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一期工程開工典禮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就目前社會關注的風電問題,向記者表示,目前來看,我國的風電發展并非過快,而是電網發展落后。他還認為,對風機制造業不能輕言產能過剩,行業的快速增長,正是樂見的結果。
史立山說,目前社會上認為風電發展出現了過快苗頭,主要集中于以下兩點:首先是電源建設快于電網建設,風電并網問題加??;二是風電設備制造廠商過多,產能有過剩傾向。
對于第一個問題,史立山解釋說,目前部分地區電網建設速度較慢,暫時存在風電送出問題,但從整個環境與資源形勢來看,風電發展并非過快,而是電網發展落后,加快電網建設速度,從政策上協調各方利益,將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從宏觀上看,中國發電裝機總容量已將近8億千瓦,而風電只有1000萬千瓦,不到1%。到2020年,國內風電裝機將達到1億千瓦,而電力總裝機將達到15億千瓦,風電在整個電網中的比例將達到6%。按照現在電力市場的發展趨勢,隨著智能電網與儲能技術的進步,全國范圍內電力調度的逐步實現,消納這部分風電將不是問題。
關于風電設備制造企業的數量,當前的實際情況是,有意愿進入風電制造行業的企業很多,但真正具備整機制造能力的企業尚為數不多。
目前,形成批量生產能力的整機制造企業只有3家,即金風、華銳與東汽,湘電、明陽、上汽等幾家企業,也可以實現小批量生產。在此之外,更多企業尚處于樣機生產階段,部分企業尚不具備樣機生產能力。因此,對于風機制造企業的數量,應當有一個科學的分析與認識。
2010年后,中國每年將有上千萬千瓦的裝機規模,隨著各國新能源政策的逐步釋放,國際市場對風機的需求將是國內市場的3~4倍。因此,考量產能是否過剩,要將眼光放到全球市場。在未來的行業發展中,國內風機制造企業不僅要瞄準國內市場,更要瞄準國際市場,在進一步提升產能的同時,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風電設備自主化能力與技術含量, 培養國際競爭力。
史立山表示,如今風機制造行業快速增長,正是行業樂見的結果。5年以前,設備制造是制約國內風電發展的主要因素,隨著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如今這一瓶頸已大為緩解。
對于當今新能源的發展,史立山認為,要用戰略的眼光去考量,對于新能源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不能只將目光放在當下。隨著電網建設速度的加快,以及智能電網與蓄能技術的進步,制約風電行業發展的一些問題,今后會逐步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