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記者從山東省能源局獲悉,10月下旬,山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累計裝機10642.6萬千瓦,歷史性首次超過煤電,成為全省第一大電源類型。
截至目前,山東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裝機占總裝機容量的46.9%、煤電占46.88%、儲能占2.63%、天然氣占0.57%、余熱余能及其他占3.02%,能源結構調整持續優化,電力生產供應綠色化進入新階段。
山東是能源生產大省、消費大省。“此次新能源發電裝機超過煤電,推動主體能源從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更替,我省‘一煤獨大’的能源結構得到標志性扭轉,為助推全國‘雙碳’目標、服務先行區建設、搶占未來產業先機,加快能源大省向現代能源強省轉變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山東省能源局副局長岳建如說。
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下,山東深入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實現歷史性突破。截至目前,新能源裝機超過“十四五”末規劃目標兩千多萬千瓦,是“十三五”末的兩倍以上,新增清潔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增量一半以上。新能源已成為新增投產電源主力,僅今年前三季度就增長了1098.4萬千瓦。全省光伏、生物質、風電裝機分別居全國第一、第二和第五位。同時,新能源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十四五”期間,全社會用電量、全社會用電負荷年均增速將分別達4.4%、4.9%,到2025年可分別達到8600億千瓦時、1.45億千瓦。
立足資源稟賦,山東加大力度規劃建設膠東半島核電、海上風電、魯北鹽堿灘涂地風光儲輸一體化、陸上風電等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在建在運1421萬千瓦;加快28個、185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建設;競爭優選35個、1888萬千瓦項目納入魯北基地“十四五”開發;陸上風電先后完成兩批86個項目、2028.145千瓦競配核準開發。積極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參與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民企、外企扮演“生力軍”角色,已成為新能源發展的重要力量。
隨著新能源成為全省主力電源,煤電正加速向“壓艙石”“調節器”角色轉變。“今年2月,全省煤電裝機占發電總裝機的比重首次降至50%以下;10月下旬,煤電裝機10636.1萬千瓦,占比46.88%,較2020年下降20.12個百分點。”山東省能源局電力處副處長韓貴業說。山東積極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深入推進煤電行業轉型升級、供暖燃煤鍋爐清潔替代、30萬千瓦以下煤電機組關停退出等行動,系統形成了煤電行業節能降碳推進體系。“十四五”以來累計建成投產大型煤電機組14臺、602萬千瓦,關停小煤電機組347臺、966.8萬千瓦,完成“三改聯動”132臺次、6572.5萬千瓦。
“我們正在建設的世界首臺630℃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發電機組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作為‘十三五’期間唯一立項批復的百萬千瓦級燃煤國家電力示范項目,發電熱效率首次突破50%,是目前世界上效率最高的燃煤發電機組,較常規百萬機組發電熱效率提高近兩個百分點,項目投產后年發電量100億千瓦時,節約標煤十萬余噸,減排二氧化碳26.7萬噸。”大唐山東公司董事長林躍說。
山東堅持“應發盡發、滿發滿用”,不斷完善新能源消納和調控政策措施。近年來,山東風光消納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加快儲能體系建設,充分發揮煤電調節作用,率先出臺抽水蓄能、新型儲能行動方案,制定實施意見,配套若干措施;首創獨立儲能參與電力現貨市場,出臺國內首個長時儲能、配建儲能轉獨立儲能政策,創新電量交易、容量補償、容量租賃收益模式,有序推動新能源入市等,截至目前,全省新型儲能在運項目110個、規模571.3萬千瓦,居全國首位。8月15日,全省第一個由配建儲能轉為獨立示范儲能電站——紅光漁業儲能電站投運;10月29日,全球首個長時儲能一體化零碳產業園區項目在菏澤正式開工;威海碳纖維產業園就地消納新能源項目全面開工,有望成為全省首個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
大力發展能源新質生產力,圍繞鞏固延伸優勢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培育未來產業,推進能源產業鏈創新鏈協同發展,不斷提升能源含“新”量。近三年來,全省能源領域共187個項目納入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推薦目錄,其中38個達到國際領先水平,17個填補國內空白。世界首座第四代核電站高溫氣冷堆正式商運,世界首個“水熱同產同送”技術示范工程投運,我國首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核電型號“國和一號”首次并網發電,全國容量最大新型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并網發電……引導創新資源和產業資本融合發展,規劃布局煙臺蓬萊、威海乳山、東營經開區3大風電裝備產業基地;推進核電裝備產業向煙臺、威海集聚發展,打造世界一流核電產業基地;引進欣旺達、中儲國能等頭部企業,打造棗莊“新能源電池名城”、泰安千萬千瓦級“儲能之都”。
“我們將從自身實際出發,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深化能源體制機制改革,大力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積極探索能源轉型新路徑,為全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山東經驗。”岳建如說。
責任編輯: 李穎