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目前國際溫室氣體的排放問題,地區排污權的交易更為重要。
“如果把你的低碳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那么這個低碳又有什么意義呢?我們在生產一些所謂節能減排的環保產品時,也不能僅僅看它的終端產品是節能減排的,你還要看它生產出這個設備產品的過程里面,是不是也存在著大量的能耗和增加排放的問題。”
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廣州交易所集團董事長李正希就碳交易與排污權交易、碳稅等問題進行了解讀。他認為,相比目前國際溫室氣體的排放問題,地區排污權的交易更為重要。
第一財經日報:目前低碳技術的推廣往往受制于應用成本過高等難題,你如何看待低碳技術推廣的困境?
李正希:首先,低碳這一塊由于坎昆會議能不能有結果,能否達成各個國家的總量控制還是未知數。如果沒有達成總量控制的話,我想整個經濟還是要按照原來的格局去發展。那么低碳產業的發展仍然要遵循市場規律,政府在其中給予一定的引導和扶持是必要的,但關鍵還是要靠市場經濟進行配置。
政府的錢也是納稅人的錢,也有一個財力承受的問題。政府充其量只是引導培植,通過一些產業引導資金去扶持,不可能政府承擔整個低碳產業的發展,所以我覺得還是應該通過市場規律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里面發揮作用,逐步去體現技術的提升問題。
日報:你強調不能將自己的低碳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個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李正希:從國際角度來講,一些發達國家要搞低碳經濟,對發展中國家提出這樣那樣的減排限制和要求,那這會不會把發展低碳經濟建立在別人經濟不發展的基礎上呢?
很多發達國家的高能耗、高污染產業轉移到了發展中國家,在發展中國家生產,生產的產品相當一部分提供給了發達國家,發達國家只看自己國內的低碳問題,不看到其在進口別的國家生產生產的問題。比如說,中國是制造業大國,制造出來的產品不僅是中國人在消費使用。
作為國內一些城市來講,生產一些所謂節能減排的環保產品的時候,也不能僅僅看它使用中是如何減排的,你還要看它生產出這個設備產品的過程里面,是不是也存在著大量的能耗和增加排放的問題。
日報:現在發展低碳經濟有很多工具,比如碳稅、碳市場等,你覺得我們發展低碳經濟的路徑應該是怎么樣的?
李正希:如果把低碳經濟看成是一個綠色經濟的話,它不僅僅是一個溫室氣體的排放問題。我的理解是低碳經濟包括兩個部分,一是溫室氣體的排放,第二是跟當地流域相關聯的排污的問題,包括廢水廢氣廢渣以及生活垃圾,這些都是污染的問題。一個是污染物排放權的問題,一個是溫室氣體的排放,這應該區別開來。
溫室氣體的排放是一個國際問題,到底全球是變暖了還是變冷了,國際上目前還存在爭議。其次,國際上能否達成對溫室氣體總量控制也是未知數。國際上談的是溫室氣體的總量控制問題,而不涉及到地區性的排污、污染物的問題。
如果全球都達不成溫室氣體的總量控制的話,那么談那些碳關稅、碳交易等還是比較遙遠的事情。因為這次坎昆會議,我覺得可能只是往前進一步而已。
我覺得中國,特別像廣東作為制造業大省、國際工廠,不僅僅需要考慮碳的排放問題。在談交易方面,你可以去試,即使是國際上總量控制達不成協議之前,地方可以率先去試,甚至制定一個中國的地方標準,不一定非要跟著西方國家走。
但是更迫切的不是這個方面。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珠三角的排污問題,排污權的管理跟交易,這個更現實。對珠三角來說,排污權的總量控制,地區間的分解,以及建立排污權的交易的市場,對發展綠色低碳經濟,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實現節能減排的目的更迫切、更需要。
總之,一談到低碳經濟的問題,很多人就理解成是碳排放的問題,碳排放和排污權是兩個不同層面上的問題。對中國來說,地區性的排污權交易更為重要。
日報:目前,廣東也提出在廣州建立國內有影響的碳交易市場,在你看來,廣州建立碳交易所的優勢在哪里?
李正希:廣州是國家中心城市,這個城市的市場聚集和輻射功能是比較強的。其次,廣州有珠三角強大的實體經濟作支撐,又毗鄰港澳,面向東南亞,所以如果國際間達成了碳的總量控制指標體系的話,那么廣州成立碳交易所是有優勢的,也就是有交易資源的優勢。
如果碳交易是未來遲早會實現的交易,那么廣州可以先行先試。
日報:在碳交易之前,可否先實行碳稅?
李正希:我覺得碳稅只是一個比較通俗的說法,會不會就把它理解成某些方面的分解,比如,有些可能是屬于資源稅的問題,有些可能是屬于某一個領域通過其他稅收,比如現行的稅收進行調整的問題。
例如,有些新技術、新能源的應用,在增值稅、營業稅上降低一點。有些耗能大的,稅賦上就重一點,這都可以理解成碳稅問題,而不是一種直接的、新的稅種。
但是,從國際上來說,可能應該設立的是碳關稅。這里就有一個問題,在中國制造的產品輸到歐美國家去,是美國人收中國出口商、生產商的碳稅,還是中國人收碳關稅呢?這是很復雜的一個問題,總的來說不可能有那么快。
日報:長遠來看,未來碳會不會成為一種貨幣形態,擔負貨幣屬性和價值?
李正希:一切皆有可能。但是我想這個不是這幾年能實現的事情。這個還比較遙遠,因為國與國之間的情況不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也很不一樣。總量指標的問題都沒有建立起來,去談碳關稅、碳交易、碳金融,我覺得值得研究,但能否落地成為現實,還是需要一定時間的觀察。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