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處官員張文娟說,目前世界一些發達國家正在推進的循環經濟發展實踐產生了巨大效果,推動各國從“能源耗竭型”經濟向“能源再生型”經濟轉變,這為中國以及相關國家和城市提供有益的經驗。
張文娟在此間召開的第三屆(包頭)綠色中華環保基層論壇暨鋼鐵城市環保年會上說,循環經濟是構筑生態文明的一部分,其宗旨是按照生態循環體系的客觀要求,通過清潔生產、市場機制、社會調控等方式,促進物質資源在生產與生活中的循環利用。
張文娟認為,全球范圍內,以美國、日本、英國、德國等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正在進行著有益的嘗試和實踐。如構建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體系,完善政策機制,在生產和消費的源頭控制廢物產生的“管端預防”,在企業內部建立循環鏈、在企業間形成產業共生鏈,在整個社會大力發展綠色消費和經濟資源回收產業,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產業,推動從“能源耗竭型”經濟向“能源再生型”經濟的轉變等,這些實踐產生了巨大的生態、社會及經濟效益。
張文娟說,中國正在實施的4萬億元經濟投資計劃中有2100億元將用于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和生態環境建設。中國的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中也將發展循環經濟作為產業升級與結構調整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別是《循環經濟促進法》的頒布更為推動循環經濟設立了法律框架和長效機制。
張文娟表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實施的“中國工業園環境管理”示范項目,在大連、蘇州、天津和煙臺等地的試點園區開展了包括區域清潔生產、區域緊急事故響應系統、環境管理系統和固體廢物管理等活動。前不久,環境署啟動的生態城示范項目已正式將沈陽市的兩個園區列為亞洲示范點之一,將用3年時間,開展循環經濟與生態城市建設的研究與示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