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徐湘博、研究員張林秀等聯合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趙啟然和樊勝根,利用全國43萬多個農村固定觀察點的調查數據,綜合考慮了耕作方式差異、作物種類差異等因素,揭示了1993年到2020年我國農戶層面的農業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的長期變化趨勢及不平等問題。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自然-食品》。
研究發現,2015年是我國農業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的轉折點,從2015年到2020年,作物生產溫室氣體排放強度水平下降了16%。從全生命周期視角分析,稻谷種植、田間管理和化肥生產是作物溫室氣體排放的三大主要貢獻源。從作物來看,貢獻最大的是玉米和水稻。
我國不同農業區的氣候條件、地理位置和種植制度差異很大,除少數農業區在2015—2018年間達到峰值外,大多數農業地區的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在2015年達到峰值。
研究顯示,趨勢變化背后的主要驅動力包括農田投入、所有其他投入、農業勞動力投入和全要素生產率,但不包括資本投入。1993—2020年我國農業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的不平等增加,貢獻源模式發生了明顯變化。值得注意的是,農田投入和所有其他投入貢獻了80%的不平等,而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逐漸減少,并被勞動力遷移引起的農業勞動力投入差異所取代。隨著時間推移,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逐漸減少,表明中國區域間技術均等性不斷提高。同時,農業勞動力投入對溫室氣體排放強度不平等的貢獻增大。研究認為,降低農業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和防止不平等增加,需要優化生產要素投入。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3016-024-01071-1
《中國科學報》 (2024-12-11 第1版 要聞)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