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會議確定今年在行政體制、財稅、金融、投融資、價格、民生、統籌城鄉、農業農村、科技等九大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大改革力度,決定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民眾期待的“改革”正在一步步得到落實。
新班子改革推進思路漸明晰 今年經濟改革涉九大重點領域
2012年11月,李克強提出“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引發輿論高度關注和期待。改革已成為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后國務院常務會議常見議題,而新一屆領導班子的改革推進思路也日漸明晰。時至今日,人們所期待的改革正在一步步得到落實。
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今年加大改革力度,涉及行政體制、財稅、金融、投融資、價格、民生、統籌城鄉、農業農村和科技等九個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
其中,會議提出,年內將形成深化預算制度改革總體方案,完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控制措施,還將削減、合并一批專項轉移支付項目,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形成資源稅費和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方案。在投融資方面,將形成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方案,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既有干線鐵路。會議還明確要建立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制度,穩步推出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措施,提出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操作方案。
在價格和民生方面,將在保障群眾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電、用水、用氣等階梯價格制度。出臺完善水電上網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方案。在統籌城鄉建設方面,未來將圍繞提高城鎮化質量、推進人的城鎮化,研究新型城鎮化中長期發展規劃。此外,還將出臺居住證管理辦法,分類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完善相關公共服務及社會保障制度。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表示,“這些改革部署,既是今年的改革重點,更是著眼長遠,致力于改善中國經濟社會的‘基本面’,增強發展后勁,是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今年改革的又一大突出特點。”
再次踐行“下放行政審批權”承諾 不足一月下放133項
新一屆政府上臺后,曾公開承諾“減少1/3以上的政府審批事項”,國務院各部門目前掌握17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該承諾也就意味著將下放超500項行政審批權。下放行政審批權、改革市場環境成為能否再度激發民間經濟的關鍵。
值得關注的是,4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曾明確取消和下放71項行政審批項目,重點是投資、生產經營活動項目。在此基礎上,6日召開的常務會議決定,再取消和下放62項行政審批事項,并依法依規及時公布。
對此,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認為,“從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的今年改革重點看,改革的核心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市場化取向特征非常鮮明。”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則指出,“向政府自身的權力‘開刀’很難,但要增強市場活力又必須這么做。通過行政審批制度、財稅制度以及機構改革,盡快把政府職能轉向創造良好市場環境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上來,以充分激發中國經濟的活力。”
轉型遇經濟放緩掣肘 激發活力待改革落實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7.7%,不僅低于市場預期的8%,也低于去年四季度7.9%的增速。同時,投資、消費、工業增加值增速均較去年四季度有所放緩。當前的經濟轉型遇到了經濟放緩的掣肘,再兼顧經濟穩定增長以及一些欠賬已久的改革,構成今年復雜的經濟形勢。
根據今年經濟形勢的不同,宏觀政策的重點也需要調整。宏觀層面要穩增長,微觀上要通過一系列改革,來為企業提供發展空間,為經濟增長提供活力。有評論指出,政府改革是深層體制改革的突破口,如果政府改革仍然停滯不前,中國的經濟發展環境最終還是難以改善,一個“好的市場經濟”體系也難以建立起來。
王軍指出,“下一步要真正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盡快出臺今年改革的具體實施方案。只要能夠認真落實,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經濟的活力能夠受到極大激發,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大有希望。”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