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九龍嶺生活垃圾處理場每天收集來自薌城、龍文、龍海城區數十萬居民的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400噸,但每天運到的卻有600噸。照這樣下去,一兩年內,垃圾填埋就可能飽和。
再過一兩年垃圾就可能把這里填滿
目前,漳州有關部門正在積極應對。建設中的漳州蒲姜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位于龍海榜山,年底或將建成。投用后,日處理能力1050噸。
而造成垃圾大量填埋,無法用于堆肥等再利用的重要原因,是垃圾收集時沒有分類。盡管去年漳州已有3個小區列入試點,但居民大多表示不習慣,仍是將垃圾混合在一起。今年,漳州還將新增10個小區和10個市直機關,繼續試點垃圾分類,并加大宣傳引導力度。
【垃圾處理場】
現狀:設計能力400噸 日處理達600噸
九龍嶺生活垃圾處理場位于漳州市區南部15公里的九龍嶺,占地586畝,于2001年投入運營,日處理生活垃圾能力400噸。
當時,這里被建設部環衛技術研究所列為全國示范工程,也是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對華援建的重點項目之一。但如今,這里已經有些“體力不支”。
處理場林場長稱,現在,每天從薌城、龍文、龍海等城區收集來的生活垃圾達600噸,他們每天要超負荷運轉約200噸。
超負荷運轉后,設備技術等跟不上,焚燒、堆肥設備先后停產,大量的生活垃圾主要做填埋處理。林場長說,衛生填埋并不是簡單掩埋,而是有一套很高的技術標準,垃圾在場內一處山坳填埋,底部設有防滲措施,垃圾分解產生的滲濾液由底部的盲溝導入調節池,盡量避免污染環境。
但填埋也涉及兩個問題,一個是填埋空間是有限,按照目前的收集數量,林場長預測,“不用一兩年,這處山坳將要填滿,使用年限根本達不到原先設計的22年”。此外,滲濾液的處理也一度困擾著他們。
應對:垃圾焚燒發電廠年底或建成
目前,九龍嶺生活垃圾處理場已投資1500萬,新建滲濾液處理系統,正在調試。這將有效解決垃圾填埋產生的滲濾液問題,以防污染環境。
此外,位于龍海榜山的漳州蒲姜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年底或將建成。該廠設計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1050噸,由漳州與龍海合作建設。項目建成運行后,將實現漳州市區及龍海市生活垃圾處理的減量化和無害化,同時實現垃圾焚燒發電的資源化利用。
【垃圾分類】
現狀:三個試點小區 居民不習慣分類
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環境工程系專家曾對漳州生活垃圾處理展開系統研究。他們出具的研究報告指出,漳州生活垃圾沒有分類收集和回收利用,只是一部分在家里進行分撿,一部分由拾荒者撿走,分別賣給廢品回收站。從而導致大量垃圾混合填埋。
林場長稱,垃圾從小區到中轉站,再到處理場,處理場是最后一個環節。“如果第一個環節沒有分類,到處理場再分類是不可能的”。這也成為垃圾堆肥處理的一個障礙,可能污染環境。
去年下半年,漳州市區錢隆首府、龍灣盛世和天利仁和三個小區試水生活垃圾分類,在小區里設置三個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分別是餐廚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
記者走訪發現,試水近半年多,這些小區垃圾分類并不理想。在龍灣盛世小區,盡管三個垃圾桶都有提醒,但居民還是將垃圾混雜在一起扔。
住在該小區的楊先生說,標著“其他垃圾”的桶最快滿,之后大家就把垃圾丟入餐廚垃圾桶中,再之后就往可回收垃圾桶丟。“有人開了亂丟的頭,隨后大家也隨便丟,習慣一旦形成就不好改變。”
漳州市環衛處市容管理科黃科長說,大部分小區居民對垃圾分類概念還是沒有形成,他們的宣傳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有些人頭幾天分類,后來嫌麻煩又亂丟了。
在黃科長看來,除了引導力度不夠以外,小區物業配合力度也還不夠。“比如我們要求物業要配套垃圾分揀室,但很多小區沒有配套”。
應對:10個小區10個機關 納入垃圾分類試點
盡管困難重重,但漳州市環衛處今年還將繼續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包括惠民花園、鑫榮小區、新元城市花園、悅港花園等10個小區,以及住建局、郵政局、執法局、林業局、工商局等10個市直機關。
在擴大試點范圍的同時,環衛處還將加大宣傳力度、調動物業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小貼士:常見生活垃圾分類
可收回垃圾:紙類、玻璃、金屬、塑料、橡膠、竹木制品、紡織品等;
不可回收垃圾:殘羹剩飯、菜葉、果皮等廚房垃圾和灰土、雜草、枯枝等;
有害垃圾:日光燈管、電池、噴霧罐、油漆罐、廢潤滑劑罐、藥品、藥瓶、涂改液瓶、過期化妝品、一次性注射器等。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