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公司日前宣布將對旗下中國電科院、國網電科院、中國電力裝備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中電裝備”)進行重組整合,國家電網公司人士表示,此舉旨在理順國家電網公司內部科研單位和生產單位的關系、進行更加清晰的定位,以避免企業出現內部競爭。
“就是讓產業的歸產業,科研的歸科研。”中國電科院副總工程師蔡國雄說。
經過這次整合,中國電科院將轉身成為科研單位,而國網電科院和中電裝備將接收原屬于中國電科院的涉及產業的資產股權,成為了更具實力的產業集團。而這同時也是國家電網公司加強對旗下資產控制力,避免企業“自轉”所邁出的一步。
整合方案出爐
事實上,這次整合醞釀已有多年,早在2008年5月國家電網公司就已做出了這一決定。經過了3年多的準備,直至今年才正式邁出整合步伐。
“以前每個研究所基本都有一個與之相關的產業,所以研究所與產業基本都是混為一體。”蔡國雄說,“這在某些方面有方便的地方,但像中國電科院在定位上是對整個國網公司進行技術上的支撐,但中國電科院自己又有產業,并且同國家電網公司的其它業務存在競爭關系,這就與中國電科院的定位有矛盾。”
按照公開的整合方案,中國電科院將旗下科東電力控制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富通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中電普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8家全資二級產業公司的資產和產業人員,以及持有的北京國電智深控制技術有限責任公司50%股權和產業人員整體劃轉至國網電科院。同時劃轉給國網電科院的還有北京科銳配電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14.67%的股權。而中電普瑞科技有限公司、中電普瑞電力工程有限公司、國網富達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和山東魯能電子有限公司20%的股權則劃轉至中電裝備公司。
國網電科院的電網穩定控制技術研究所、繼電保護研究所等8家研究機構與中國電科院相關研究所整合,將從事基礎前瞻性技術和重大關鍵技術研究的人員劃轉至中國電科院。此外,國網電科院的電力工業電氣設備質量檢驗測試中心、電力工業通信設備質量檢驗測試中心、電力工業電力系統自動化設備質量檢驗測試中心等3 家質檢中心、公司網絡信息安全實驗室、特高壓交流試驗基地、國家電網計量中心、國家能源太陽能發電研發中心以及國家能源智能電網研發中心的微網、定制電力和智能用電3 個實驗室等相關資質及有關人員劃轉至中國電科院。
“現在就是要按照產業和科研把資產和人員重組,”蔡國雄說,“把互相的關系理順,避免公司內部的產業之間再出現競爭。”
對于此次整合涉及到的上市公司來說,內部競爭的消失以及資產的注入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市場也快速對這次整合做出了反應,平高電氣、許繼電氣、國電南瑞在近日都有不俗的表現。
國網控制力再加強
今年1月,國家電網公司提出在今年要統籌推進公司直屬單位改革重組,對科研和產業實施分類管理和考核,健全科研成果高效轉化機制,支撐電網核心業務的科研與產業全面分開,形成中國電科院、國網經濟技術研究院、國網能源研究院三個科研機構,國網電科院、中電裝備、國網能源開發公司、山東魯能集團、英大傳媒、國網國際發展公司等產業集團,形成電網建設檢修、交流建設、直流建設、信息通信、物流服務等專業公司。
上述國家電網公司人士表示,雖然已經制定了總的方針政策,但具體實施還有步驟措施還需要下屬相關公司制定,由于涉及到的人員、設備眾多,還有跨區域整合的問題,目前還缺少詳細的安排。
而對直屬單位的改革重組則是國家電網公司建設“五集三大”體系的組成部分,即人力資源、財務、物資集約化管理,大規劃、大建設、大運行、大生產、大營銷企業管理體系,其思路正是以集約化、扁平化、專業化為方向,做強公司總部,實現全公司資源、業務、管理向總部和省級集中。
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曾表示,國家電網公司集團化格局基本形成,但體制機制的深層矛盾尚未根本解決,各種“自轉”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國家電網公司先以江蘇和重慶作為試點進行“五集三大”改革,今年則批復了各省級電力公司的實施方案,并將在今年全面展開。
2011年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將省級、區域電網企業所屬勘測設計、火電施工、水電施工、修造企業等輔業單位成建制剝離,與四家中央電力設計施工企業重組為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這也標志著我國電力體制改革主輔分離任務的完成。上述國家電網公司人士表示,今年啟動的“五集三大”則并非電力體制改革的一部分。
“這只是公司內部的調整,與電力體制改革沒有什么關系。”國家電網公司人士說。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