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風電在核心技術方面已經取得較大突破,金風科技、華銳風電等風電廠商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已經能夠獨立研制出兆瓦級以上的風機?!苯?,賽迪顧問能源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路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近年來,我國風電產業發展迅猛,風電的“硬傷”在相關風電廠商的努力下已經得到部分解決,同時一系列促進風電行業發展的相關政策落地,為風電產業快速的發展提供了保證。
不過,阻礙風電發展的最后一個瓶頸——并網難,依然橫亙在風電廠商面前。華銳風電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地區項目經理邵華表示,華銳風電在包頭已經具備量產風機的條件,但是并網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近日,國家電網公司推出《風電場接入電網技術規定》。業內人士表示,這意味著風電并入電網將有章可循,風電有望并網流入尋常百姓家,同時風電廠商之間的競爭將會日趨激烈。
風電并網難待解
長期以來,新能源發電并網難一直是掣肘行業發展的攔路虎。國家電監會今年發布的《可再生能源電量收購和電價政策執行情況監管報告》和《我國風電發展情況調研報告》均將矛頭直指電網企業新能源發電電網接入滯后,導致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無法并網的問題。
對于風電并網難的問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一位專家表示,主要原因是風電規劃跟不上風電發展?!耙环矫?,作為綠色能源的風電產業發展速度屢屢超過預期;另一方面,電網規劃嚴重滯后,跟不上風電產業的發展”。
國電龍源電力集團公司總經理謝長軍表示,風電要發展,必須加強電網規劃和配套電網建設。他建議,隨著風電建設規模的不斷增大,應該盡快制定適合大規模風電發展的電網規劃,重點解決百萬千瓦級和千萬千瓦級的風電并網和輸送問題,風電的布局要圍繞電網規劃進行。
與此同時,來自電網方面的聲音認為,目前我國風電產業的前期開發規?!疤幱跓o序狀態”。國家電網副總經理舒印彪表示:“地方政府在組織編制大型風電場或風電基地的開發規劃時,主要依照當地風能資源情況確定風電規劃規模和建設時序,沒有研究風電消納市場,風電場規劃和電網規劃脫節,風電和其他電源規劃脫節,導致風電與電網及其他電源發展不協調?!?/p>
“目前新能源相關政策還不完善,新能源發展中存在諸多實際問題,如風電缺乏統一規劃、一些地區新能源投資盲目、新能源調峰能力不足。”舒印彪建議,政府將新能源納入我國電力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業內人士指出,電網企業所說的政策不完善的癥結就在于目前對于新能源電網投資主體定位不明確,“新能源電網的投資主體是由電網公司投資,還是由財政直接接管,這些都需要明確”。
中國風電協會副理事長施鵬飛認為,一方面政府要對電網企業作出強制要求,另一方面也應該制定相應的補償和激勵措施,激發電網企業在接入新能源方面投資的積極性。
標準提高是福是禍
事實上,此次國家電網制定的《風電場接入電網技術規定》已經將風電并入電網的價格提高了幾分錢,對風電并網的要求也設置了門檻。業內人士表示,對于風電廠商而言,此舉無疑會進一步增加風電并網的難度。
華電集團計劃發展部副主任田鴻寶表示,無論是從電網安全還是從風電的長遠發展考慮,國家電網制定風電并網相關技術標準都非常必要,但是若要上升到國家標準,需要相關專家充分論證,提升標準的權威性,并從發電、輸配電多個角度來平衡并網標準的制定。
大唐集團旗下一家風電場有關人士表示,風電并網技術標準的制定應該起到鼓勵、支持風電并網,而不是一味提高風電并網的“門檻”。
田鴻寶認為,國家電網“新規”實施后,未來風電場的電量并網時,將會多一道“關卡”,不少風電場的利潤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長城證券研究員周濤認為,國家電網“新規”主要約束兩個方面,一是風電質量要滿足電網要求,二是風機要滿足故障承受及電力電子調節能力。而這些技術標準,目前國內大部分風電場都難以達到。
雖然質疑的聲音很多,但一些專家認為,“高標準、嚴要求”對風電廠商今后的發展有利。
據了解,歐美主要風電大國均針對風電的特殊性制定了風電并網的技術標準,并建立了檢測認證制度,通過實施技術規范、加強檢測認證等措施,推動風電通過技術進步達到或接近常規電源的性能,從而實現風電與電網及其他電源的協調發展。
路琨表示,對于風電設備商而言,技術的提高是一個必須跨越的門檻。“現在不面對,總有一天也要面對,提早面對就會有更多時間準備”。
競爭日趨激烈
關于風電產能過剩的問題目前在業界鬧得沸沸揚揚,這也引起了政府有關部門的極大關注。路琨表示,此次制定的標準較高,將把一些落后的風電企業淘汰在市場之外。
據了解,目前我國風電設備制造商共有70多家,僅金風科技、華銳風電、東方電氣等幾家企業今年的產能就已經達到1200萬千瓦;而今年全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大約800萬-900萬千瓦,如果企業競爭力很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表示,目前風電設備行業的發展趨于過熱,整個行業需要從單純追求數量向追求質量轉變。 路琨表示,對于沒有完整技術研發鏈,單純依靠購買國外技術生存的設備商來說,未來的發展空間很有限,預計未來風電設備市場的份額將進一步集中到金風科技、東方電氣、華銳風電等行業龍頭手中。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