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內蒙古煤炭大區地位的提升,“蒙煤”外運備受關注,京藏高速公路大堵車在2010年8月首次成為國內外媒體報道的熱點。
其實,這并非京藏高速公路唯一的一次擁堵。有報道顯示,從2009年11月起,大堵車便初露端倪了,堵在路上的車多數是來自內蒙古的運煤大貨車,而且運煤車長龍連堵個把月是家常便飯,只不過在2010年顯得尤為突出。
有人說,煤炭經濟“大躍進”導致了京藏高速公路大堵車。
背景是這樣的。2009年,內蒙古煤炭產量6.37億噸,取代山西成為全國最大產煤省(自治區),原本依賴鐵路運輸的西部煤炭更加依賴公路。2010年上半年,內蒙古原煤產量依然增長強勁,外運煤炭3.37億噸。
一直以來,內蒙古沒有專門的煤運通道。由于鐵路建設滯后,內蒙古絕大多數煤炭都是通過京藏高速公路和110國道運送出區的。外運煤炭數量激增使有限的公路運能受到挑戰。
有數據表明,2009年下半年以來,內蒙古境內運煤車流量迅猛增長,最高單日車流量已超過8萬輛次。110國道設計之初,每天的通車量為2.5萬輛小轎車,而現在大貨車的通車量是1.2萬輛左右,折合成小車約5萬輛。每天最少超出設計量60%。
內蒙古經濟大發展自然是好事,但一味地依賴資源開采又能維持多久?資源過度開發會帶來怎樣的環境及社會問題?內蒙古會不會重復先污染、難治理的老路?
煤炭供應可以說是一個接力棒。上世紀80年代以前是東北領跑,然后依次是山西、內蒙古,未來則會由新疆接棒。
中醫里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京藏高速公路“不通”折射出的是不是我國經濟發展之痛呢?這樣的痛是否還會傳遞到下一個接棒者呢?
媒體的報道引起了政府層面的重視。
下一步,京藏高速內蒙古段將擴建成6車道,110國道也要擴建。另外,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還要開辟新的鐵路運輸通道,同時大力推進較大規模的煤炭就地轉化項目,緩解煤炭直接運輸的壓力。
在2010年召開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上,關于“十二五”建設綜合運輸體系與建設現代能源產業的建議獲得通過。這項建議提出,重視內蒙古西部煤炭外運規劃,將能源運輸納入綜合考慮體系。也就是說,除了鐵路、公路等運輸方式,輸電也將歸入能源運輸范疇。
國家和地方層面的有關舉措說明,政府已經想好了解決問題的法子——交通建設固然可以緩解“煤荒”局面,但要根本解決煤炭運輸緊張的問題,出路還是優化煤電布局,理順煤電供應機制,轉變煤炭利用方式。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