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燃料濫觴
如果有人告訴你,在不久的將來,開車的時候聞到的不再是刺鼻的汽油味,而是淡淡的酒味;游輪上飄散的不再是習慣的柴油味,而是清清的菜油香……你會相信么?
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很多人會搖搖頭,一笑而過。不過,隨著歷史的車輪邁入21世紀,這段描述的情景正逐步成為現實。自2000年開始,國內已經有加油站出售標有“E10”字樣的90號或93號乙醇汽油,同時柴油機車上、輪渡上和發電廠里也慢慢用上了帶有菜油香的柴油。
也許下列一組數字能說明這一系列變化背后的原因:
2006年,全國有4家大型國有生物乙醇生產商,共生產生物乙醇產量達102萬噸。2008年,全國已有5家大型國有生物乙醇生產商,生物乙醇的實際產量也增加到146萬噸。
除原有的生產基地之外,湖北、河北、江蘇、江西、重慶5省也開始規劃和發展生物乙醇。僅重慶一地就有兩個以甘薯為原料的生物乙醇生產基地,投產后產能為100萬噸。
2006年,全國生物柴油產量為18萬噸。2008年,全國生物柴油產量預計為36.1萬噸。兩年間生物柴油的產量增長了一倍多。
不過,要想親身體會一把帶酒香的汽油和飄菜香的柴油,估計你還需要開上車,跑到離你最近的特供省份加油站才行。由于這兩類燃料的供應有限,目前全國還只在東北三省全境、江蘇、湖北、河南、廣西等少數省份的部分城市加油站有供應。
那么,這些燃料除了氣味比較特別之外,還有哪些不同之處呢?這些燃料是不是環保、傷不傷發動機呢?……別急,讓我慢慢道來。
前文談到的兩種燃油的學名分別叫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統稱為生物燃料。同石油、天然氣和煤等化石燃料相比,生物燃料最大特點是可再生性和對環境更友好。因為制造生物燃料所需的原料是植物,可以通過有規劃的種植反復大量獲取。這也是生物燃料同石油、天然氣和煤等源自化石的燃料最大的不同之處。同時,由于添加了生物燃料的混合燃料不再使用含鉛的添加劑,車輛和船舶排出的尾氣對大氣造成的污染會更小。
不過,由于生物燃料尚在起步階段,某些方面的性能還不足以完全替代化石燃料。例如生物乙醇的熱值低、耐候性差,生物柴油的黏度大、氧化性差。目前通常通過將生物燃料以一定比例與汽油或柴油混合,這樣既能滿足動力的需求又能保持環保的優勢。生物乙醇通常以1:9的比例同各種標號的汽油混合,混合后的產品被稱為E10汽油。而生物柴油則是按照5:95、10:90或者20:80的比例同各種標號的柴油混合,混合后的產品被稱為B5、B10或B20柴油。由于添加比例較低,使用乙醇汽油或生物柴油的發動機是無需改裝的。這進一步降低了應用生物燃料的成本。
我們先來簡單地回顧一下歷史,看看為什么會出現這些獨特的燃油。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剛剛步入改革開放時期,國家每年都向外出口石油。隨著經濟發展節奏的不斷加快,中國在九十年代中期就已從原油出口國變為純進口國,而且產供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步加大。據國際能源機構統計,2005年中國共消耗3.17億噸原油,其中1.36億噸為進口。至2010年中國預計將會消耗3.5億噸原油,其中國內資產只有2.0億噸,1.5億噸原油需進口。至2020年,中國將需要4.5億噸原油,供應缺口也會進一步擴大到2.0億噸左右。與此同時,在可預期的未來,國際原油供應還將受到外交關系、地區局勢、供油國內部政局等因素變化的影響。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有助于減小中國對原油進口的依賴,增強國內的能源供應安全。
出于能源、環保和經濟發展的角度考慮,中國政府自2000年開始就在積極推動生物燃料產業的發展,先后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B100生物柴油標準》等法規、標準和管理辦法來規范行業的發展。據2006年公布《生物燃料乙醇及車用乙醇汽油“十一五”發展專項規劃》,中國政府的目標是在2010年生產600萬噸生物液態燃料,其中燃料乙醇500萬噸,生物柴油100萬噸;到2020年,生產2000萬噸生物液態燃料,其中燃料乙醇1500萬噸,生物柴油500萬噸。發改委還專門制定了《車用乙醇汽油擴大試點工作實施細則》,以規范生物乙醇產業原料采購、生產、渠道、銷售的行為。
嚴酷的挑戰
雖然生物燃料自身有很多優勢,國家也在大力扶持,但現階段生物燃料產業仍面臨諸多艱巨的挑戰。首當其沖的就是生物燃料原料匱乏,其次是原料成本居高不下。
無論是從含糖量高的植物、作物中提取生物乙醇,還是從動植物油脂和含油量高的植物種子中制備生物柴油,能否大量制造生物燃料,關鍵在于相應的原料供應是否充足、穩定。中國曾效法美國,用玉米和小麥作原料生產燃料乙醇,但在經歷了2006年的糧食價格大漲后,中國政府停止批準新的玉米/小麥制生物乙醇項目,提出非糧生物乙醇是今后的生物乙醇發展的方向,并確立了“不與人爭地,不與糧爭田”的原則。這一原則同樣適用于生物柴油。
繞過糧食作物發展生物燃料的策略雖然降低了出現食物緊缺局面的可能,但同時也為燃料行業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最大的壓力來自替代原料的供應上。同隨處都能找到的玉米、小麥和地溝油相比,即使是目前最熱門的非糧作物和油料植物,如木薯、甜高粱、麻風樹、黃連木等,都存在種植面積偏小、種植過于分散的狀況。據農業部統計,2008年,全國玉米總產量為15600萬噸,小麥總產量為11250萬噸,而同年木薯總產量約為1680萬噸,其中60%產自廣西。油料作物方面,麻風樹主要產于西南和南部地區,黃連木的分布相對較廣,但成規模的種植都還處于試驗階段,目前還沒有形成穩定的樹籽供應。
非糧作物原料供應的壓力同時也來自于成本。中糧位于廣西北海的20萬噸級生物乙醇項目于2008年初正式開工,該項目主要用木薯作為原料,也是國內目前唯一的非糧生物乙醇項目。按現有技術水平,以7.5噸鮮木薯生產1噸生物乙醇計,該項目共需鮮木薯150萬噸。而廣西2008年實際木薯種植量已達1000萬噸,遠超過中糧生物乙醇一期工程所需的量。但是,中糧卻并未如預期中那樣輕松地解決原料供應問題。由于政府暫時還沒有出臺配套的非糧乙醇制造企業財務、稅收支持政策及相關辦法,中糧不得不控制原料收購價,但大量采購木薯造成了市場價格的高昂。當地農民不愿“低價”賣出木薯,中糧不得不從臨近廣西的越南、泰國等國進口干木薯片等原料。按廣西中糧的設想,2006年初期從國外采購20%左右的木薯,到2008年逐步擺脫對國外的依賴。不過現實情況恰好相反,2008年廣西中糧超過80%的木薯需要從國外進口。
算上一筆帳
生產成本方面,不管是用木薯制乙醇,還是用纖維素制乙醇,原料都在生產成本中占據了很大部分。以鮮木薯制生物乙醇為例。生產1噸生物乙醇需要7.5噸鮮木薯,2008年廣西每噸鮮木薯收購的平均價是450元,而每噸乙醇的加工成本是800元,每噸生物乙醇的生產成本就是:450×7.5+800=4175元。
中國生物柴油產業目前處于起步階段,行業準入門檻較低。由于中國政府對生物柴油市場的監管較為寬松,國內也尚未出臺生物柴油行業規范,導致生物柴油產品廠商眾多,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原料方面,由于棉籽、大豆、油菜籽都以食用為主,價格高達6800~7000元/噸,一般不用于生物柴油制造。中國發達的餐飲業使廢棄烹飪油、煉油下腳料和油渣成了最常用的生物柴油原料。目前國內排名前三的生物柴油制造商無一不是用這些油料作主要原料的。利用廢棄烹飪油、煉油下腳料和油渣制生物柴油,每噸生產成本在4380元至6400元左右,隨地溝油的收購價格變化而浮動。
廢棄烹飪油的先天缺陷阻礙了中國生物柴油行業的升級和進步。下一階段的發展重點將會放在含油植物種子原料制取生物柴油上。由于中國餐館從業者分布不集中,而全國又很少有統一的地溝油收集公司,眾多小型的生物柴油制造商常年處于“有料開工,無料歇業”的階段。此外,地溝油含較多雜質,如過濾不徹底通常會造成生物柴油品質的下降。
先驅的摸索
原料匱乏、技術落后無疑都不能給企業帶來利潤。但在巨大的行業發展潛力的面前,主要的行業領導者都保持了清醒的頭腦,展開了一系列摸索。
為了確保生物柴油的原料供應,中國的大型生物柴油公司和研究機構正在探索更先進的原料。在國家林業局的支持下,中石油(12.77,0.00,0.00%)正加緊在四川建設生物柴油試點基地的進度。發改委已于2009年6月批準了中石油南充6萬噸麻風樹生物柴油項目的安評、環評、職業危害評價,該項目預計將于2009年8月試車投產。與此同時,該項目配套的中石油四川攀枝花25萬畝麻風樹種植基地的工程也已完成20萬畝麻風樹種植工作。該基地建成后將會服務于中石油位于四川省內的多處生物柴油煉油廠。位于陜西省漢中市城固縣的德融公司也已于2008年6月開始建設其年產10萬噸的生物柴油項目,該項目將會充分利用漢中市現有的143萬畝黃連木。
作為生物乙醇領域名副其實的領軍企業,中糧集團還同國外領先的公司進行了長期的技術合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中糧集團從2006年6月開始與總部位于哥本哈根的諾維信公司進行纖維素酶的合作。通過諾維信提供的纖維酶技術,中糧將玉米秸稈、木質素纖維素等原料變為可發酵糖,再轉變為工業乙醇。基于對中國市場的信心,諾維信公司在蘇州建立了目前全球最大的酶發酵生產基地。該工程已于2008年底前完工并投入使用。另一家國外生物乙醇巨頭,與通用汽車有戰略合作協議的美國Coskata公司也于2008年表示了對中國市場的投資興趣。該公司擁有利用農林業廢棄物等固體廢料制取生物乙醇的技術,目前正在尋找合作伙伴在中國推廣、轉讓其技術。
漫長的前路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贝笾驴梢杂眠@么一句話來概括中國生物燃料產業的現狀。
生物燃料制造是工業上游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從原料種植、收購、儲藏、運輸直到后期的燃料分配、銷售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進一步完善。與此同時,生物燃料制造工藝的研發與改進技術含量高、資金投入大,光靠企業自發投入是不夠的。參照歐美和巴西等國大量實踐經驗,政府的大力參與和支持是推動生物燃料發展的重要動力。中國政府必定會陸續出臺和完善生物燃料行業標準,同時從財政補貼和稅收減免等角度對生物燃料行業的發展給予更多支持。
在全球金融危機余波未平的2009年,中國政府在經歷了油糧之爭后逐步變得更加務實和審慎,而業內企業在經受了國際油價的頻繁波動之后也開始步步為營地部署自己的發展規劃。中國生物燃料產業的未來發展究竟會如何,我們將拭目以待。
謝鋒(Frank Xie)Frost & Sullivan咨詢公司化工、材料與食品部門的咨詢師,主要關注的市場和領域包括生物燃料、個人護理品、精細化工材料和農業產品等等。Frank畢業于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Frank于2005年加入Frost & Sullivan,之后撰寫了《2008年中國生物燃料原料市場分析》等多份行業研究報告,并先后服務過多家全球五百強和國內新興企業。
雖然生物燃料自身有很多優勢,國家也在大力扶持,但現階段生物燃料產業仍面臨諸多艱巨的挑戰。首當其沖的就是生物燃料原料匱乏,其次是原料成本居高不下。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