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審議成品油價格和燃油稅費改革方案后,決定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一是說明這兩項改革的重要性,需要得到全社會的認同和支持,不能策劃于密室,更不能閉門造車;二是說明成品油價格和燃油稅費改革方案中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需要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
現代文明是建筑在兩個輪子之上的,一個是電力,一個是石油。石油是現代工業和現代農業的血液,如果血液出了問題,不僅影響整個軀體的健康,也會影響到每一個細胞,會造成貧血,也會導致致命的心肌梗塞或腦血栓。所以對于石油的價格稅收政策關系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慎之又慎,反復權衡。
目前,全球采用燃油稅的國家主要一些人均GDP達到30000美元的發達西方國家和一些國土比較狹小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如新加坡、香港和臺灣等,人均GDP也在1.5萬到3萬美元之間。巴西征收燃油稅,2007年人均GDP也達到6842美元,是中國人均2280美元的三倍多。即便如此,巴西2007年GDP增長幅度5.4%,是“金磚四國”中最低的,這與它的高燃油價格政策不無關系。中國效法巴西,能不能承受這樣一個較低的增長?一般說中國的經濟增長幅度若低于7%,就無法解決每年數千萬人口的就業問題。中國的燃油稅14年難以出臺,大家眾有微詞,但也沒有考慮我們的經濟發展階段和社會改革進程是否達到了相應的條件?
采取燃油稅的國家和地區,農產品是不限制價格的,油價高低可以直接傳導給農產品和食品,政府拿錢只是補貼為數不多的窮人,中國現在能不能這么做?燃油稅是納入《公路法》的道路交通建設稅,農民的拖拉機、收割機、抽水機是不上路行使的,漁民的漁船也從來上不了路,牧民雖有汽車、摩托車,但草原上根本沒有道路可行,為什么要讓他們承擔道路建設的相關稅收?我們目前還不清楚中國的燃油稅費改革方案中是如何保護農民利益問題,如果不進行糧食和其他農產品價格的市場化改革,不允許其直接傳導給市場,哪么就只有直接補貼農民。對于農民怎么補貼?怎么能越過層層克扣,多方盤剝,讓補貼的錢最終到農民手里?
各地農民的耕種的作物和耕作方式大不一樣,人均耕作面積也不一樣,貴州農民一戶可能只有1~2畝水稻田,又在大山上,農業機械根本上不去;東北產糧區的農民一戶要種好幾百畝小麥玉米,沒有農業機械又不可能耕作。不同地區的“噸糧油耗”可能完全不同,如何才能達到公平?此外,如果是一項改革最終的結果將造成各級政府不得不拿出巨額資金要對2/3以上的國民進行補貼,這樣的改革還算是市場化改革?會不會形成“割自己的肉下酒”的尷尬局面。
燃油稅和定價機制改革都要提高終端銷售價格,這會造成整個交通運輸系統的成本增加,運費會直接傳導到所有終端商品和公共服務上,從而引起通貨膨脹和地方政府巨額財政補貼問題。北京目前對每兩出租汽車補貼1500元,對每一個地鐵乘客每次乘車補貼2元,對每一個公共汽車乘客每次補貼1.2元,未來實現燃油稅和燃油定價機制改革,補貼還會增加。北京市財政有錢,央企在北京納稅,其他省市的城市能不能背得起這個包袱?這到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都說目前是兩改的最佳時機,原因:一是正逢年關;二是國家油價低;三是前后準備14年。如果沒有全球金融危機,這或許是一個好時機,但此一時,彼一時,我們必須要考慮大的全球經濟環境。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11月27日表示,世界金融危機還未見底,影響在不斷擴大和蔓延,對中國的影響也在不斷加深,11月份國內一些經濟指標確實出現加速下滑態勢。一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出現困難,特別是一些以生產出口產品為主的企業,有些甚至停產、半停產。這自然影響到就業,在某些地方確實出現了農民工返鄉的現象。
胡錦濤在政治局11月29日集體學習時提出,要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繼續擴散和蔓延,我國發展的外部條件更趨復雜。在一個時期內,我們將突出面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持續加深,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外部需求顯著減少,我國傳統競爭優勢逐步減弱,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壓力。
世界各國政府都在竭力減稅和打壓油價,英國已經將增值稅從17.5%降低到15%,美國的油價比中國還要低很多,都是為了促進經濟復蘇,保持本國競爭實力。中國是一個制造業大國,要維持制造優勢解決億萬農民的就業問題,隨著全球經濟危機加劇,出口已經嚴重受阻,中國現在不僅要應對越南、印度、孟加拉的挑戰,美國也在大力恢復制造業優勢,對中國構成新的競爭壓力,我們在此時此刻增收燃油稅或提高油價,會不會影響國家競爭力?會不會造成更多的企業倒閉和增加失業壓力?會不會造成我們自身的經濟衰退?
燃油稅并非為“節能減排”而設計的稅種,只是因為這個稅長期難以實施才突出了它在節能減排方面的功效。如果是為了節能減排,我們是不是還有更好的手段?比如綠色配額機制和碳稅等。我們征收燃油稅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為圓14年夢想實現“征收燃油稅”而征收燃油稅,還是為了“舍己救人”?在全球經濟危機的當口,對于中國,乃至世界,美國這臺引擎已經出現故障而出力不足,如何保持中國這部引擎的經濟活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關鍵。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