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湖北省最大風電場——利川齊岳山風電場開工建設。風電,作為清潔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我省風電產業發展方向在哪里?
風電產業勢正勁
近年來,我國風電裝機量,每年增幅超過50%;2008年,我國風電裝機累計容量比2007年增長了106%,累計裝機容量突破1200萬千瓦,提前實現“十一五”規劃1000萬千瓦的目標,成為全球四大風電市場之一。但截至2008年底,我國風電裝機量僅占可利用風能的6%。
風電產業快速發展,凸現出巨大的市場。許多地方重點扶持風電產業,風能資源豐富的內蒙古、新疆、遼寧、山東、廣東等地,產業發展迅速。到今年初,全國已有25個省、市、自治區有風電裝機。與風電相關的企業,紛紛向風電整機、部件生產靠攏。新疆金風、大連重工等風電企業,2008年銷售規模均已突破百億元。
專家認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國風電行業都將高速發展。隨著風電裝機的國產化和發電規模化,風電成本可望再降,盈利能力也將隨著技術成熟而穩步提升。
湖北風電剛起步
湖北省風電場建設由華中地區首座風力發電廠——九宮山風電場起步,大悟仙居頂、利川齊岳山風電場相繼上馬,隨州大風口、鐘祥華山觀、黃岡龍感湖等風電項目在爭取開工。
總體而言,我省風電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
風電場建設發展規模滯后。湖北省涉足風電場建設的企業僅省能源集團、三峽總公司和凱迪電力(9.05,0.00,0.00%)。湖北省風電裝機容量小,2008年,全國風電裝機容量為1215.3萬千瓦,我省為1.36萬千瓦,僅占全國的近千分之一,排在全國20位之后。
專業風電企業少,產業沒有形成合力。湖北省雖有不少企業在生產或正在開發風電產品,但以風電為主營業務的,目前僅武漢國測諾德新能源公司一家。風電裝備的應用與示范及其產業鏈沒有形成。
風能資源在國內并無優勢。建立風力發電站的一般要求是年平均風速超過6米/秒,湖北省達到此要求的地域面積僅2300平方公里,理論裝機容量205萬千瓦。湖北省風能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地理條件相對較差,開發利用難度較大。比如7月底開工的齊岳山風電場,由于地處山區,運輸安裝等開發成本要比平原高出許多。
從裝備產業突破
湖北“缺煤、乏氣、少油”,無論是從應對能源危機,還是從促進經濟發展的角度看,都必須重視風電產業發展。在利用好現有風能資源的同時,主要支撐點應放在風電裝備產業上。
調查顯示,湖北省制造行業企業,有較強的風電總裝與配套能力。中船6803廠、中船471廠、長航電機廠、襄樊新火炬、宜昌長機等,均可參與風電制造。武昌船舶重工、三江航天、武漢重工等大型制造企業,也有意在風電領域一試身手。
目前,與風電設備相關的葉片、發電機、齒輪箱、電控系統等四個關鍵配套部件,除葉片之外,湖北企業均可生產。而葉片生產企業,東湖高新(6.41,0.00,0.00%)區正在洽談引進。
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姍姍來遲的湖北風電產業,在外省部分風電企業已做大做強的形式下,很難依靠企業各自為戰闖蕩市場。
湖北省雖然有多家企業正在生產風電產品,但以風電為主營業務并形成了風電機組整機總裝能力的,目前僅國測諾德公司。該公司在國內和歐洲風電市場,獲得了總額14億元的訂單,可以帶動相關配套企業發展。
抱團發展,整合資源,培育風電設備及零部件制造產業,才能形成競爭優勢。
今年5月,在省科技廳召開的風電技術與產業發展座談會上,國測諾德新能源公司倡議成立“風電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打造產業鏈,吸引國內外配套企業向武漢靠攏,推動制造業和新能源產業發展。倡議得到省科技廳認可與許多企業響應。目前,創新聯盟的籌備工作已取得實質性進展。
專家認為,要盡快在風電市場取得一席之地,必須做大龍頭企業,走聯合發展之路。
國內外風電產業的發展,均以實力雄厚的大企業為中堅力量。湖南省與我省一樣,風電資源不突出,但以湘潭電機、南車集團為龍頭,風電裝備產業強勢推進,預計2010年產值可突破200億元。從我省實際來看,培育龍頭企業有兩種模式;一是支持我省唯一的風電整機總裝企業國測諾德公司快速發展,二是以一家決意進入風電產業的大型機械制造企業為主體,鼓勵其與國外風電整機設計公司合作,引進技術,加快消化吸收,產品盡快進入市場,形成新的產業龍頭。如果能以龍頭企業為依托,通過建立產業聯盟,必將帶動湖北風電產業的整體發展,打造出技術起點高、規模效益顯著的風電裝備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