭到強烈的批評。有專家指出,不僅森林中的樹木扮演碳匯的角色,地面也能吸收二氧化碳。這意味著樹木腐爛后,其含有的二氧化碳并不是全部排入大氣,其中一些仍然保留在地面中。換句話說,當燃燒木材后,將釋放更多的二氧化碳。
生物燃料的生產或許更成問題。種植生物燃料作物需要土地,這些土地同樣用于種植糧食。由此產生了一個道德困境,當其他人需要糧食作為食物時,使用這些糧食生產生物燃料是否妥當。另外一個問題是,為滿足能源需求,種植生物燃料作物需要大量的土地。如果德國用生物燃料滿足其所有汽油和柴油需求,那么所需耕地比國土面積還大。利用木質顆粒取暖也是如此,進口木材將破壞木質顆粒取暖的生態優勢,因為該過程的二氧化碳平衡與運輸木材的距離有關。此外,如果所需木材來自熱帶雨林,將進一步加劇熱帶雨林的砍伐,破壞世界上最重要的碳匯。
生物燃料的二氧化碳平衡更為糟糕。事實上,美國最近一項研究發現,生物燃料比傳統化石燃料的危害更大。因為要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就必須砍伐森林,從而導致碳匯的消失。如果給生物燃料作物施肥的話,將釋放一氧化二氮,而該氣體比二氧化碳破壞力更大。除此之外,整個過程的效率很低,在將植物轉化為液體燃料的時候會損失能量,還不如將作物直接燃料,利用產生的熱量取暖或發電。
科學家提出了第二代生物燃料。第二代生物燃料由不能用作食物的植物生產,這些植物生長在莊稼不能生長的貧瘠土地,比如美洲本土植物麻風樹。此外,藻類在生物燃料的未來也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但是技術問題仍然存在。將農業廢料轉化為生物燃料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植物細胞壁由纖維素構成,必須破壞細胞壁,才能生產乙醇。但尋找能夠勝任的“超級細菌”很困難。在最近一段時間里,這種類型的生物燃料很難具有競爭力。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