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大學特聘教授
“沒什么,真的沒什么!”昨天,得知記者的來意,顧云江反而靦腆起來。
顧云江說,2010年底,他發明了新型秸稈氣化爐,克服了傳統氣化爐的缺點,他研制的技術先后獲得兩項國家級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2011年被列為國家“十二五”重大項目推廣。
該項目由國家科技部牽頭,組織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5所高校和顧云江創辦的企業擔綱實施。去年12月,科技部開協調會了解情況,只有顧云江帶來了產品。
秸稈怎么可能氣化?高校的專家教授們開始都不相信,憑顧云江一個老高中生,就能攻克秸稈氣化這個難題?當顧云江播放完產品幻燈片后,大伙兒半信半疑。會后,專家教授們專程趕到泰興,實地考察后對顧云江豎起大拇指。
華中科技大學設置了新能源專業,今年2月,該校邀請顧云江赴武漢,商談合作事項,并聘請他擔任特聘教授。
顧云江說,下月,他先運一臺自己發明的秸稈氣化爐到學校供他們研究,然后再確定上課時間。
與秸稈結緣
2000年,顧云江擔任古溪鎮顧莊村黨總支書記。每到收割時節,看到田里的秸稈沒處去,他就著急。
為了把秸稈變廢為寶,3年前,顧云江和村民籌集100多萬,購買了國內最先進的秸稈氣化機械,建起了泰興市第一家秸稈氣化站,全村200多戶村民在家中可享受到管道燃氣。
村民們只需將田里的秸稈送到氣化站,就可以免費用氣,燒水、煮飯、炒菜,既不用電,也不用液化氣,省了不少錢。但運行不久,顧云江就發現處理秸稈的機械氣化爐很不“稱職”。
一是秸稈處理量小,且以稻殼為主。由于很多小型發電廠也將稻殼作為燃料,導致稻殼價格一路攀升,從每噸160元漲到了550元,成本上升就不劃算了。
二是秸稈氣化焦油處理難,排氣管經常堵塞,每周都要清洗。顧云江笑稱,保養時間比使用時間還長。
最令人頭疼的是該裝置經常爆燃,存在安全隱患。以前曾發生過一次爆燃,導致一工人受傷住院一個多月。“我要改進氣化爐。”顧云江下定決心。
針對舊氣化爐的缺陷,年輕時在發電機廠搞過機械的顧云江埋下頭來,利用業余時間逐項攻關。每天只要有空,他就會站在舊氣化爐前琢磨,一有好的想法就跑到屋里記下來,然后盡快實驗。
顧云江很快攻克了前幾個難題,爆燃問題成了最后一只“攔路虎”。顧云江想,之所以發生爆燃,是因為爐子里有火星。如果解決了火星,爆燃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經過大半年的思考,顧云江終于發明了一個多層噴水裝置,能有效滅絕火星。
每次攻克難題后,顧云江都會試制一臺氣化爐,從使用中發現新的缺陷,攻克后再試制一臺新的。當所有問題都解決后,顧云江制作了第6臺氣化爐,不但可以提供燃氣,還可以發電。
還想發明垃圾氣化爐
秸稈氣化技術研究成功后,本地的秸稈變廢為寶,顧云江又將目光放到了垃圾上。他說,僅泰興一地,每天就產生200多噸垃圾,處理成了一大難題。周邊縣市將垃圾送到蘇北的垃圾發電廠,但費用很高。
顧云江設想,發明一個垃圾氣化爐,先通過專用設備將垃圾分揀,然后再送到燃燒室燃燒,最后生成可燃氣體,既可以供氣,也可以發電。目前垃圾氣化已初步研究成功,垃圾分揀的專用設備正在試制中。
顧云江十分看好垃圾氣化。他說,每個城市每天都產生很多垃圾,處理越來越難,也越來越昂貴。如果垃圾氣化爐發明成功了,不但解決了垃圾處理難題,還提供了新型能源,減少對煤炭的依賴。
一個老高中生能走進大學講堂授課,還要帶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顧云江總結自己成功的原因有三點:一是肯動腦筋,想別人不敢想的問題;二是堅持學習。從當兵到現在,他一直堅持自學,家里訂閱了十幾種雜志;三是敢于實踐。只要認準了的事情,就會堅持到底。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