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莊嚴承諾下,“十二五”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將如何定?新能源的戰略定位與發展思路是否會發生變化?隨著能源“十二五”規劃編制接近尾聲,這些疑問已經得到了解答。
在2011年1月6日舉行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透露,《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編制工作將加快完成,并盡快上報國務院審議。其中,除了總體規劃,油氣管網、電網、LNG和石油儲備等重點專項規劃以及能源科技、電力、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煤層氣等專項規劃,也在加緊編制中。
能源局表示,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量化指標也將寫入“十二五”規劃,即到“十二五”末,爭取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達到11.4%。不僅如此,能源局還明確表示,水電將在其中擔當重任,要完成其中一半以上的任務,即水電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所占比重達到6.5%左右。
事實上,包括水電在內的新能源發展的思路已經非常明晰。盡管此前關于水電、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的爭議頗多,在此次透露的“十二五”規劃思路中可以看出,“積極發展”仍是主題。
關鍵詞1 積極發展水電
我國水能資源豐富,技術可開發量5.42億千瓦,仍有較大開發潛力。根據“十二五”規劃思路,實現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15%的目標,一半以上需要水電來完成,爭取到“十二五”末,水電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所占比重達到6.5%左右。
過去,中國水電發展曾圍繞生態和移民問題產生過較大爭議,在2010年,水電開發躍上了新起點,累積投產了9000萬千瓦,其重要性被能源局多次提及。根據能源局的發展思路,未來發展水電,必須解決好生態環保和移民的問題,一是要把水電與生態環保有機結合起來,切實做好在建、已建項目環保工作,加強水電環保技術研發應用,制定綠色水電平均標準和評價體系,實施“先移民,后工程”。二是把水電開發與幫助移民脫貧致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要創新移民的工作思路,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做到“移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
能源局表示,“建一座水電,富一方百姓,美化一片山川”,這句口號能否實現,要在水電站的批準環節來審查。
據悉,未來水電開發的重點是黃河上游、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怒江、瀾滄江等流域大型水電基地建設,其中,2011年全年水電開發新開工規模將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
關鍵詞2 高效發展核電
在能源局的發展思路中,減少煤炭依賴的第二個重要能源選擇就是核電。2010年中國核電發展步伐明顯加快,隨著嶺澳2期1號機組、秦山2期擴建3號機組建成投產,結束了中國3年沒有核電機組投產的歷史。
能源局透露,未來發展核電將在安全的原則下“高效發展”。其含義即要研發更為安全有效的核電技術,做好3代核電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加快研發固有安全性高的新堆型以及能適應不同規模電網的系列化核電堆型,盡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品牌。同時,積極參與國際上新堆型的合作研發。
據悉,未來5年能源局將“優先”安排沿海的核電建設,同時“穩步”推進內陸核電項目。接下來,田灣2期、紅沿河2期、三門2期、海陽2期等項目將陸續開工,桃花江1期、大畈1期和彭澤1期工程也將適時開工。并爭取在2011年開工新的項目。
關鍵詞3 積極發展風電
2010年中國風電連續5年翻番增長,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11年,能源局的重點工作之一仍是“堅定不移開發風電”。
中國陸地風能資源潛力有23億千瓦,海上風能資源約2億千瓦,風電發展的主要制約是并網消納難的問題。因此,按照能源“十二五”規劃思路,進一步發展風電,一是要有序推進大型風電基地建設。重點發展內蒙古、甘肅、新疆、河北、江蘇、山東、吉林以及東北地區等千萬千瓦級的風電基地。加快海上風電開發,做好風電基地發展規劃和電力消納外送規劃。二是下大力氣解決好風電接入電網和市場消納問題。重視風電就地轉化利用,拓展風電就地消納途徑。加強電網調節能力建設,提高跨區域消納規模。結合智能電網研究,加強風電并網技術研發和并網標準建設。三是提高風電裝備制造業水平。支持風電設備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控制系統等關鍵環節的自主研發能力,改進風電設備質量和性能。扶持大型風電企業發展,提高產業集中度,鼓勵走出去。
具體而言,2011年,能源局將統籌落實市場消納,做好輸電規劃,繼續建設大型風電基地。開發建設甘肅酒泉2期500萬千瓦、新疆哈密200萬千瓦、內蒙古凱魯200萬千瓦、吉林通榆150萬千瓦風電項目。啟動江蘇新的10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推動河北、山東、浙江、福建等地海上風電發展。爭取并網風機累計達到5500萬千瓦。
關鍵詞4 穩步發展太陽能
2010年西部6省28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招標,啟動了中國太陽能發電市場。快速發展中也現隱憂。能源局“十二五”規劃思路將之定位為“穩步發展”。
太陽能資源是最具有發展前景的新能源。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太陽能光伏產業鏈,其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發電轉化效率低,發電成本較高。
下一步,按照能源局思路,是穩步啟動國內太陽能發電市場。在太陽能資源豐富、具有荒漠和荒蕪土地資源的地區,建設一批大型并網光伏示范電站。在城鎮推廣與建筑結合的分布式并網光伏發電系統。在偏遠、無電地區推廣戶用光伏發電系統或建設小型光伏電站。在內蒙古、甘肅、新疆、西藏的適宜地區,開展太陽能熱發電試點。同時引導光伏發電產業健康發展,加強行業規劃和準入管理,建立產品能耗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控制能耗高、污染重的光伏發電產品生產。同時加大對太陽能發電技術研發的支持。建設國際級太陽能研發試驗中心,增加財政和企業的研發投入。密切跟蹤國外太陽能技術發展的最新動態,加強國內外技術交流與合作。加快光伏發電產業科技創新和進步,把它培養成為先進的裝備制造產業和新興能源支柱產業。此外,能源局還將繼續推廣利用太陽能熱水器。到2015年中國太陽能熱利用面積達到4億平方米。
據悉,今年能源局將繼續在西部地區開展光伏電站項目特許權招標,總規模在50萬千瓦左右。還將建設青海格爾木太陽能發電基地。并推進青海、內蒙古太陽能熱發電等示范項目建設,支持建設若干個新能源示范城市。
關鍵詞5 加強創新能力建設
在新能源發展爭議中,一個持續的焦點就是核心技術的缺失。為此,能源局在2010年成立了22家國家能源研發(實驗)中心,著力解決制約能源發展的核心技術瓶頸。
據悉,在“十二五”期間,能源局還將繼續組織開展兩個國家科技重點專項,其中包括“大型先進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在推進能源重大裝備自主化方面,重點推進核電、潔凈煤發電、新能源、燃氣輪機等關鍵設備的自主化制造工作。能源局表示,要努力把能源裝備制造業培育成我國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具體在2011年,能源局將依托國家能源研發(實驗)中心,組織重大技術攻關。啟動700℃超超臨界燃煤發電關鍵技術、風力發電和海水淡化聯合技術、智能化輸配電關鍵設備等研發和工程示范。國產化方面,要加快核電鍛件、泵閥和數字化儀控等關鍵設備研發和鑒定,以及AP1000四臺示范機組建設和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推動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關鍵閥門和鍋爐4大管道國產化。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