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厂,91久久久久久熟女,国产乱老熟视频胖女人,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精品观看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觀點“對對碰”

2013-06-09 10:28:15 中國礦業報   作者: 王瓊杰  

編者按:6月3日,由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主辦的加強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國土資源部相關司局領導以及業內的院士、專家們圍繞如何更好地加強我國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見解,進行了各種觀點的碰撞。以下為研討會現場發言的部分摘錄,刊出以饗讀者。

劉炯天(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文明建設包括理念、文化、法律、政策、技術等很多方面,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綠色礦山是礦業界生態文明建設的最高要求,也是總體目標。

綠色礦山包括綠色開采和綠色分選。綠色開采就是控制住不讓巖層塌陷,包括井下充填、地表植被保護等;綠色分選的概念來源于綠色制造,就是基于水循環與資源綜合利用的高效分選。如果我們的礦山地沒有塌陷,所有廢物都用掉了,也就是綠色礦山了。 

礦山從單一采礦到資源綜合利用,現在形成了一個產業,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模式。例如,以選煤為主,到矸石利用、高嶺土利用、粉煤灰利用、水循環,整個形成一個產業園區。很多礦山這幾年已經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但是發展的程度還參差不齊。

對綠色礦山和綠色礦山生態產業園區,不同礦山有不同的產業模式,有不同的循環利用模式。循環和產生經濟效益之間是有差別的,有的資源可以循環,但不一定能產生經濟效益,這方面國家要在政策上給予支持。

翟勇(全國人大環資委法案室主任):今年全國人大環資委法案室上報的一個法案是修改《循環經濟促進法》,研究制定《資源綜合利用法》。

礦產資源分兩次利用:一次利用和二次利用。一次利用是從礦山開采到產品生產,這個過程中沒有循環;二次利用過程中,從產品包括以后再利用或者再生利用,這個過程可能有循環。為什么有的能循環利用但不去循環,關鍵是循環利用有沒有效益,所以資源綜合利用的根本目標就是實現雙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當用循環的理念去規范的時候,會發現很多問題沒法規范。一次資源利用當中,比如尾礦問題,一方面它在污染環境,另外一方面大量資源不能得到很好利用,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破壞。尾礦問題應該屬于資源綜合利用的問題。礦產附產物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可以循環的資源,另一部分是經過處理以后不能循環或者沒有價值的,那就是廢物。廢物有兩個去向:一是掩埋焚燒,二是暫時儲存下來,等未來技術允許的時候,也許它還有更好的作用。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這個概念給搞清楚。

現在循環經濟強調的理念是廢物資源化、廢物再利用。《固廢法》又說廢物要進行處置,處置就是填埋。所以,要尊重客觀規律,要把概念科學化,廢物就是不能再利用的,能再利用的就不是廢物。

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廣義上的意思是指所有的資源利用形式,狹義上的意思是對一個資源用各種方法把它用完。我們現在講的是狹義方面的資源綜合利用,循環經濟只是綜合利用的一種形式。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的目的是為了效益。當前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概念給搞亂了,優惠政策也沒有了,都用到循環經濟上了。而發展循環經濟錢花了好多,土地占了,設備也買了,結果循環不起來。所以,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最關鍵的是要加強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

姚華軍(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院長):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作為國策,其目的就是為了保護與節約資源。相關的法律、制度建設非常關鍵。在體制上,各個部門要建立分工協作機制。在轉變政府職能上,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恰恰是需要得到加強的,要通過加強監管促進資源綜合利用,而不是放開不管。

對礦產資源綜合利用考核,應突出綜合效益最大化,不能單純強調哪一方面。從國家層面來講,就是要實現資源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最大化,這就要從體制機制上加強統籌協調,制定標準體系,建立準入機制和退出機制。

國家對此項工作還要繼續重視和加強,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還不能停。基礎工作還要進一步加強,在先進適用技術上要引領甚至組織攻關。還有專項資金不能撒胡椒面,要給有技術突破或者有先進適用技術的企業。

許大純(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司副司長):從2010年起,國土資源部加大了對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支持力度,這幾年主要是以礦產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專項為平臺,并把其作為一項政策來大力推進。具體措施一是摸情況。去年國土資源部組織對22個重要礦種進行了“三率”調查評價。到今年底,我國礦產資源“三率”指標就可以搞清楚了。二是建立標準。綜合利用得有一個標準,沒有標準,誰高誰低就無法衡量。去年我們發布了5個礦種的標準,反響非常好,今年我們想再做10個。 三是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我國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是在技術的推廣應用上。去年我們推廣了第一批62項先進技術,今年是30多項。今年“地球日”我們還搞了先進技術推廣應用平臺,讓先進技術找到適用的礦山,讓有需求的礦山找到適用的技術,促進這些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再就是抓落實,抓制度的落實,抓“三率”標準的落實。今年在開發利用方案審查中我們要提出關于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的要求,比如“三率”指標,今后的開發利用方案里面必須達到“三率”指標,達不到的,開發方案就不予通過,采礦證就不發。

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工作在我國實際上還處于一個起步階段,認識還不統一。包括一些概念性的東西,例如在“三率”指標綜合利用率這個概念上,就有不同的理解。但這項工作前景很廣闊,作為政府部門,我們要實實在在地往下推。

朱玉華(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原秘書長):礦產資源開發進入后期、晚期或者末期階段,累計采出量已經達到可開采儲量70%以上的城市,就是資源枯竭型城市。從2008年~2012年,國家分3批確定了69個資源枯竭型城市,主要集中在東北老工業基地、西部“三線”地區。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在之后幾十年里,面臨著異常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為了支撐經濟建設,國家動員一切力量,建設了一批資源型城市,包括大慶和戈壁上興起的克拉瑪依。礦業城市為共和國建設提供了急需的煤炭、石油、電力、鋼鐵、機械裝備等物資,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

經過幾十年發展,資源型城市逐漸受到資源枯竭的威脅。一是城市發展的資源環境基礎出現危機,生態環境惡化,耕地退化、鹽堿化、沙化,水資源告急等問題逐漸出現。二是資源型城市區位條件差,自我發展能力比較弱。此類城市基本都是依資源開發而居,缺乏一般城市的開放性,經濟體系處于封閉狀態,城市社會服務功能緊緊依附于主導資源產業,缺乏自主運營的空間。三是資源枯竭型城市產業高度單一或說具有非均衡性。資源型產業既是主導產業又是支柱產業,這樣城市對資源產業的依賴性比較大。城市發展受到限制,城市功能也不健全,第三產業及可替代產業發展落后。

要建立礦山環境治理資金投入長效機制,將礦山治理經費納入各級政府財政預算,確保治理工作的連續性。要支持西部地區,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的環境治理工作,建議西部繳納國家的礦產資源稅費全額用于西部礦山環境治理工作。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參與保護和治理礦山地質環境的積極性,積極拓寬融資渠道,提高治理成效。

駱沙鳴(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泉州市政協副主席):過去一直講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其實應該講“四生一體”,還要關注生命的健康,也就是以人為本。加強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就能夠達到生命健康,要站在更高的理念上來推動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的科學布局,使我們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更好地統一起來。

從大的方面講,要建立協同創新機制,明確產業鏈各方的責任邊界、風險分擔和利益分配。促進服務業,比如會計師事務所、資信評價公司在資源綜合利用方面所起的作用。研究金融方面、環境會計標準準則等怎么跟國際接軌,只有把環境、金融這一塊做大做強,才能夠很好地支持企業把資源綜合利用工作做得更好。

對城市礦山,國內重視得還不夠,今后還要加大這方面的支持力度。經過工業革命300年的掠奪式開采,全球80%以上的可工業化利用的礦產資源,已從地下轉移到地上,我們要想法實現它的規模化、生態化、精益化利用。要在城市礦山土地價格、金融配套、產業服務體系等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

王訓練(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校長):現在我們講加強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如果還是不落到實處,那效率是很低的。加強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必須有法律保障。不僅要有法律體系,而且還要落實到位,也就是說對礦產資源不能節約、不能綜合利用的企業,沒有資格進入礦產資源開發領域。如果誰批他進入,誰可能就違法。如果違法成本很低,而遵守規則成本很高的話,礦山企業就不會遵守規則。同時,還要在技術、文化等方面予以加強。

孫朝暉(全國政協委員、攀鋼研究院釩研所所長):我國釩鈦磁鐵礦儲量占全世界釩鈦磁鐵礦儲量的43.5%,攀西是我國第二大鐵礦區,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率水平比較低,目前仍有提升空間,但存在很大難度,技術方面還需要突破。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將攀西釩鈦磁鐵礦資源綜合利用作為一個重大專項進行重點支持,以進一步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王書文(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副秘書長):國家層面非常重視尾礦綜合治理,七部委出臺的“深入開展尾礦庫綜合治理行動方案”、國家發改委編寫的《資源綜合利用年度報告》里面都把尾礦綜合利用專門突出了出來。國家在尾礦綜合利用方面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發改委有“雙百工程”,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科技部、安監總局也出臺了一系列文件給予大力支持。

同時,技術上也在不斷進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都提出了促進循環經濟的技術、工藝,還出臺了《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目錄》。國土資源部發布了92項技術,這對尾礦綜合利用是一個大的推進。像尾渣永磁技術,能利用磁的差異性把金屬分門別類選出來,這個技術目前在世界上是比較領先的。

要提高認識,頂層設計,制定標準,推廣新技術。對利廢為目的的技改都應該做到優先支持。要修改有關循環經濟的法規,調整稅收優惠目錄,進一步鼓勵資源綜合利用。為鼓勵采用先進適用技術,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需要實行行業準入制度,必要時要進行資源綜合利用企業認定。

薛亞洲(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處長):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具有以下屬性和特點:一是公益環保屬性,既可以節約資源,又可以促進環境保護;二是資源屬性,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有效途徑;三是投入風險屬性,資源綜合利用投入高,加上違法成本低、費率固化,缺少完整的級差稅費標準,在當前投入高于收益,具有增加生產成本的事實,技術資金風險較高。技術成本低、技術攻關周期短、能夠實現企業效益增長或由于綜合利用減少固體廢棄物和尾礦排放從而節約稀缺的土地資源,解決企業燃眉之急才能夠從客觀上引起地方政府和企業的重視。

從以上屬性和特點不難看出,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所產生的資源環境和社會效益一般大于經濟效益,其公益屬性大于市場屬性。近幾年來,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工作之所以得到地方政府和礦山企業的重視,一是有國家專項和補貼政策,二是由于重視此項工作所帶來的激勵效應。要使中央、地方、企業三者目標趨同,長期促進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工作,必須要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調節相結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將生態和環境成本內部化,建立市場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充分考慮企業經濟效益,調整礦業產業結構和礦山企業利潤結構,通過政府引導和稅費調節,著力培育綜合利用產品市場,將利潤的主要來源引向對礦產資源的高效開發利用。進一步強化綜合利用管理工作在礦政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構建以“調查評價、示范引領、標準規范、監測監管、激勵約束、稅費調節”為核心的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長效機制。

構建促進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長效機制,必須修訂法律法規,提高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在法律中的地位;加強組織領導,打造工作平臺,繼續發揮財政專項的引領帶動作用;改革目前的管理體制,明確職責任務,建立協調機制,統籌開展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等相關工作;開展專題研究,加強制度供給、動態調整制度體系,做好宣傳工作,提升優秀企業軟實力。

吳登定(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地質礦產處處長):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現在涉及面很廣,要形成節約資源、綜合利用這樣一種理念、一種文化或者一種產業模式,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在目前情況下,涉及到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重大問題要能夠先提煉出來,抓重點、帶全局,真正在5年或者當前一段時期,對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有一個大推動。

建設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更重要的還是要完善技術體系、產業模式,以及進行體制機制創新來推動整個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工作。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長效機制要整體設計,發揮市場作用。要把通過綜合利用來促進資源的合理開發、區域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環境保護等方面統籌起來考慮。




責任編輯: 曹吉生

標簽: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