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月以來,有關頁巖氣開發的討論蔓延了整個歐洲。各大報紙都在頭條新聞炒作新的資源將如何幫助這個大陸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以及恢復能源供應安全。但現實是,頁巖氣無法在短期內改變歐洲天然氣產量下降、需求上升的局面。如果一定要說它能對歐洲能源消費結構起到某種變革作用,這種作用至少在十年內都不太可能發生。
最新調查顯示,從2006年到2008年,美國探明天然氣儲量增加了39%,新發現的部分主要來自于頁巖氣資源。這對于擔心國內庫存下降、進口增加的美國人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就連美國液化天然氣進口終端制造商Cheniere Energy都驚訝地說,受到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影響,今后美國有可能變成天然氣的出口國。
那么,如果對歐洲的頁巖氣資源進行重新評估,能不能得出類似的答案呢?要知道,對這個尚未從俄烏斗氣風波中完全恢復過來的大陸來說,假如也有同樣一個比例的發現,其影響必將是極其深遠的。不過,理想與現實是有距離的,業界資深人士和國際能源署對此均給出了謹慎的意見。
著名能源咨詢公司PFC歐洲天然氣首席分析師尼克斯(Nikos Tsafos)表示:“在歐洲,頁巖氣可以變成現實,但不是現在。我們正在考慮到2015年前有一個很小的產量,然后到2020年有一個象征性的增加。”他補充說:“人們正在熱議頁巖氣開發,認為它是拯救歐洲的‘靈丹妙藥’,但是沒有注意到需要做什么工作。這里確實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但是尚未達到可以改變能源結構的地步。”
據不完全統計,美國的頁巖氣資源是歐洲的8倍多。國際能源署在其2009年度《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中說,美國2008年頁巖氣產量占到它國內天然氣總產量的8%,預計到2020年還會增加到20%。相比之下,歐洲目前并沒有顯著的頁巖氣生產,甚至連有多少儲量也都還沒有勘探清楚。另外有消息指出,比起美國、中國、中亞或者其他一些地區,歐洲的頁巖氣資源是比較少的。
德國牽頭頁巖氣研究
位于波茨坦的德國地學研究中心(GFZ)正在主持一個為期3年的頁巖氣研究項目,任務是以各國的地質調查信息為基礎,編制歐洲頁巖氣數據庫(不包括俄羅斯),同時嘗試預測它們的準確位置,分析采用什么方法進行開采。這個項目在歐洲同類研究中尚屬首次,得到了埃克森美孚、馬拉松(Marathon Oil)、挪威國油、燃氣蘇伊士、加拿大朱砂(Vermilion)、道達爾等6家油氣公司的贊助。
根據以往的一些估算數字,歐洲的頁巖氣儲量為500萬億立方英尺(14.2萬億立方米)。德國地學研究中心霍斯菲爾德(Brian Horsfield)教授也認為歐洲有豐富的頁巖氣資源。他說,項目旨在研究“如何使這些潛能發揮出來”,并且預測其開發前景。不過,雖然確信頁巖氣是歐洲能源大家庭中“極為寶貴”的一員,霍斯菲爾德教授對其市場影響持謹慎態度,稱它們更像是一種“地方性的資源”。
以英國為例。根據倫敦帝國學院塞利教授(Richard Selley)20多年的研究成果,北英格蘭、蘇格蘭米德蘭峽谷都潛藏有大量的頁巖氣,甚至在英格蘭南部也可能存在一些數量極少的生物質頁巖氣,但是頁巖氣井田的流動性差意味著產量低和外運難,可能只適合于就地開采、就地使用,比如說,一口頁巖氣井負責周圍一個學校、一座醫院或者一些住戶數十年的消費需求。
“歐洲頁巖氣面臨的情況和美國不一樣。”項目協調員之一、德國地學研究中心高級地質學家舒爾茨(Hans-Martin Schulz)直言。最重要的一點,先進鉆探技術的應用已經使得美國頁巖氣大規模開發的經濟可行性增加。可是在歐洲,由于各種原因,頁巖氣開發基本上還沒有交出任何令人滿意的答卷。
令人失望的早期鉆探
顯然,從地質學角度來看,歐洲可能有大量的頁巖氣資源,但是要回答如何開采等技術問題為時尚早。而是否進行大規模的商業開采還取決于其他因素,比如天然氣價格走向、液化氣進口競爭。事實上,歐洲現有的頁巖氣鉆探工作給人們帶來的更多的是失望。例如,匈牙利馬克斯盧(Mako Trough)是歐洲公認的富含頁巖氣的地區之一,但是實踐證明這個區域遠遠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么具有吸引力。
今年早些時候,匈牙利能源公司MOL和埃克森美孚公司、英國Falcon油氣公司花了5千萬美元在馬克斯盧的Foldeak一號井進行三個鉆探實驗,但結果都沒有什么重大的發現。MOL首席執行官海爾納迪日前透露,全面評估的最終結果尚未出來,但是目前已知的儲量水平比預先估計的少得多。“可能還有待于新的技術突破吧,”海爾納迪指出了問題的關鍵,“(頁巖氣)終有一天會跳出來,今天我們做不了這個事情,主要是受到了技術和市場的限制。”
頁巖氣開發的挑戰在于,這種天然氣潛藏于巖石縫隙細小的空間中(比頭發的直徑還小100倍),因此滲透性比常規天然氣差得多。假如沒有豐厚的利潤驅使,很難想象有誰會花巨資去開發。一般情況下,可以采用注入分解水填充孔隙的辦法把天然氣逼出來。但是在這一方面,美國已經比較成熟,而歐洲才剛剛起步。
除此之外,歐洲的地質條件和美國也有巨大差別,專家們不期望這里的頁巖層能像北美地區那樣富含天然氣。而這還不包括其他無數的挑戰,比如當地人口稠密、水資源短缺、基礎設施不足、政府過度管制、環境政策嚴苛,還有技術的不確定性。
能源巨頭“搶灘”歐洲
在真正完成勘察工作之前,歐洲頁巖氣的前景將一直處在公開辯論中。正如國際能源署在2009年度《世界能源展望》中所說:“世界上其他地區能在多大程度上復制北美頁巖氣的市場繁榮,這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需要注意的是,許多油氣公司已不再袖手旁觀,都在重新做自我定位和戰略調整,以因應頁巖氣可能在未來的天然氣市場占到一席之地。
盡管歐洲頁巖氣尚且處于早期的開發階段,一些大的能源供應商都已經敏銳地察覺到了可能發生的變化。目前,英國BG能源公司、意大利埃尼公司、挪威國家石油公司,還有其他一些歐洲公司紛紛參與了美國的頁巖氣項目,并且開始勘探其他大陸的頁巖氣。而殼牌、奧地利OMV公司、BNK石油、康菲石油公司和埃克森美孚更是競相在歐洲國家“跑馬圈地”,勘探當地的頁巖氣資源。他們的共同目標是要在未來的歐洲頁巖氣市場爭奪戰中“分得一杯羹”。
無論怎樣,頁巖氣已經給歐洲帶來了影響。雖然歐洲在頁巖氣開發方面暫時沒有什么大的舉動,這并不表示歐州不會從中受益。北美成功增加了非常規天然氣的供應,特別是最近增加的頁巖氣供應,預計將大幅減少其液化天然氣的進口,而這有可能使得全球天然氣市場發生新的變化,比如供應過剩、價格下降。假如天然氣價格下降,這將使得歐洲在未來和俄羅斯的博弈中獲得更大的回旋余地,而且有助于應對氣候變化,因為發電的時候人們就會更多地考慮天然氣而不是煤炭。
當然,歐洲的頁巖氣開發還得等待一段時間。“有一些還沒有破解的問題,”歐洲天然氣問題研究專家尼克斯說,“要在歐洲獲得和美國一樣的頁巖氣產品,需要反反復復做一些前期工作。”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