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在國內廣泛興起,也就是5年內的事。
2012年5月,神華集團、中煤能源集團、河北開灤集團、山西大同煤礦集團等19家大型煤炭企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集中發布了2011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如此規模、規格,在煤炭行業內尚屬首次。
這19家企業中,有些是首次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有些已發布過兩三次。各家大體圍繞保障煤炭供應、安全生產、關愛職工成長、保護環境、回報社會等方面,闡述了2011年度對內對外所承擔的責任。
其實,以前只是沒有“社會責任報告”這么一種說法和形式,國有煤炭企業歷來都有講大局、作奉獻的傳統。尤其在承擔社會責任上,寧可勒緊褲腰帶,苦著自家人,也必定深明大義。
例如保供應。2008年年初,南方多地出現了幾十年不遇的雨雪冰凍災害,電煤供應告急。煤炭行業在自身因受災被迫停產的煤礦達1794個的情況下, 克服一切困難保電煤生產和供應。為保全國過好春節,很多煤礦春節沒放一天假。災害過后,一些企業得到政府、客戶的表揚和感謝。有的缺煤省份,有主要領導專 程到外省的煤企,代表全省人民表示感謝。
這幾年,國有煤炭企業在保供應上,尤其是保電煤上,承擔巨大社會責任的同時,自身也默默承擔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這本賬已無法完全計算,各企業甘苦自知。
再例如提供公共服務。煤炭企業辦社會的傳統由來已久。自企業改制開始剝離社會職能以來,還是有很多職能剝不掉。很多老礦區,還是由煤炭企業承擔著供暖、供水、供燃氣等公共服務職能,還有些名義上交出去的職能,如礦區公安等,實質上還是由企業出錢補貼。
還有主動或被動給社會作的單項貢獻。如山西省政府要求國有煤炭企業每年給低收入農戶免費供1噸煤,并要求發熱量在21兆焦/千克以上,送貨上門,補 貼期5年。同煤集團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稱,該集團2011年擔負了向5個市低收入農戶供應124.5萬噸煤炭的任務,專門調撥10輛大卡車送煤上門。按市 場上較低價格噸煤500元計算,這些煤價值6億多元。
各煤炭企業為地方修路、綠化、助學、安置就業、贊助社會活動、單項捐贈等事,那更是不勝枚舉了。
俗話說,有責乃遠,企業家身上應該流淌著道德的血液。只有對社會負責的企業,才能持久永續。政府近年來也一再強調,企業要定期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并將其精神自覺納入日常工作。
但承擔責任需要有承擔的能力。企業要鏖戰市場,用提高效率、控制成本掙得一席立足之地;有偌大的一攤子人要養活;有些企業已經上市,要對得起股市上千萬買了這只股票的投資者。如果企業自身生產經營搞不好,承擔社會責任也必然是鏡花水月。這里且不說企業并不等于慈善家。
都說煤炭行業稅費負擔重。一次,財政部的一名官員在煤炭行業的會議上開玩笑說,反過來想,這證明煤炭行業效益好,效益不好的行業想交還交不出來呢。如此說來,承擔得起眾多的社會責任,也算是煤炭企業的光榮。
但有時似乎已經承擔得太多了。例如,政府主導煤礦兼并重組,企業出錢收購,這些小煤礦可完全是企業真心想收購的?煤炭企業每年交著幾百億元的鐵路建 設基金,對這筆錢建成的鐵路卻沒有任何產權,運煤還是不容易。煤價高時,很多省的煤炭企業要交價格調節基金,可曾見過煤價低時,哪個省返給煤炭企業價格調 節基金了?有的企業給當地提供公共服務,有的補貼當地困難群眾的生活,有的效益不好了,還得遵照地方政府的要求不裁員不減薪。
企業作為社會的有機構成,當然要承擔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但我們期望企業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更應該期望的是,企業更強更大,有承擔更大社會責任的實力與能力。不顧企業實際,一味強調責任要求,竭澤而漁,必事與愿違。【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