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厂,91久久久久久熟女,国产乱老熟视频胖女人,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精品观看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風電發展路線圖如何繪制

2009-08-12 16:14:48 中國投資   作者: 楊海霞  
“從南通如東往北直到連云港連綿幾百公里沿海都是灘涂,在這一帶建海上風電場不占土地,可建超過1000萬千瓦的風電場,相當于三峽的裝機容量,堪稱海上三峽,卻沒有三峽百萬移民的負擔,也不消耗水資源。我們應迅速下決心,行動起來,精心組織,建設甘肅河西走廊、蘇北沿海和內蒙古3個千萬千瓦級大風場,建設風電三峽。”

這是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2008年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文章的內容,文中他首次提出風電三峽的概念,將風電大基地戰略進行了直觀的表述,為中國風電產業發展描繪了一個壯麗的圖景。

風電大基地戰略早在《可再生能源中長期規劃》中正式出現,在《規劃》中,提出要通過大規模的風電開發和建設,到2020年,形成6個百萬千萬級大型風電基地。

然而,2007年以來,風電的高速發展大大超出了人們的預期。到2008年,中國新增風電裝機近630萬千瓦,僅次于美國,成為世界風電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2008年全國裝機容量已經達到了1200萬千瓦,再次超前完成了規劃目標。

2008年,國家能源局在甘肅、新疆、內蒙古、河北、吉林和江蘇等風能資源豐富的省區展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規劃,目前,編制的規劃初稿已經完成。今年5月11日,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規劃內的380萬千瓦風電項目正式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開工,成為第一個開始實施的基地。

  并網分布模式之爭

一種觀點認為,盡管歐洲的方式是最經濟的,然而中國要開發風電,只能走大基地開發的路線。

中國的風電發展一直都在爭議中前行。究竟是走歐洲分布式風電路線,還是走規模化并網路線,一直都有專家在爭論。在歐洲,風電大多以分布式能源的形式出現,分散開發,就地消納,不需要大規模遠距離輸送。

因此,不少專家認為中國也應當更多地發展這種小規模的風電項目。中國工程院院士倪維斗就是其中一位,他對媒體表示:“中國風電發展已經過熱。單純求大,求數量。其實10萬、100萬千瓦的風電項目就很好。應該好好考慮是不是就要按目前這樣的路線發展。”他認為,就是因為過去追求數量,導致了當下很多行業內的問題。而分布式開發模式好處很多,可以考慮在當地消化,如結合煤化工、冶金工業等,這些電解類的工業用電要求不高,可以使用直流電,相對而言并網的要求高,成本也高。

但是更多的專家認為,這種利用風能資源發展高耗能工業的所謂非并網風電發展模式,目前并不適合中國。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指出,中國不僅僅是在發展大風電,分布式的也在做,福建、山東、廣東做的就是這種分布式風電,中國風電目前的發展就是沿著集中大規模和分散式發展相結合的方式前進的。


他指出,在風電基地發展高能耗的產業以就地消化,這是很理想的情境,事實上很多風資源豐富的地區同時也缺水,自然環境惡劣,并不適于人類居住,更不適合發展重工業。從經濟性上考慮,還不如輸送出來更合適。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施鵬飛也表示:“盡管歐洲的方式是最經濟的,然而中國要開發風電,只能走大基地開發的路線。”

李俊峰認為,我國風電發展應當兩條腿走路,不排除發展一些分布式的風電,但是“選擇建設大基地、融入大電網戰略是風電發展的一個主要方面,這與我國的自然條件有關。”

由于我國風能資源多分布在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這些地區電力負荷低,因此要想開發這些豐富的資源,必然要走規模化開發、并網輸出的路線。

在他看來,發展大基地,一方面適應中國風資源和市場分布現狀,另一方面也有諸多好處。“從國家戰略上講,啟動風電大基地戰略,可以讓我們從與國外爭石油、從冷戰思維、從持劍經商的霸權思維中擺脫出來,以一種更和諧的方式發展。”

施鵬飛表示:“更重要的是,如果沒有大基地,可能一些風電機組制造商不愿意到當地投資,但是在大基地的巨大需求下,到這些地方投資就成為了一個較優選擇。”事實也確實如此,目前幾家裝備巨頭已經開始在各大基地加大投資,如大連華銳已經在江蘇鹽城建立了生產線,新疆金風在內蒙古包頭、甘肅酒泉建設了制造基地等。

據統計,全國風電裝機容量超過50萬千瓦的省份已超過10個。其中,內蒙古一枝獨秀,累計風機安裝容量超過了370萬千瓦。其次是吉林、遼寧和河北,也都超過了100萬千瓦。新疆達坂城、甘肅玉門蘇滬沿海、內蒙古輝騰錫勒、河北張北和吉林白城六大風電基地已初具規模。

  特許招標強制效應

過低的價格表明了風電投資的極大熱情。這種傾向雖然是政府一直希望看到的,但是,也反映出一些企業跑馬圈地的沖動。

1994年中國首次出臺支持風電的產業政策《并網式風電場管理條例》,要求電網必須為風電場提供便利。之后,國家出臺了系列政策,這些政策大大推動了風電產業的發展。

其中一個推動風電大基地建設的重要政策是特許權招標。從2003年到2008年,我國先后實施了5期風電特許權招標,具體要求項目規模達到10萬千瓦。國家發改委對特許權項目進行前期工作的審核,具體招標時由中國國際招標有限公司和中國水電顧問集團公司實施。

從這5次招標中,可以看出中國風電市場由小到大、由無序到有序的一個發展過程。

最初,由于規定承諾最低電價者中標,從2003年到2006年的4期特許權項目招標中,實際中標的上網電價遠遠低于合理范圍。

“最明顯的案例就是如東項目連續兩年招標,風能資源和其他條件幾乎完全相同,華睿公司的投標價格分別是每度0.3979和0.56元,相差40%。”李俊峰介紹。

雖然到了第三、第四期,國家發改委允許非價格因素作為考慮條件。但由于上網電價仍然是主導因素,電價仍然偏低。

投標企業為了降低投標電價,采用的手段有過高評估風能資源和上網電量,設定較高的第二段電價,低估設備價格,風電機組基礎成本和削減運行維護費等。也有些企業組成或在境外注冊合資企業,享受外商優惠政策,享受退稅等。

“過低的價格表明了風電投資的極大熱情。這種傾向雖然是政府一直希望看到的,但是,也反映出一些企業跑馬圈地的沖動,因此,雖然前幾輪民營企業和外資的積極性很高,敢于冒險大打價格戰,但是畢竟難以承受巨大的投資風險,之后的投標中,已經是清一色的國有企業。”李俊峰說。

分析原因,李俊峰指出:“這些集團有雄厚的煤電或者水電項目作保障,所以足以消化風電的虧損或者微利,只要掌握了資源,不愁在幾年后盈利。而且發展風電對樹立企業形象有好處,這也是預防未來國家的配額限制。”

第四期招標時,國家對評標辦法又作了較大調整,加大了本地化方案的比重,同時將設備制造商捆綁招標。此次招標進一步降低了投標電價所占的比例,投標價格趨于理性。第五期招標在條件上做出了更大的調整,投標價格最接近平均值的中標機會大。

李俊峰仍然認為當前的風電電價過低。“過低的上網電價讓風電投資商難以盈利,不能提供所得稅,影響地方積極性,更大的問題是挫傷國內新興的風電裝備制造業。”

“另外我反對通過減稅來扶持風電,稅收是地方財政的一個來源。可以在價格上補貼風電,比如在全國分攤的電價中提高1厘錢,對消費者來說影響不大。可以肯定的是,總容量超過了8000兆瓦的五期招標,在推動風電大規模發展上起了重要的作用。除了加速風電規模化發展外,還加速了風電國產化進程,為探索風電定價機制積累了經驗。”李俊峰說。

配套設施掣肘發展

電網要去適應,不應逃避責任,因為改變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特性是不可能的。所以電網就要去適應未來的發展,就像過去適應水電、適應核電發展一樣。

風電超速發展令電網的容納壓力陡然增大,因此在全國普遍出現了電網不能全額購買風電的情況,盡管在法律上,電網必須全額收購。據悉,除了張北地區上網較多外,其他地區均不樂觀,而內蒙古尤其嚴重。

“內蒙古規劃了5700萬千瓦的風電基地,蒙西目前接入蒙電和西北電網,蒙東計劃接入東北電網和華北電網,但是這個規劃沒有得到國家電網的認同。”施鵬飛說。

有專家表示,電網公司至少在態度上已經變得非常積極地支持風電,不過在基層上,因為風電給電網帶來了很多麻煩,令他們在承擔安全穩定供電的同時又要承擔不穩定的風電上網后帶來的新責任,因而積極性不高。

因此,經常被提到的一個理由是我國的電網弱,沒有歐洲電網強大,容納風電的能力還很低。最初,一些專家提出風電在整個電網的比例不能超過5%,后來這個指標被提高到了10%,但是這個結論沒有被國內的風電并網專家接受。因此,在制定風電并網標準時,對風電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

根據歐洲風能協會的研究報告,在現有的電網技術水平和條件下,電網接納更多的風電是經濟性和政策問題,而不是技術水平和實際運行的問題。德國、美國和西班牙等國對風電并網和電網如何適應風電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認為風電容量在整個電網的比例可以超過20%。在丹麥,電網已經能容納40%的風電。

“在這個問題上,電網要去適應,不應逃避責任,因為改變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特性是不可能的,電網就要去適應未來的發展,就像過去適應水電、適應核電發展一樣。國家可以給政策,根據成本核算電價,這都可以做到。”李俊峰說。

在對待電網積極性這個問題上,一些風電基地已經開始通過變通的方式來促進電網對風電的支持。業內人士表示,如一些風電投資商自己投資建設線路,或者出資讓電網公司建設管理。還有一種做法是,讓電網公司的下屬企業直接參與風電場投資,從而促進其加快電網的投資建設。這種方法也得到了施鵬飛的認可,他建議:“要讓基層電網從被動變為主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讓電網參股風電場開發。”

但這種做法又違背了我國廠網分開的電力體制改革的原則,恐怕也只能是在小范圍內存在。“2007年國家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提出了電量目標,即電網覆蓋范圍內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的電量,2010年達到1%,2020年達到3%,我測算約2000億千瓦時(需要風電裝機1億千瓦)。目前沒有將這個電量指標規定為電網企業的義務或強制性市場份額,也沒有激勵政策讓電網受益,使之對待風電由被動轉變為主動,這個問題迫切需要從法律和機制方面進行研究。”施鵬飛說。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風電 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