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該領域資金的大量涌入,地熱能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越來越多的國家支持這種清潔能源,以求實現能源結構多元化,從依賴化石燃料轉向綠色替代能源。除了政府對地熱能項目的支持外,許多私營企業,包括幾家科技巨頭,也都在投資這種清潔能源,以滿足因先進技術商業化推廣而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
幾個世紀以來,地熱能一直被世界各地的人們從溫泉等自然熱源中獲取并加以利用。而在過去半個世紀,能源公司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那些非傳統的地熱資源所在地。具體而言,需要鉆鑿深度達數千米的鉆孔,在地下巖石溫度約達 200℃之處,高壓注入水與沙子。這一操作會讓巖石產生裂縫,增強其滲透性,進而形成熱水儲層,熱水便能經由第二口鉆孔被抽取出來,最終用于發電。
近年來,這一流程經過了改進,融入了增強型地熱系統(EGS)。只有應用了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所采用的水力壓裂技術,這一發展才得以實現。能源公司已經發現了更好的方法來使巖石產生裂縫并進行水平鉆探,即便在高溫環境下也能如此。美國以及全球其他幾個國家數十億的政府資金支持了這一進展。
今年11月,美國眾議院通過了兩項重要的地熱能法案,預計這將為清潔能源鉆探熱潮掃清道路。《清潔能源法案》(CLEAN Act)和《地熱能促進法案》(HEATS Act)取消了目前地熱發電廠鉆探所需的諸多聯邦許可規定。這兩項法案得到了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的廣泛支持,現在將提交參議院審批。
近年來,美國能源部(DoE)已投入數十億美元用于地熱能的研發。該部門預計,近期250億美元的地熱能投資能夠激發更多創新成果,進而使數百萬家庭用上這種清潔能源。美國的大多數地熱能資源位于該國西部的聯邦土地上。《清潔能源法案》將要求內政部每年舉行一次地熱鉆探租約拍賣活動。
在這兩項法案通過的前一周,加利福尼亞州通過了《地熱能促進法案》(HEATS Act),該法案規定,只要新的地熱井位于聯邦土地上的占地面積不足一半,就可不受現行聯邦許可法的約束。眾議員楊金(Young Kim)力挺該法案,她表示:“雖然地熱能利用與石油和天然氣類似的開采工藝來開發一種清潔能源,但它面臨的許可要求比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更為嚴格。”
在歐盟立法者支持一項旨在提高該地區地熱能產量的戰略之后,西歐也取得了進展。預計這將為荷蘭、德國西部和比利時地質盆地的地熱能項目開發創造條件。在歐盟,目前地熱能僅占發電量的0.2%,低于全球0.5%的平均水平。
在 2023 年,歐洲各地有 50 座地熱能發電廠處于各不相同的開發階段。過去,該領域私人投資不足,一直被認為是歐盟層面監管不確定性所導致的阻礙。
11月,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勞夫佐恩二號地熱供暖廠破土動工。德國聯邦經濟部將為該項目投資近6500萬美元,該市鎮還將額外投資1.58億美元。近年來,德國與土耳其、意大利、法國和克羅地亞一樣,一直是地熱能領域的領軍者。歐洲還有幾個新興市場也開始利用這種能源,其中包括西班牙和希臘。
與此同時,印度尼西亞正在其電網中增加9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預計到今年年底將有三座地熱能發電廠投入運營。印度尼西亞能源和礦產資源部可再生能源與節能總干事埃尼亞·利斯蒂亞尼·德維(Eniya Listiani Dewi)表示:“過去十年里,我們看到地熱能的應用在不斷增加……我們希望其應用能更顯著地持續增長。”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考慮推遲2025年的增產計劃。歐佩克+可能會推遲其原定的石油產量增加計劃,恢復八國自愿減產的每日220萬桶的產量,原因是擔心石油需求疲軟,特別是在中國經濟放緩之后,以及非歐佩克國家石油供應量的增加
英國提高對石油生產商的征稅。盡管在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今年出售其所有資產后,眾多石油巨頭紛紛撤離,但英國政府仍將把對北海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征收的暴利稅從35%提高到38%,并將征稅期限延長一年至2030年3月。
托克集團(Trafigura)因蒙古欺詐事件遭受11億美元損失。全球領先的貿易公司托克集團在經過內部審計后發現,過去五年其在蒙古的石油產品供應業務中存在廣泛欺詐行為,包括數據和文件造假,這將使其蒙受11億美元的損失
美國對北極液化天然氣項目實施新制裁。美國財政部宣布對諾瓦泰克公司(Novatek)的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液化終端實施新制裁,這是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最新液化天然氣項目,制裁對象包括建筑服務提供商智能解決方案公司(Smart Solutions)以及由阿聯酋新成立的公司運營的四艘液化天然氣運輸船。
沙特阿拉伯關注越南煉油業務選項。越南政府表示,沙特阿拉伯國有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沙特證券交易所代碼:2222)希望投資該國的煉油行業,并簽署了一份關于在倉儲、供應和貿易方面潛在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歐洲石油巨頭紛紛涌入美國天然氣領域。挪威國有石油公司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EQNR)在以12.5億美元收購了EQT(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EQT)在北部馬塞勒斯盆地的天然氣權益后,擴充了其在美國非運營頁巖資產的投資組合,使其持股比例達到40.7%,因為大部分資產仍由Expand Energy運營。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