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厂,91久久久久久熟女,国产乱老熟视频胖女人,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精品观看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管道運輸是決定頁巖氣發展的另一關鍵因素

2013-06-14 10:30:05 《企業界》雜志

中國的天然氣管道系統尚欠發達

目前,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天然氣的占比僅為4%,而世界能源消費結構中,天然氣消費則占到能源消耗總量的24.1%。”據悉,“十二五”期間天然氣占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計劃提高至7%-8%。

與此同時,中國天然氣運輸管網擴張保持了一個較快的速度。僅在2010—2011年期間,中國石油的管網就增加了3280公里以上。截至2011年底,中國天然氣運輸管道總長約為5萬公里,其中3.6萬多公里為中石油建造。

在這些數據面前,國際能源署(IEA)的報告卻直言,中國運輸基礎設施的開發遠遠不能滿足天然氣消費需求的急速增長。與其他OECD國家相比,中國的管道建設的步伐仍需加快追趕。根據IEA的統計,截至2009年底,德國的天然氣運輸高壓管道總長為11.7萬公里,而其國土面積僅為中國的4%,天然氣消耗量也比中國少很多(2010年為970億立方米)。天然氣消費大國—美國,每年消費近7000億立方米天然氣,其管道總長更是達到約50萬公里,并且其中有70%為州際管道。相比之下,可以看出中國的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要達到德國或美國的水平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在管道建設方面,最新的政策動力來自于對民資的鼓勵。國家能源局《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擴大能源領域投資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支持民間資本與國有石油企業合作,投資建設跨境、跨區石油和天然氣干線管道項目;以多種形式建設石油和天然氣支線管道、煤層氣、煤制氣和頁巖氣管道、區域性輸配管網、液化天然氣(LNG)生產裝置、天然氣儲存轉運設施等,從事相關倉儲和轉運服務。”

盡管有了政策,但是依然有不少懷疑的聲音,擔憂天然氣行業中采取縱向一體化戰略的石油企業會輕易擊敗競爭力孱弱的新來者。

企業縱向一體化之憂

實際上早在2002年,世界銀行(微博)與原國務院體改辦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合作發布的研究報告《中國:天然氣長距離運輸和城市配氣的經濟監管》中就已經預見到中國天然產業會出現縱向一體化的現象。

該報告指出,根據國際經驗來看,從生產到運輸、配送和大宗消費的合同式一體化經營,可能會成為中國天然氣行業在市場發展初期的特點。促成這種一體化的原因在于天然氣行業產業鏈的任何環節都需要大規模的投資,因此,可能需要通過“背靠背”的合同,來保證氣田開發以及建設新的運輸設施和電廠等有穩定天然氣需求的大型用氣單位的融資。

國際能源署(IEA)報告認為,中國的天然氣中游領域(管道輸氣和存儲領域)可以看做是中國三大石油公司勘探、進口、銷售天然氣所附帶產生的領域,因為管道大多是三大公司根據其天然氣生產、進口及銷售策略建造的。西氣東輸管道和普光-上海天然氣管道就是最好的例子。在這一領域,中石油穩穩占據主導位置,其它各方也都很難有機會利用天然氣管道網絡或液化天然氣進口設施,即使可以使用,也是經過了雙邊談判才達到協議的。

盡管2006年民營企業新奧能源打破原有天然氣進口權壟斷,成為第四家具備天然氣進出口權利的公司。但由于新奧能源并沒有建設任何天然氣接收的基礎設施,使得其天然氣進口資質并不能發揮作用。

對于縱向一體化公司給市場競爭帶來的威脅,IEA認為,在多數情況下,帶有自然壟斷性質的基礎設施如管道、LNG接收站、儲氣站等僅是一個油氣公司眾多業務中的一個分支。

通過自己生產或進口,該公司擁有自有商品的所有權,有時候還擁有觸及最終零售客戶的分銷所有權。在未對準入和透明度進行監管的情況下,縱向一體化公司可以自由協商關于其基礎設施的準入權。這就確保其擁有與其他天然氣供應商競爭的市場權利。如果沒有相應的監管框架,強大的縱向一體化公司就有動機濫用市場權利,妨礙第三方的競爭。這種市場壟斷,尤其是使用管道基礎設施方面壟斷,阻礙了天然氣市場有效的發展。

管道缺乏無歧視準入規則

因為縱向一體化對市場存在種種不良影響,國際能源署在研究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經營的基礎上,確定了兩種可以替代壟斷市場結構的市場模式。分別是“管道到管道競爭”模式和“強制第三方準入至管網”模式。

目前許多OECD國家,尤其是重要的天然氣生產國,如美國與英國,都轉變成為以市場為基礎、允許第三方準入的天然氣發展體系。

“第三方準入制度”也可稱為“非歧視服務制度”,其核心要義在于所有用戶以公開的程序和條件使用天然氣基礎設施,平等獲得運輸和存儲服務,基礎設施運營企業不得拒絕為特定用戶提供服務或者不合理條件,不得利用對基礎設施的控制權為關聯企業謀取競爭優勢或者排斥其他天然氣經營者。這一制度意味著打破大企業縱向一體化的布局,使更多的市場主體公平的開展競爭,激發市場的活力,促進天然氣行業快速發展。

美國是現在頭號天然氣生產國,但在上世紀70年代卻為氣荒所困擾,原因不是別的,恰恰是因為美國聯邦政府在之前20年采取了天然氣井口價格管制,導致天然氣供應短缺。為了鼓勵上游投資,美國在1978年出臺《天然氣政策法》,取消了新簽訂天然氣協議的井口價格控制。1985年,當時的美國天然氣監管機構—聯邦能源管理委員會,向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的方向邁出一大步,頒布了第436號法令,開創了公開準入,平等運輸,允許下游天然氣使用者直接向生產區域的供應商購買天然氣并通過州際管道運輸等多項市場原則。

這一制度從此改變了整個行業的游戲規則,為后來的繁榮發展奠定基礎。到現在,美國大約有6300家天然氣生產商,開采了超過480000口天然氣井,天然氣加工處理廠超過530家,有160家不同管道公司在運輸天然氣。2011年美國的天然氣產量達到6530億立方米,是中國天然氣年產量的6倍之多。生產關系變化解放的巨大生產力可見一斑。

第三方準入制度存在也有前提條件,即要求在同一個市場中有多個上游供應商,或者多個下游使用者。在2003年IEA第一次針對中國天然氣發布的報告《開發中國的天然氣市場—能源政策的挑戰》中就指出,只有在天然氣市場充分發展并達到高度成熟之后,才能引入“第三方準入”這樣的機制以增加競爭和提高效率,而IEA專家認為當時的中國引入“第三方準入制度”的條件還不成熟。

與2003年相比,中國現在的天然氣市場格局已經發生顯著變化,引入“第三方準入制度”的條件越來越成熟。從氣源來看,國內陸上有川渝、陜甘寧、青海、塔里木四大產區,海上有南海、東海等海上氣田,此外還有中亞天然氣和不同來源國的船運LNG進口,俄羅斯、緬甸方向的天然氣也在爭取當中。從供氣主體上看,除傳統的三大油外,煤制氣企業、頁巖氣企業和民資的天然氣進口商都是潛在的重要供應商。而在下游,如北京、廣東、江蘇、浙江等省市都已經實現多氣源供氣。

不僅是客觀條件具備,主觀的企業訴求也已經擺上桌面。在2010年,廣東就出現燃氣發電企業希望借道大鵬管道采購低價天然氣被拒絕的案例。本報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下游燃氣企業受制與縱向一體化企業對氣源的支配,不能自主選擇更廉價氣源,市場競爭力也隨之減弱。

此外,引入第三方準入機制,對于理順天然氣價格體制也有重要意義。IEA認為,實行管道第三方準入不僅對國內天然氣生產及大客戶競爭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同時也是批發定價改革的必要條件。

中石油規劃總院副總經濟師趙連增曾撰文指出,在中國天然氣產業鏈中,天然氣生產或天然氣進口與天然氣管輸基本上是一體化經營,管輸費用內部化。但是隨著市場化進程推進,當長輸管道或管網向第三方開發時,政府管制管輸費用將變得有意義。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頁巖氣,管道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