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內鋼鐵企業經營陷入內外交困,下游因國內經濟增速放緩以及房地產調控導致需求不佳,鋼材價格連續下跌;上游主要材料鐵礦石的價格劇烈波動,價格完全由國外供應商決定,許多企業難以控制成本而不得不虧損經營。
新金融記者近日獲悉,在這樣的背景下,經過充分的醞釀準備,大連商品交易所與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將力推中國版鐵礦石期貨,以增強對于鐵礦石的話語權,相關申請已經報送證監會,如果進展順利,年內有望推出。
為國外礦業打工
我國鋼鐵產量多年穩居全球第一,甚至超過了全球排名第二至第八名產量的總和。由于鐵礦石占生鐵生產成本的60%至70%,因此,中國對于鐵礦石的需求量非常大。
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消費鐵礦石成品礦約10.67億噸,2013年鐵礦石成品礦需求量將超過11億噸,我國進口貿易量超過世界鐵礦石貿易總量的60%。
令人遺憾的是,在巨大的需求背后,國內對于鐵礦石卻沒有定價權。鐵礦石價格長期被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三大巨頭所控制。
對進口鐵礦石行情長期關注的河北裕華鋼鐵有限公司白增偉部長向記者透露,在行業較為景氣的時候,三大礦石企業就大幅提高鐵礦石的價格,而在金融危機后行業需求下降的時候,鐵礦石價格下跌的幅度卻遠小于鋼材價格下跌的幅度,鋼廠幾乎承擔了全部的市場風險,即使在行業最景氣之時利潤率也不高。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行業利潤被國際礦商賺走,而國內鋼鐵企業只是在為這些礦業巨頭“打工”。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前五個月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僅28.37億元,銷售利潤率0.19%,虧損面達43.02%,處于各行業最低水平。6月份鋼鐵行業經營狀況進一步惡化,虧損面在75%左右。6月底,線材每噸虧損30元至70元,其他鋼材品種每噸虧損90元至260元。
國都期貨研究員王彩惠表示,通常來講行業下游需求不景氣會通過產業鏈逆向傳導至上游原料市場,但由于鐵礦石定價被國際三大礦商掌控,而致使市場扭曲。同時,由于國內缺少像期貨這樣的價格風險轉移工具,一線企業不得不面臨內外交困的窘境。
市場的期盼
從國際市場的經驗來看,大宗商品貿易價格的確定均會參照衍生品市場,特別是期貨市場的價格走勢。一方面,期貨市場具有價格發現功能且公開透明,可以指導企業更加合理地安排生產經營;另一方面,在行情出現大幅波動時,企業可以通過套期保值等方式對沖生產經營風險。
目前,國外鐵礦石衍生品主要包括掉期和期貨。2008年德意志銀行最早推出了鐵礦石掉期合約,之后倫敦清算所、新加坡交易所、洲際交易所和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也相繼推出了鐵礦石掉期合約。
到2011年,印度商品交易所推出了首個鐵礦石期貨,隨后新加坡交易所、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洲際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也推出鐵礦石期貨。
“目前,鐵礦石衍生品市場發展時間還較短,國際上并沒有形成權威的鐵礦石定價權,因此諸多交易所對該產品的加速發展,背后目的就是搶奪定價權。”王彩惠稱。
“這其實是一個機遇。”白增偉認為,“目前諸多衍生品市場已經對三大礦商所推出的普氏指數定價造成一定沖擊,‘群雄爭鹿’的時代環境下,國內應該盡快推出和發展自己的鐵礦石期貨,增強在國際鐵礦石定價中的話語權。”
此前,由于國內沒有鐵礦石期貨,很多企業只能選擇去新加坡交易所去對沖風險,如此一來,企業不但“麻煩”還面臨匯兌風險。所以,這次大連商品交易所對于鐵礦石期貨上市的申請得到了業內多方支持,交易所相關負責人表示,鐵礦石是大商所推動上市的戰略品種,也是證監會積極推動上市的四大戰略產品之一。
對此,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也復函表示支持大連商品交易所在國內上市鐵礦石期貨。
實物交割增加抗操縱性
7月2日,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鐵礦石期貨培訓班上,大連商品交易所披露了中國版鐵礦石期貨合約的具體信息。合約規定,以含鐵量62%的進口鐵礦石粗粉作為交易標的,實行實物交割,允許鐵礦石精粉替代交割。
首創期貨煤炭鋼鐵產業鏈研究室主任介紹,國外鐵礦石衍生品大多采用指數現金交割,但這樣的交割方式存在一定問題。“一方面,市場上并沒有統一認可的指數,編制和樣本采集的合理性有待商榷;另一方面,指數的現金交割更容易被具有優勢地位的礦商或者資金雄厚的機構所操縱。”
對此,大連商品交易所一位負責人表示,為了防范市場被操縱,交易所在交割體系方面做了詳細縝密的設計。進口鐵礦石可供交割的同時,國產精粉、港口庫存也被一并納入統一的交割體系,最大程度地降低國際三大礦商巨頭對國內期貨交割的影響。
除此之外,交易所還制訂了嚴格的限倉制度和套期保值審批制度。如此一來,一方面規模較大的礦商將很難再利用規模優勢操縱市場價格,另一方面,這也限制礦商在期貨市場中的“身份”,令其只準參與賣方套期保值交易,避免他 們通過拉高期貨價格來獲利。
王彩惠也認為,實物交割能夠讓期貨、現貨價格更好地結合,一旦不合理價差出現,套利盤的涌現就會令價差迅速得到修正,使得價格更真實地反映現貨市場的供需狀況,避免指數期貨與供求關系脫離。
此外,中國是全球第一大鐵礦石進口國,有著龐大的產業鏈基礎,現貨、庫存的數量均使得我國在鐵礦石期貨領域具有優越的實物交割條件,避免出現惡意的炒作風險,從而更有效地服務實體經濟。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