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原本是煤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固體廢棄物,可是在河南省鶴壁市,它卻成了寶貝。不但可以生產燒結磚,甚至可以用來制取無機纖維進行造紙。日前,在鶴壁市潔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記者就見到了這樣的稀罕事。
走進潔聯公司原料廠區,寬敞的院子里堆滿了煤矸石、污泥球和一些工業礦渣。在隆隆的機器聲中,記者看到,一堆堆的煤矸石、污泥球和工業礦渣被送上傳送帶,送進一個直徑十幾米、高高聳立的圓柱形的熔化爐里。
公司副總經理趙寶慶告訴記者,這是目前國內第一條年產3.5萬噸工業固廢煤矸石改性無機纖維示范生產線,它以煤矸石等工業廢棄物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輔料,經過熔化、分選、除渣、改性軟化、脫水等一系列技術處理,制成改性無機纖維成品,可以替代植物纖維用于造紙。
記者在鶴壁采訪時了解到,像潔聯公司這樣,利用先進科學技術,對工農業生產中產生的廢棄物進行重新加工利用的企業,還有不少。
位于河南省北部的鶴壁市,是一座典型的資源型城市,素以富有黑(煤炭)、白(白云巖)、灰(水泥灰巖)資源著稱。為了擺脫過分依賴資源性產業的痼疾,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近幾年來,該市明確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戰略舉措,圍繞煤電化材、食品加工、金屬鎂加工等主導產業的資源綜合利用和產業鏈延伸,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全力構建煤電化材、食品加工、金屬鎂等循環經濟產業鏈。
鶴壁市委書記丁巍告訴記者,自2005年以來,該市規劃實施了總投資129億元的115個循環經濟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25億元,其中105個項目已竣工投產。今年計劃新開工總投資12億元的15個循環經濟項目,目前已開工9個。
鶴壁因煤而興,但長期以來,煤產業以輸出原材料和資源型產品粗加工為主,產業鏈條短。為了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該市高標準規劃建設了寶山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構建出煤炭-電力-建材、煤炭-煤層氣-電力、煤炭-煤化工-建材“三大產業鏈”為主的循環經濟。同時,圍繞煤電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煤矸石、粉煤灰、煤層氣、礦井水等廢棄物利用,建設的2×13.5萬千瓦綜合利用熱電廠,不但每年可消耗煤泥、劣質煤70萬噸,而且替代原有46臺分散運行的小鍋爐集中供熱后,年節約標煤15萬噸,減排二氧化硫400多噸。
多年的煤電生產,給鶴壁留下了1000多萬噸煤矸石等廢棄物,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針對這一情況,近年來,鶴壁市建設了10個大型煤矸石燒結磚和粉煤灰制品項目,年產12億塊標磚,年消耗150萬噸煤矸石和60萬噸粉煤灰,不僅消耗掉全市當年新產生的煤矸石和部分粉煤灰,每年還可利用往年堆存的煤矸石80萬噸左右。
鶴壁市上世紀80年代末就開始進行金屬鎂生產,鎂粉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70%,但以小企業居多。2007年以來,鶴壁市關閉了62家年產1000噸以下的“小金屬鎂”冶煉廠,同時通過引進資金、整合資源、改進工藝,大力發展深加工產品,打造鎂合金型材和板材及多種專用產品產業鏈。2011年,該市12家金屬鎂深加工企業產品產量約13萬噸,年產值達46億元,比過去增加了一倍還多。
一大批循環經濟重點項目的竣工投產,不僅提高了鶴壁市的資源綜合利用水平,而且改善了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質量,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丁巍介紹,到“十一五”末,鶴壁市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22%,比全國平均水平多下降近3個百分點。2011年底,全市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2.1%,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近25個百分點,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在90%以上,實現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鶴壁也因此成為全國首個通過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市考核的城市,6項標準成為國家標準。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