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已經在中東地區爭取到了第三個世界級項目,但它作為中國石油行業的“老大”,自有身份的尷尬
可以預測,至2009年底,盤點中石油這一年海外斬獲需要一張很長的名單。
8月初,中石油獲得了伊朗境內最大油田南阿扎德甘的開發權。這是兩個月內,中石油在油氣資源最豐富的中東地區爭取到的第3個世界級項目。
中東地區擁有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資源和最低的開采成本,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許多大國的石油戰略資源戰略儲備計劃里,中東都是最重要的戰略核心區。2002年美國發動對巴格達的軍事進攻時,中石油在伊拉克西部剛剛簽訂了一個潛力巨大的合同,打擊薩達姆的戰爭最終削弱了中國,也包括俄羅斯和法國在這一地區的力量。
要想在重新劃分的石油版圖中占據一席之地,自然不可能通過另一次軍事行動。五年內,中國將毫無懸念的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并且將幾乎全部依賴進口,中國大石油公司的洶涌投資無疑是為緩解未來的憂慮,這與埃森克-美孚、雪佛蘭-德士古等美國石油巨頭小心隱藏的意圖并無不同。
然而,可以清晰看到中國三大石油公司這一輪不同的收購風格,這是緣于他們血統中屬于市場的部分在發揮影響。中石油加緊貫通產業鏈上下游布局,特別青睞下游的煉化與銷售網絡。它不但力求收購新加坡石油的余下股份(該公司在亞洲有成熟的銷售渠道),據傳還有意收購收購蘇格蘭Grangemouth煉油廠。中石化和中海油則愿意將觸角上探,收購油田資產,這兩家公司正計劃以13億美元聯合收購美國馬拉松石油公司持有的安哥拉一超深水石油區塊20%的權益,在6月底,中石化曾宣布以72億美元收購瑞士公司Addax石油公司,該公司的業務優勢在于勘探。
即使忘記陳同海和那架天價吊燈,中石化仍是家值得關注的公司,或者說,它的“公司化”雖然略遜于中海油,但超過中石油。曾有分析人士指出,中石化今年在石油區塊方面的收獲,超過中石油的數年之功,原因之一就是中石化能更開放的與其他石油公司合作。
在油價偏低和信貸市場緊縮的背景中,收購油田資產似乎更為劃算,中石油在整個產業鏈上縱橫,一方面是為彌補其作為綜合性能源公司的短板,另一方面也恐也有難言之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個名字總是并列出現,但他們的肩膀并不一樣齊,中石油老大的地位難以撼動,走出國門后,別人更容易從它背后看到中國的身影,如果收購油源,它所代表的形象比中石化和中海油更敏感。若不在有利時間內全線出擊,僅是盯住油田,可能收獲更少,這也是老大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