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晶硅產能都可以滿足2020年國內光伏市場的需要。”對于受前期暴利驅使、一哄而上的企業來說,面臨的還是“生存還是滅亡”的現實問題。
不得不承認,奧巴馬對中國輸美輪胎的特保裁決,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
近日,一則來自海外的信息顯示,德國光伏產業聯盟正在游說歐盟對來自中國的光伏產品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而差不多在同一時候,國家發改委網站上將多晶硅和兩兆瓦以上風力渦輪機的生產技術從鼓勵進口的目錄中予以刪除,原因是:這兩個產業已經出現了相當程度的“產能過剩”——
仿佛就在一夕之間,曾經風光無限的光伏產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內外交困之中。
90%以上出口千鈞系于一發
“中國的光伏產品90%以上是出口,如果反傾銷成立,確實有影響。”
位于衢州的浙江省光伏產業基地,是浙江光伏企業最集中的地方。衢州市經委工業投資與規劃處處長周翔告訴《市場導報》記者,反傾銷消息一出現,各方就予以了高度關注。
樂葉是當地一家頗具規模的光伏企業,產品基本以出口為主。“如果反傾銷成立,企業尋找其他市場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們現在還是先跟歐洲那邊好好溝通。”董事長葉志慶說。
“生存壓力是此次歐洲光伏企業準備向中國發難的原因之一。”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話語背后的事實是,金融危機下歐洲對光伏產業投資的急劇萎縮。
導報記者了解到,去年下半年以來,多家銀行全部停止對太陽能項目的融資業務,德國光伏產業行業銷售額更是劇降25%。而在國內,光伏企業也遭受重創,受市場、原料“兩頭在外”因素影響,其投資熱形成的產能剛形成規模化生產,價格泡沫便隨即破滅。
“超20%的平均利潤率”昔日“追日”
如今,對于眾多多晶硅(光伏產業的基礎生產原料)生產廠家而言,當他們向記者談論起2008年那段讓他們曾經賺得盆滿缽盈的歲月時,言語中仍然充滿了懷念。
“那時候多晶硅都供不應求,很多廠家直接先把全款打到賬上都不一定能預訂到貨。”衢州一家多晶硅企業的銷售經理告訴導報記者,在他們最繁忙的時候,基本上倉庫里的多晶硅都存放不過夜。
供不應求的多晶硅市場催生出的天價,讓這曾經并不起眼的多晶硅“小黑塊”攪起了巨大的財富效應漩渦,一時間也誘發了諸多企業的“追日”沖動。
在浙江,一些企業摒棄了浸淫多年的老本行,忙不迭地轉投這個“錢景無限”的產業。當時,在太陽能產業集聚的嘉興市企業界,流傳著“織布3年不如做1年太陽能”的說法,許多當地民企將經編、紡織等傳統優勢產業撇在一邊,花巨資投身太陽能。
如今,浙江的光伏產業鏈基本成型。除硅礦產冶煉、系統集成外,在多晶硅、硅棒生產,硅片切割、太陽能電池板和組件生產、光伏電池應用等方面都有涉及。
“進入光伏產業的資金門檻比較高,產能100兆瓦的一般規模企業啟動資金約需1億元以上。”浙江省太陽能行業協會秘書長沈福鑫表示,想進入這個行業的資本仍趨之若鶩,因為潛藏的利潤實在太誘人——“平均利潤率超過20%,有的達到30%以上。”
一半停產半停產幻滅的泡沫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一路狂奔疾進、看似風光無限的光伏產業,會在金融危機暴發后突然剎車。
導報記者從浙江省太陽能行業協會了解到,去年四季度開始,隨著國際訂單大幅減少,企業的日子開始變得不好過。部分已經花費巨資購買了國外生產線的光伏企業,也不敢貿然上馬而是選擇了觀望。
“在政府鼓勵和利潤誘惑下,光伏產業的無序擴張導致了激烈競爭。即使沒有金融危機,光伏產業的泡沫也快吹破了。”沈福鑫說,浙江60家光伏企業中,目前正常生產的僅30家左右,其余一半或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或是正在建設過程中。
真過剩?假過剩?
“不要迷戀我,我只是個傳說。”如今,用這句網絡流行語來描述光伏產業的尷尬現狀可謂貼切。
8月26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因為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多晶硅與傳統產業鋼鐵業同時遭到“點名”。這背后的數據是:2005年60噸,2006年287噸,2007年1156噸,2008年4000噸的狂飆直上。
而導報記者進一步了解到的情況是,截至今年上半年,國內四川、河南、江蘇、浙江等20多個省有近50家公司正建設、擴建和籌建多晶硅生產線,總建設規模逾10萬噸,是2005年全國產量60噸的1000多倍,倘若這些產能全部實現,相當于全球多晶硅年需求量的兩倍。
“兩倍不見得是不好的現象,怕的是超過兩倍。”對此,一位業內人士分析。
不少光伏企業也對產能過剩的看法表示認同。
“目前多晶硅產能都可以滿足2020年國內光伏市場的需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光伏企業負責人稱。
作為全國第二大多晶硅生產廠商,浙江昱輝陽光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仙壽對于多晶硅行業“大干快上”及重復建設深表擔憂。“去年那么多產能,其中合格的有多少?”李仙壽說,國內多晶硅的品質非常差,“只有很少能造出合格多晶硅,未來許多企業會被市場殘酷淘汰掉。”
然而即便如此,“過剩”一說也并沒有在業界達成共識。
“無論國務院常務會議的公告還是工信部的報告,都沒有就目前光伏產業的總產能、產業內部結構等數據作出說明。”有業內人士認為,產業過剩的判斷目前主要還是來自于可供統計的“規劃產能”。
根據2007年發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出,到2010年,中國光伏發電總容量達到30萬千瓦,到2020年達到180萬千瓦。但專家認為,上述規劃產能早已達到;在即將公布的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中,2020年中國光伏發電的總裝機容量將達到2000萬千瓦。
“光伏產業的建設周期至少是5年,現在的統計口徑有問題。”麥肯錫公司一位光伏產業咨詢師表示,當前,要使宏觀調控更優化,還是應該掌握光伏產業的“開發產能”。
這個團隊在調研時發現,很多光伏發電項目雖已獲批,但并沒有破土動工,“只是一大片陽光大地”。
“企業起碼也會分期開發,并不會那么狂熱地擴張實際產能”。他說,在中國,多晶硅這個行業的規模仍然非常小,“甚至比不上垃圾發電行業”。
勒緊產業的褲腰帶
時至今日,盡管還存在爭論,但業界普遍認為,產能過剩的警告無疑有這樣一層深意,那就是:勒緊產業界的腰帶,倒逼光伏產業結構調整。
2005年末,國務院常務會議第一次專題部署抑制產能過剩;2006年,國務院將10個行業列為產能過剩或潛在過剩行業;2009年8月,全國人大財經委經過調研認為,產能過剩行業幾乎翻了一番,達到了19個。
在這樣的宏觀調控總體方針之下,謹防繁花似錦的朝陽產業出現 “少白頭”,起碼可以未雨綢繆。
“行業的產能利用率不可能是100%,如果今年的產能超過需求的兩倍甚至三倍,那就相當嚴重了。”浙江中寧硅業一位人士從市場層面分析:“一個行業從開始到過熱,一定會有泡沫,之后就會有洗牌的動作。”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會長鮑云樵認為,國家目前警示光伏產能過剩,主要是針對技術水平低、工藝落后、產能較小、環保不達標的多晶硅企業,“并不意味著國家對于新能源的支持力度會有所減弱。”
然而,對于受前期暴利驅使、一哄而上的企業來說,面臨的還是“生存還是滅亡”的現實問題。
在光伏產業炙手可熱的寧海,一家硅材料公司的多晶硅生產線剛剛試生產,另外一條正在建設。公司負責人告訴導報記者,他們是在多晶硅價格最高的時候開始建設的,現在產品出來了,價格卻跌了這么多。
“都投了這么多錢了,現在這條線還是要開工的,否則損失更大。”他說。
還有一些企業則看到了垂直一體化的產業機會。
在杭州,雖然晶硅產能更大,而正泰投產的太陽能項目則將未來重點放在了薄膜項目上。在安吉,為了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和風險,曾經專注于產業鏈某一環節的光伏企業正在向產業鏈上下游拓展。
這之外,針對行業的無序競爭,浙江省太陽能行業協會也在醞釀制定光伏產業的“準入門檻”,但就目前來看進展并不順利。“各級政府都把光伏產業作為重點招商項目,從地方經濟考慮,他們并不想設門檻把項目擋在門外。”沈福鑫說,投資完全是投資者的市場行為,的確很難干涉。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