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隨著國家發改委把風電設備納入六大產能過剩產業名單,人們對于這一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更多了幾分擔憂。而作為上海風電設備制造的主力軍,上海電氣風電設備公司并沒把“進入調整行業名單”視作一件壞事,風電公司董事長祁新平表示:“這是挑戰也是機遇,只要加快產品升級,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就能在行業面臨調整的大背景下實現上海風電的新突破。”
目前,上海電氣風電公司正在加緊研發3.6MW的海上風機。3.6MW風機已完全實現自主設計,光一個機頭就有140多噸重,單個葉片有50多米長,是豎立在海上的“巨無霸”。技術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加班加點是常態,確保在明年上半年首臺樣機下線,在海上風機市場搶得先機。”
據了解,全國風電設備企業已超過80家,其中39家中央企業、23家民營企業,其余為合資和外商獨資企業,導致小功率陸上風機產品競爭日益激烈。祁新平表示,目前處于行業第一梯隊的華銳風電、東方電氣等占有先發優勢,規模大、網絡全;而新進入的有不少是央企,資金實力足、客戶關系深。就上海電氣而言,必須盡快形成特色優勢。“海上風機是風機的下一步發展方向,我們投入研發早,上海本地也比較適合于建立海上風場,這些都是有利條件。”
在陸上風機領域,上海電氣也加快了產品更新步伐。去年底成功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2MW風機,擁有87米和93米風輪的標準。目前已完成耐低溫型、抗沙塵暴型、高原型、防鹽霧型、潮間帶型、抗臺風近海型等系列化設計和產品開發。隨著2MW的陸上風機在江蘇成功試運行之后,公司已承接了數百臺2MW風機合同,神華、大唐、國電、華電等主要電力企業都成為大客戶。明年800臺以上的風機產量中,2MW風機將超過1.25MW風機,成為主導產品,以適應目前國內風場建設日益大型化規模化的要求。
上海電氣正在加快培育核心研發隊伍,30位中方設計人員經過1年多培訓,以及與德方共同設計開發后,基本掌握了風機設計和創新原理,使得2MW風機、3.6MW海上風機研發都水到渠成。另一方面,上海電氣正利用集團產業優勢自主生產關鍵零部件,重點打造風機產業鏈。發電機、變頻器等已應用于風機生產,液壓站、主控制器、大型軸承都在試制中。
據介紹,上海電氣風電在臨港的制造基地年底基本完成規劃布局,形成1000臺、185萬千瓦的年生產能力,同時建設國內一流的風機整機測試系統,實現百億元產值,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