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三峽工程引進并消化吸收掌握了大型水電機組核心技術的中國裝備制造企業,在金沙江向家壩、溪洛渡,在巴西JIRAAU水電站等國內外水電項目中頻頻接下大單。
10年前,中國的大型水電裝置設計制造能力比發達國家落后30年。
根據國家確定的三峽工程要“技貿結合、轉讓技術、聯合設計、合作制造”的戰略方針,哈爾濱電機廠有限公司、東方電機有限公司經過數年的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大型水電裝備的設計制造能力快速提升,在2004年進行的三峽右岸電站水輪發電機組招標中,一舉簽下8臺機組的制造合同,平均每臺國產設備比進口要節省投資4450萬元。此后,三峽機組的國產化率不斷提高,到現在正在建設的三峽地下電站,機組國產化率已經達到90%以上。
2008年底,40多名專家對三峽左右岸電站運行狀況進行評審,得出結論:右岸電站機組總體性能優于左岸電站機組,國產機組運行情況良好,達到了國際同等水平。
如今,三峽總公司開始瞄準新的大型水電開發項目。2008年末,三峽總公司斥資110多億元對金沙江向家壩、溪洛渡水電站的26臺巨型水輪發電機組進行招標采購。哈電和東電憑實力中標19臺機組的份額,合同金額近80億元。溪洛渡水電站單機容量為77萬kW,金沙江向家壩水電站單機容量為80萬kW,這標志著國內企業已開始挑戰新的“世界紀錄”--設計制造當今世界最大的80萬kW水輪發電機組。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