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第三次工業革命”這個詞似乎早已不是一個新鮮的提法,在面對依然不明朗的世界經濟局勢,新一輪“工業革命”說法的提出往往能讓大家從理論上來一個革新,看到一絲扭轉局勢的希望。
美國經濟學家、經濟趨勢基金會 (the Foundation On Economic Trends) 主席Jeremy Rifkin(杰里米-里夫金)在新書《第三次工業革命》里提出的結合新能源和網絡信息技術的革命,便是這樣一個讓人們眼前一亮的理論體系。
對“第三次工業革命”,不如傳統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后者在歷史教科書上有著明確起始年代和啟動標志,“第三次工業革命”雖被普遍討論,但不同的研究者對其有不同的闡述。
四月下旬的一期《經濟學人》做了一個以《第三次工業革命》為題的專題,闡述了這本雜志對“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定義和看法。
在《經濟學人》看來,第三次工業革命應該是一個制造業被數碼化的革命性過程,這讓制造業的生產過程在人力與物力的投入都顯著降低,新的用材、新的工業制造形式比如3D印刷、方便使用的機器人(23.340,0.41,1.79%)和合作化的線上制作流程等等,這些新型的生產方式都會徹底以數字化形式改變傳統生產流程,還能為社會帶來大量新增就業機會。數字化已經進行多年,但近幾年才大規模開始的制造業的數字化,才算是真正革命性的變化。
《第三次工業革命》作者杰里米-里夫金認為新一輪工業革命不是單一科技發明,把世界未來的發展依賴于現在地下的碳儲備是一件愚蠢的事情,應該將新能源技術和互聯網技術融合起來。
里夫金在與新浪財經的獨家對話時表達了他在書中闡釋的對“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理解,在他看來,這樣一次工業革命指的不再僅僅是一項科學技術的發明和應用,而是跨領域之間的融合,新興的可再生能源技術和互聯網通訊技術的合作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is a new convergence of communications and energy。”)——才是主導未來世界發展方向、改變集體生產方式和個體生活方式的一個潛在可能。
“把世界未來的發展依賴于現在地下的碳儲備是一件愚蠢的事情”,在里夫金看來,這些有限的資源不僅靠不住,它們甚至是引起當今全球經濟危機的原因之一,化石燃料的儲備決定了經濟體系的發展外延,油價的升跌阻礙了各國的外交政策,而其帶來的環境影響也阻礙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新的經濟發展范式,我們需要的是‘能源互聯網 (Energy Internet)’”,一種有別于以往形式的新型經濟發展范式,是一種把新能源發展和互聯網技術結合的發展。他認為“能源互聯網”和第一、二次工業革命不同的是,后者是“垂直模式 (vertical)”,而“能源互聯網”是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的形態,具有由下至上 (bottom up)的模式,能源的產生和收集具有分散的特點。
里夫金認為,支撐“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有五個支柱:1)向可再生能源轉型;2)以建筑為單位的小型電站;3)擴展到所有基礎設施上的能源生產和儲存;4)充電式交通系統從互動式電網中獲取電能;5)能源互聯網。要讓“第三次工業革命”實現,這五個支柱必須同時實現,尤其第五點,一個能通過互聯網為各能源消費點提供能源接入的基礎設施網絡是這個革命的框架和它能否成功的關鍵。
盡管現在絕大多數家庭和企業依然在向傳統的能源公司購買能源,但新型的“能源互聯網”在能源供給上將打破這樣一種能源供給和使用的“集權模式”。里夫金告訴新浪財經,歐洲是這種新型模式的先行者,在歐洲已經出現了個人發電站。
在德國,已經有超過100萬棟建筑樓房被改造成小型發電站,并將有更多建筑被改造,這就像當年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一樣迅猛。
不止德國,整個歐洲的能源發展目標就是使大部分建筑變成可以生產能源的小型發電站,這樣的模式比傳統的能源統一供給形式要更靈活,每一棟建筑都可以根據環境、地形等不同特點,利用風能、地熱能和太陽能等各種新型能源生產電力,減少從中央發電站輸送到各使用終端的能量消耗,同時也降低了成本。
“但這樣并不會減少就業機會,反而將創造出不少工作機會”,德國為100萬棟建筑改造成小型電站,創造出了37萬個新就業機會,而這個趨勢一定會隨著改造的擴張繼續增長。
這樣的模式也可以應用到其他經濟體內,比如在中國。他認為基于中國特色的經濟體制,中國有集中資源辦大事的能力。他特別提醒中國,千萬不能重蹈美國在能源開發和利用上的覆轍——美國盡管在多個州各自投入大量的資金發展太陽能等新能源技術,不少地方都有大型的基礎設施,但它們之間沒能連接起來,把資源充分利用。奧巴馬一直提出的重振綠色經濟,在每個單獨的項目花費數千億美元,卻一直沒能把五項支柱聯系起來, 更高效地利用已有的基礎設施。
進一步地,里夫金認為在亞洲范圍內開展“第三次工業革命”,所建立起來的基礎設施和能源應用模式,將有助于促進亞洲政治聯盟的形成。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