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呼和浩特9月16日專電 題:不良傾向需規避 科學規劃謀轉型——我國低碳城市建設調查與思考
新華社記者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國內發展低碳城市、進行低碳試點的熱情很高,許多城市都希望使城市名片前擁有“低碳”這個時髦“頭銜”。采訪中有關專家和實際工作者認為,各地打造“低碳城市”的熱情值得肯定,但要有科學的態度,目前必須走因地制宜、切合實際的道路。
低碳城市建設謹防“趕時髦”
目前,我國已有保定、上海、貴陽、杭州、德州、無錫、吉林、珠海、南昌、廈門等多個城市提出了建設低碳城市的構想,還有不少城市正在加入打造低碳城市名片的行列。
然而,記者在采訪中卻遇到了這樣的尷尬:在網上看到某個城市低碳城市建設開展得如何好,但實際采訪卻感覺到動作不大;到一些城市采訪低碳城市建設的內容,受訪官員介紹的卻多是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的成就。
從采訪了解的情況看,我國城市目前的低碳實踐具有零散性和嘗試性,尚未形成系統的低碳經濟發展框架。目前城市決策者對“碳減排”背后的氣候變化及能源安全的相關背景缺乏了解,缺乏對發展低碳經濟緊迫性的認識,對低碳城市的內涵、建設路徑及可能遇到的困難沒有準確和充分的理解和認識,往往是將低碳城市建設簡單等同于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等內容,僅停留在城市發展低碳經濟的層面,缺乏系統性的安排。
在專家的爭論聲中,國內許多城市“低碳”的決心正在堅定,探索的步伐越來越大,但其中出現的“趕時髦”現象也引起有關專家的擔憂。吉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白效明說:“我國進行低碳城市的示范是很有必要的,但一些城市是有名稱卻不給投入,完全是徒有虛名,對于這種跟風趕時髦的現象應給予批評?!?/p>
防止“大躍進”需規避幾種不良傾向
同濟大學綠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譚洪衛說,各地城市熱衷于進行低碳經濟示范或建立低碳城市是一件好事。但目前推進低碳城市建設必須按實際情況分步推進,防止一哄而上的“大躍進”現象。推進低碳城市建設需要防止以下幾種不良傾向:
其一,試點示范難起“示范”作用。專家認為,國家倡導低碳城市建設,就會有不少地方出臺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城市的政策,去做一些項目的示范,而這些項目往往是為了示范而示范,堆砌展示一些并無多少推廣和實用價值的新技術。各地應注重地域差異,挑選本地適用的項目和技術,逐步加以推廣運用。
其二,要防止為評級而“作秀”的做法,避免低碳城市建設的“指標化”。目前我國低碳城市建設相關評價機制不健全,相關評價依據比較模糊,科學考核存在難度。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在從宏觀層面制訂相關標準時,要避免單純指標化,避免簡單確定“減排”指標,防止低碳城市建設指標化的現象發生。
其三,要防止急功近利的做法,充分認識城市低碳轉型的艱巨性。專家認為,低碳城市不是一個短期就能實現的目標,需要長期的努力和科學的部署。從國際社會看,即便是最早提出低碳經濟的英國,其目標也只是到2050年建設低碳經濟社會。
科學規劃謀求城市低碳轉型
專家們分析認為,在全球金融危機加劇和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我國經濟總體形勢企穩向好,呈現回升之勢。因此,應抓住有利時機,將低碳城市建設納入國家發展規劃,從低碳城市建設入手推動產業升級整合、提高能效和可持續發展。
科學的發展規劃至關重要。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盡快組織戰略研究,統籌考慮我國的發展階段和能源結構,把握世界低碳經濟發展趨勢,明確戰略定位,制訂適合國情的低碳城市建設發展規劃,創建清晰穩定的政策框架,并逐步建立和提供有效的法律保證。
專家認為,借鑒發達國家發展低碳經濟的實踐,科學規劃的制訂要有四個側重點:一是開發可再生能源改變能源結構;二是促進低碳技術創新提高能效;三是優化產業結構降低“高碳”產業的比例;四是建立城市居民“綠色消費”模式。我們要從這四個方面入手制訂低碳能源、技術、產業和消費政策,其中以鼓勵新能源開發和提高能效為重點,尤其是低碳技術研發、應用和轉讓更是重中之重。
在低碳城市建設中,還應做好低碳經濟政策與現有“節能減排”政策措施的相互銜接。專家認為,目前我國的“節能減排”政策措施以行政手段為主,與發達國家以市場為主的政策工具有較大的區別。低碳經濟政策工具應注意征稅、補貼、基金、市場交易等工具的綜合運用和相互協調,同時應借鑒如英國排放貿易體系、歐盟溫室氣體排放貿易體系的經驗,引入市場機制激勵企業節能減排。
一個新興事物的發展,試點示范也很必要。專家建議,應當選擇市場經濟成熟、經濟實力相對雄厚的地區抓緊實施低碳經濟試點示范工作。目前在世界自然基金的資助下,上海和保定已經開展“低碳城市”的試點,而政府主導的試點示范工作還未能開展。
一些專家還認為,在政策制訂和實施過程中,政府還應創造或借助“中間力量”,促進政府、企業、行業協會、咨詢公司、投資公司、科研機構及媒體等多方面力量的參與和合作,促進企業決策者和公眾轉變觀念,發動全民參與低碳城市建設,引導公眾進行相應的行為建設。(參與采寫(殷耀、趙仁偉、齊海山、晏國政、郭遠明、康淼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