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厂,91久久久久久熟女,国产乱老熟视频胖女人,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精品观看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循環經濟:煤炭企業綠色轉型

2011-08-26 17:00:49 中國企業新聞網   作者: 萬斯琴  

王景福表示,2020年要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0%—50%,能源企業從“高碳”向“低碳”轉型已是大勢所趨。

 

 

山西省提出了“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的轉型方式,即以循環經濟為主要模式,以大項目、大企業、大園區為主要支撐。2010年,山西煤炭行業實現非煤收入2139億元,比上年增長66.98%。本報記者林瑞泉/攝

我國在經濟飛速崛起的同時,對石油的消費需求不可避免地快速翻番。有機構預測,2020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超過60%。

有專家指出,雖然我國石油相對短缺,但這種資源并非完全不可替代,合理轉化調整利用我國豐富的煤炭資源就是解決辦法的途徑之一。

與此同時,煤炭產業發展又面臨著傳統產品結構調整、石油替代產品發展、環境資源約束、政策措施配套完善等諸多挑戰,煤炭企業又將如何推動轉型發展,推進從“黑”到“綠”的產業拐點,促使“高碳時代”向“低碳時代”過渡?

煤化工“大干快上”引發業內憂慮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的今年上半年行業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化工行業實現利潤1562.3億元,同比增長55.8%,占全行業利潤總額的43.88%,更是比全國工業利潤平均增速快了一倍。

在煤制油領域,神華集團和兗礦集團走在了前面,特別是兗礦在上海的公司已經成功出油。兗礦人發展煤化工,從甲醇做起然后深加工,有自主產權的水煤漿氣化技術,煤間接液化制油。

神華集團內部人士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神華還有兩個更具代表意義的煤制油項目,一個是神華寧煤300萬噸/年間接液化項目,另一個是神華鄂爾多斯500萬噸/年直接液化項目,這兩個項目的商業化運行已進入倒計時。”

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等替代石油路途的煤炭轉化和利用技術在我國是有發展基礎和市場的。

有專家指出,目前,我國煉焦、煤氣化制合成氨、甲醇等煤化工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煤炭液化、甲醇制烯烴、煤化工聯產等新型煤化工技術研究與工業化正在啟動發展,各地區發展煤化工產業積極性較高。

雖然科學合理開發、高效加工轉化和最大限度地利用煤炭資源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作為石油的替代品,煤化工產品已經越來越受到行業和資本市場的青睞。

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在建和擬建的煤制油項目產能累計超過4000萬噸,煤制天然氣項目產能累計超過1500億立方米,甲醇制烯烴產能累計達2800萬噸,煤制乙二醇產能達320萬噸。

但是,這也引起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的擔憂。他表示,部分地方政府不顧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的強弱,盲目地規劃煤化工項目,不僅會造成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環境問題,而且有可能面臨煤炭資源短缺,將導致行業虧損面擴大,破產企業增多,對行業健康發展造成很大損害。“十二五”期間,新型煤化工項目必須要在認真抓好示范工程的基礎上,有序推進發展。

山西煤改后企業另建生態產業鏈

歷時兩年多的山西煤改已近收官。

據悉,山西煤炭整合主體企業有中煤集團、陽煤集團、晉煤集團和同煤集團等11家大型煤炭企業。值得一提的是,中煤集團是山西省政府指定整合主體中唯一一家央企。

2010年底,山西省再次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國務院正式批復山西省為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至此,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全省域、全方位、系統性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落戶山西。

事實上,作為資源型地區和中部內陸省份的山西省,已經在轉型跨越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近來,山西省提出了“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的轉型方式,即以循環經濟為主要模式,以大項目、大企業、大園區為主要支撐。

如今,山西省煤炭循環經濟園區布局雛形已顯現,投資640億元人民幣建設的20個循環經濟園區,成為山西煤炭行業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煤制合成氨、尿素、甲醇、二甲醚等煤化工產品產業鏈已經形成,煤制烯烴和煤制油等現代煤化工產品研發已經起步,煤機制造等非煤產業跨入快速發展軌道。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0年,山西煤炭行業實現非煤收入2139億元,比上年增長66.98%;山西煤炭工業增加值實現2400億元,上繳稅費816億元,占全省財政收入的45%。

7月底,山西省常務副省長李小鵬在“全省煤炭工業上半年形勢分析暨下半年重點工作安排會議”上表示:“要在保障煤炭市場穩定供應上下功夫,維護煤炭市場平穩運行,要在推進循環經濟發展上下功夫,推動全省經濟多元發展上取得新突破,為加快推進全省轉型跨越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但凡談及煤炭行業,都離不開一個“黑”字,但隨著國家轉型發展及國家循環經濟試點的推廣,已有部分省市要求煤炭企業向“綠”轉變。那么,這就要求煤炭企業在其自身不斷發展的同時,還要顧及生態循環發展。

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秘書長王景福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山西的煤炭企業能從黑向綠成功轉變的事例并不多見,中煤平朔是我見過最為成功的一家,其生態文明建設的經驗不僅使企業實現了質的提升,而且對山西這個煤炭大省以及朔州這個煤炭大市實現資源型省市的轉型作出了貢獻,并提供了經濟支撐。”

據悉,中煤平朔地處山西省朔州市,是國資委管理的中煤集團旗下核心生產企業,作為一家原煤產量突破億噸的中央企業,是繼神東之后我國第二個年產億噸的原煤大礦區。

近年來,中煤平朔從企業長遠發展出發,為解決資源型企業因資源枯竭導致的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開始延伸產業鏈,進入轉型發展。

“中煤平朔一方面發展黑色產業鏈,按照‘資源開采精細化、廢物利用最大化、環境污染最小化’的原則,發展循環經濟,把不可再生的煤炭資源‘吃干榨盡’,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并最大程度減少環境污染。”王景福說。

“另一方面,發展綠色生態產業鏈,對露天開采中破壞的土地、生態進行復墾和重建,建設綠色食品基地,給失地農民創造重新就業的機會。”王景福說。

中煤平朔煤業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王天潤對記者說:“根據轉型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中煤平朔將累計投資1406億元,總產值將達到1192億元,煤與非煤的比例將由現在的95:5轉變為40:60,同時帶動地方相關產業增加產值300億元,新增就業崗位1萬個。”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循環經濟 煤炭企業 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