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網訊】隨著工業的發展,在常規能源匱乏、經濟高速發展以及全球環境日益惡化的三重壓力下,太陽能資源優勢已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視,光伏行業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長。
截止2009年底,中國電池產量4000MW,占全球電池總量的40%。已有11家中國光伏企業海外上市,13家企業國內上市。國內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制造設備的國產化率已經超過50%,在太陽能電池的質量和技術水平上已經走到了世界前列。
然而,后金融危機時代,伴隨著國外貿易壁壘、反傾銷制裁等對我國光伏產業帶來的深遠影響,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光伏產業仍面臨著諸多技術和制度的桎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國光伏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北京京儀世紀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于1月9日舉辦首屆年會,以"分享 融合 共贏"為主題,探索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對接的途徑,積極推進晶硅材料生產企業的商業價值鏈融合,提升中國光伏產業在國際上的綜合競爭力。
裝備強,則產業強
裝備制造是一個國家產業發展的基石,是一個國家產業成熟度的最重要標志,也是一個國家產業興衰成敗的關鍵,裝備技術的高低直接決定國家產業的技術水平高低和核心競爭力強弱。光伏裝備技術的日益成熟,也將對終端光伏發電單位成本的降低給予有力支撐。裝備強,則產業強;產業強,則國力強。要實現我國光伏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升光伏裝備的技術競爭力和國產化水平勢在必行。
京儀世紀公司總經理茍勁松
與過去30年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功一樣,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的動力首先依然是行業企業中相關技術的創新與突破、政府部門政策法規的扶植與支持,同時中國太陽能光伏裝備產業的新動力在更大程度上還來自企業家之間的分享與融合、行業內外的有效交流互動。
京儀世紀公司總經理茍勁松說:"只要我們中國的光伏企業家攜起手來,自強不息,放眼全球的競爭格局,著眼企業的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與突破,秉著'分享、透明、開放、合作'的新商業文明理念做企業,我們就有理由相信,未來2-3年內所有光伏設備國產化一定沒有問題,設備的技術工藝水平趕超國際先進水平也將指日可待。"他同時也強調指出,對于中國光伏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國家盡快實質性地推行如“上網電價法“和”智能電網改造”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落地,才能真正給力光伏產業。
發揮太陽能屋頂電站優勢 加強國內光伏應用
英利首席戰略官馬學祿說,我們如果充分發揮太陽能屋頂電站三個主要的優勢,第一它和建筑建設在一起,可以不占地。第二,屋頂發電,屋內用電基本上沒有電力傳輸系統,基本上沒有電力損耗。第三,在用電高的時候發電意義非常大。因為大家知道我們國家的電力系統,這個風誤差大約在50%左右。因為火力發電冷啟動時間,也就是說從點鍋爐開始到正是發電需要72個小時。太陽能發電的時間恰恰是在用電高的時候發現,所以這也是它重大的一個優勢。實際上我們建立獨立的屋頂式電站也可以不和電網爭資源,起碼不和電網爭運輸的資源,輸電的資源。那么建立起太陽能獨立的企業發電系統,只需要和電網建立一個自動切換的開關和電網相關聯,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英利集團首席戰略官 馬學祿
馬學祿呼吁應該注重多種形式結合的方式,提高國內的太陽能光伏利用。一方面,用光伏發電來解決我國2500萬人口的用電,2500萬人口以一家5口,每家需要2個千瓦的電力,如果在"十二五"期間完成,我們每年就可以有2個GW的市場,也就是說200萬千瓦,而讓無電地區享受現代文明,這是政府的一個基本國策,所以這是一個很巨大的市場,也是國家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另外,我們在發達地區建立商用的屋頂電站,這個也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因為商業用電比工業用電價格還要高。如果把我國地級以上城市的商業建筑的屋頂面積算下來的話,大約可以建2000萬千瓦的光伏系統。如果用五年來完成,在"十二五"期間每年的市場需求就是4GW。發電成本方面,比如說在江浙一帶工業用電1.2元/度,而光伏發電成本會低于這個數。如果我們用EMC合同管理,用節能公司去搞這種建設,節能公司可以獲得很好的收益,企業也不會再因為節能減排停電而去點燃它的柴油發動機。再加上對整個電網系統的節能改造,我們覺得這是一個一舉多得的好事。
政府營造公平環境 助推光伏企業競爭力
國務院參事室研究員徐曉東表示,市場經濟環境下政府應當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國家的競爭力歸根結底表現為企業的競爭力,而企業有沒有競爭力不僅僅依靠企業本身,在相當程度上它要依靠政府為其創造的外部環境,其中包括制度保障、產權等一系列問題。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徐曉東
徐曉東指出,政府應該從幾個方面為光伏企業營造良好的競爭環境:第一,政府應注重建立和維護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特別是財政投入與資金環節的支持;第二,建立良好的市場規則,企業可以有序的進入與退出,反對壟斷,鼓勵競爭;第三,在法律上保障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與推廣,努力擴大光伏市場的規模和容量;第四,使用正確的手段引導企業的發展方向,經濟手段為主,行政為輔。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重點不在技術開發或研究上。應當說競爭力主要表現在企業的學習能力、消化能力上。企業是沒有足夠的能力去進行具有引導水平的技術究的。加強應用研究,將理論上成熟的東西如何量產,如何大規模地進行生產進行工藝上的研究,使書面上的東西變成實際可以應用或使用的東西。
徐曉東還強調了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他說,如何組織好生產隊伍,嚴格地按照工藝要求生產產品。利用企業文化、利用黨團組織、利用工會,等等的一切手段進行組織管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即如何使企業形成一種精神和傳統,讓員工主動、有覺悟地為企業工作。無論老板在與不在,員工都會主動、自覺地為企業努力。達到這種境界,企業才有競爭力。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