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發現可燃冰 專家稱意義堪比大慶油田 遠景資源量至少有350億噸油當量
國土資源部25日宣布,我國在青海省祁連山南緣永久凍土帶成功鉆獲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實物樣品,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次在中低緯度凍土區發現天然氣水合物的國家。
我國是世界上第三凍土大國,凍土區總面積達215萬平方公里,具備良好的天然氣水合物賦存條件和資源前景。據科學家粗略估算,遠景資源量至少有350億噸油當量。以2008年為例,據國家發改委數據,我國當年原油需求量為3.9億噸(國產原油1.9億噸,凈進口石油近2億噸),凍土區350億噸油當量可燃冰可供中國使用近90年。
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新能源
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張洪濤表示,在永久凍土區成功獲取“可燃冰”,對于我國未來的能源接續利用格外重要。在凍土區發現這一潛在資源,必將極大地開拓人類尋找新資源的視野,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型能源。
據介紹,2008年11月5日發現并成功鉆取的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具有天然氣水合物所具有的獨特標志,巖心表面見白色棉絮狀晶體,能直接點火燃燒,巖心不斷冒出氣泡和水珠,天然氣水合物分解后巖心呈蜂窩狀構造。在此基礎上,今年6月再次鉆獲天然氣水合物樣品,經現場紅外熱像儀檢測證實為水合物的礦層,并經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激光拉曼光譜儀檢測,顯示出標準的天然氣水合物特征光譜曲線,其特征與墨西哥灣實物樣品和我國合成樣品完全一致。
可燃冰研究我國領先全球
首次在我國陸域發現天然氣水合物,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次在中低緯度凍土區發現天然氣水合物的國家,也是繼加拿大1992年在北美麥肯齊三角洲、美國2007年在阿拉斯加山北坡通過國家計劃鉆探發現天然氣水合物之后,在陸域通過鉆探獲得天然氣水合物樣品的第三個國家。這一重大突破,證明了我國凍土區存在豐富的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對認識天然氣水合物成藏規律、尋找新能源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也再次證明了我國天然氣水合物的調查與研究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資料庫
何為可燃冰?
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氣在高壓、低溫條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種固態物質,外貌極像冰雪或固體酒精。由于含有大量甲烷等可燃氣體,因此極易燃燒。迄今為止,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及大陸地層中,已探明的“可燃冰”儲量已相當于全球傳統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氣、油頁巖等)儲量的2倍以上。
同等條件下,可燃冰燃燒產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氣要多出數十倍!并且可燃冰具有使用方便、燃燒值高、清潔無污染等特點。
緣何在青海發現?
首先,青海有著面積廣、厚度深的凍土帶資源,為可燃冰的存在提供了地質條件。
其次,因為甲烷是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因此可燃冰發現的地方一般都存在油氣資源,而青海木里有著豐富的煤礦資源,為可燃冰的形成提供了可能的油氣來源。
第三,青海木里的交通條件和后勤保障措施,是我國大面積凍土帶地區中條件比較好的,也為鉆探發現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四,因為青海木里煤礦資源的開采和當地地質勘探部門的優良傳統,積累了較為完整的當地地質資料,為進一步科學選址提供了科學數據保障。“相信青海的可燃冰發現,會給大興安嶺、青藏高原凍土帶的可燃冰勘查帶來示范性的意義。”張洪濤表示。
有何意義?
我國是世界上第三凍土大國,凍土區總面積達215萬平方公里,具備良好的天然氣水合物賦存條件和資源前景。據科學家初略估算,遠景資源量至少有350億噸油當量。
張洪濤透露,“目前人類對天然氣水合物的認識還相當有限。在科技部的支持下,有關項目已經啟動,與加拿大、德國等國際合作正在推進。新中國成立60年來,大慶油田的發現為我國甩掉了貧油國的帽子。可燃冰作為‘后石油時代’的重要替代能源,此次發現和隨后的研究利用,可以同大慶油田的意義相媲美。這將是新時代地質工作者劃時代的貢獻。”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